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44770A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1813418.1
申请日:2001-07-19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18
Abstract: 一种耐振性良好、脉冲(直)线性特性和时间响应性高的光电倍增管,第4级及第6级~第9级倍增极(Dy4、Dy6~Dy9)使用和第2级倍增极(Dy2)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倍增极。另外,第3级及第5级倍增极(Dy3~Dy5)使用比第2级倍增极(Dy2)小的倍增极。以形成于相互相向的倍增极之间的倍增极内部空间路线横穿管轴(X)的方式排列10级的倍增极(Dy1~Dy10)。阳极(A)使用网眼状阳极(A),网眼状阳极(A)相对于管轴(X)来说,配设在与第2级倍增极(Dy2)相反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444768A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1813332.0
申请日:2001-07-19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12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耐振性优良且脉冲线性特性优良的阳极的光电倍增管,在光电倍增管上设计做成网孔状的阳极(A)。阳极(A)具有阳极框(A11)和由阳极框(A11)围绕支撑的网孔状电极部(A12),阳极框(A11)的一长边(A11B)的中间部附近构成电子聚束部(F)。通过将阳极框(A11)的内周设计为随着沿一长边(A11B)离开阳极框(A11)的一长边(A11B)的中点而逐渐进入阳极(A)的内侧的形状,使阳极框(A11)随着沿一长边(A11B)离开中点而逐渐变粗。
-
公开(公告)号:CN1309003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01813332.0
申请日:2001-07-19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12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耐振性优良且脉冲线性特性优良的阳极的光电倍增管,在光电倍增管上设计做成网孔状的阳极(A)。阳极(A)具有阳极框(A11)和由阳极框(A11)围绕支撑的网孔状电极部(A12),阳极框(A11)的一长边(A11B)的中间部附近构成电子聚束部(F)。通过将阳极框(A11)的内周设计为随着沿一长边(A11B)离开阳极框(A11)的一长边(A11B)的中点而逐渐进入阳极(A)的内侧的形状,使阳极框(A11)随着沿一长边(A11B)离开中点而逐渐变粗。
-
公开(公告)号:CN1902729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80040110.5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8
Abstract: 该光电倍增管具有:通过入射的光而释放电子的阴极(3);使从所述阴极(3)释放的电子倍增的多级倍增电极(107);以及电子透镜形成电极(115),其配置在相对于第1倍增电极(107a)的边缘部和第2倍增电极(107b)的边缘部的预定位置上,其中,第1倍增电极(107a)位于从阴极(3)开始的第1级,第2倍增电极(107b)位于从阴极(3)开始的第2级,在第1倍增电极(107a)的长度方向上,使第1倍增电极(107a)与第2倍增电极(107b)之间的空间中的等电位面平坦化。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针对入射光的时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653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480040110.5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8
Abstract: 该光电倍增管具有:通过入射的光而释放电子的阴极(3);使从所述阴极(3)释放的电子倍增的多级倍增电极(107);以及电子透镜形成电极(115),其配置在与第1倍增电极(107a)的边缘部和第2倍增电极(107b)的边缘部相隔了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其中,第1倍增电极(107a)位于从阴极(3)开始的第1级,第2倍增电极(107b)位于从阴极(3)开始的第2级,在第1倍增电极(107a)的长度方向上,使第1倍增电极(107a)与第2倍增电极(107b)之间的空间中的等电位面平坦化。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针对入射光的时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302513C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01813418.1
申请日:2001-07-19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18
Abstract: 一种耐振性良好、脉冲(直)线性特性和时间响应性高的光电倍增管,第4级及第6级~第9级倍增极(Dy4、Dy6~Dy9)使用和第2级倍增极(Dy2)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倍增极。另外,第3级及第5级倍增极(Dy3~Dy5)使用比第2级倍增极(Dy2)小的倍增极。以形成于相互相向的倍增极之间的倍增极内部空间路线横穿管轴(X)的方式排列10级的倍增极(Dy1~Dy10)。阳极(A)使用网眼状阳极(A),网眼状阳极(A)相对于管轴(X)来说,配设在与第2级倍增极(Dy2)相反一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