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870242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900914.7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抑制从油泵排出的油的剩余油压能够减少泵的作功量的油泵装置。该油泵装置5具备油泵3、以及设置于油泵3的排出侧的阀4。阀4包括形成有流入口42b以及流出口43a的壳体4a、以及阀芯4c。阀芯4c或壳体4a具有在流出口43a的初始开口状态下使油朝向流出口43a流出的油流出空间4e。

    油泵
    4.
    实用新型
    油泵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13684501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2788761.1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油中所含的气泡的油泵。油泵1的泵壳2具有将油供给至泵室34的吸入接口24、将油从泵室34排出的排出接口25、以及抑制油从泵室34泄漏到泵室34的外部的密封部61,油泵1的轴5具有直径不同的小直径部51和大直径部52,并且,小直径部51与内转子3连接且轴5以及内转子3一体旋转,密封部61与在轴5的径向上延伸的内转子3的侧面接触,并且在径向上延伸设置至比大直径部52更靠近径向内侧的区域。

    可变油泵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86577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90001164.9

    申请日:2016-08-19

    Inventor: 矶田淳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油泵,其具备泵壳、盖、油泵转子、调整用部件、导向部和密封结构,上述油泵转子以收容于泵壳和盖之间的收容空间的状态被旋转驱动,上述调整用部件收容于收容空间,在从外周侧将油泵转子保持为旋转自如的状态下,由于驱动力而发生变位,从而调整来自油泵转子的油的排出量,上述导向部包含设置于调整用部件的槽部、和设置于泵壳且与槽部卡合的销,通过使槽部与销相互卡合,对调整用部件相对泵壳的相对变位进行引导,上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泵壳和盖的至少一方,通过包围相对销进行相对变位的调整用部件的槽部的移动轨迹,从而相对收容空间密封槽部的内部。

    可变油泵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36634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90001178.0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油泵,其具备泵转子、调整环和叶片,上述油泵转子收容于外壳并被旋转驱动,上述调整环在从外周侧将泵转子保持为旋转自如的状态下,受到被供给至外壳和泵转子之间的液压室的液压而发生变位,从而调整来自泵转子的油的排出量,上述叶片设置于调整环和外壳的相对部分,并密封向液压室外的漏油。调整环包含保持叶片的叶片保持部、和将液压室的液压引入叶片保持部的油路。

    供油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99194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452706.7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使在油为低温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降低被供给至包含活塞喷嘴和可变阀机构中的至少一者的第1供油部位、以及包含主通道的第2供油部位的油的油压的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5具备油泵侧溢流阀部5d以及主通道侧溢流阀部5e,上述油泵侧溢流阀部5d在从油泵2排出的油达到第1排出压力时释放油,上述主通道侧溢流阀部5e配置于油泵侧溢流阀部5d的下游,并且在流至第2流路5b的油达到第2排出压力F2时释放油。

    安全阀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26224U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90000965.9

    申请日:2015-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响应性良好,能够设定各种释放压力的安全阀。安全阀具备外壳、阀体、以及作用力调整机构,上述外壳具有工作流体所流通的内部流路与从内部流路排出工作流体的释放口;上述阀体具有第一受压部、第二受压部、以及第一凹部,上述第二受压部以大于第一受压部的受压面积承受压力,上述第一凹部为有底筒状,并形成于第二受压部中受压面的相反侧。该作用力调整机构具有弹簧、支承部、以及电动机,上述弹簧的一端保持于第一凹部,上述支承部形成有保持弹簧的另一端的有底筒状的第二凹部,上述电动机调整旋转角度并使支承部往复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