一种采用混气装置的碳-14取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02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69976.5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混气装置的碳-14取样系统。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入口测量部分、中间取样部分及出口测量部分,所述的入口测量部分中设置有混气装置,所述的混气装置分别与待测气体支路和氧化气体支路连接,所述中间取样部分包括多级取样瓶和加热及催化氧化装置,所述的多级取样瓶设置为4-8级,分别装有蒸馏水和碳-14取样液,各级取样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加热及催化氧化装置设置在多级取样瓶的中间位置。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可以针对高温气冷堆一回路氦气(空气或其他待测气体)中以14CO2形态的碳-14和以14CO、14CH4等非14CO2形态的碳-14同时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多级取样收集。

    多重包容、多级缓冲、双层隔热的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78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75204.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多重包容、多级缓冲、双层隔热的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内包容壳、外包容壳以及隔热结构。内包容壳用于容纳新燃料组件,包括多个压紧机构。多个压紧机构的多个弹性体用于共同夹紧新燃料组件。外包容壳密封地容纳内包容壳,包括外壳体和减振结构。内包容壳位于外壳体的内侧,减振结构能够变形以吸收对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破坏能。隔热结构设置于内包容壳和外包容壳之间,包括隔热筒、隔热底以及隔热盖。隔热筒套设于内包容壳,隔热底设置于内包容壳的轴向一侧端部,隔热盖设置于内包容壳的轴向另一侧端部。如此,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能够确保新燃料组件运输时具有绝对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杜绝发生任何可能的核事件/核事故。

    一种合金中氚有效扩散系数的线性模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22973.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中氚有效扩散系数的线性模型计算方法,属于材料中核素输运行为研究领域,通过确定氚在合金体系中的稳定位点,对各稳定位点之间的扩散势垒进行计算,进而得到局部扩散系数;结合氚在掺杂原子周围的扩散势垒以及氚在金属基体材料中的扩散势垒,确定掺杂原子在合金中对氚的影响距离ωd,综合考虑掺杂原子的个数及体积占比,采用线性模型计算得到氚在合金中的有效扩散系数。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合金中氚有效扩散系数的线性模型计算方法,提高了合金中氚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精度,使得扩散系数的计算更加贴近真实的物理体系,更为准确合理,为裂变堆和聚变堆中氚源项研究、氚的存储与控制、阻氚材料的研发设计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