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39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32653.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定排量机油泵的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定排量机油泵、先导阀、开关电磁阀、限压阀、主油道;所述定排量机油泵包括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限压阀包括压力反馈腔、柱塞、中转室、进油腔接口、出油腔接口、排油口;进油腔接口与定排量机油泵的进油腔相通,出油腔接口与定排量机油泵的出油腔相通,出油腔接口始终通过中转室与所述排油口相通,压力反馈腔与主油道相通,压力反馈腔内的油压能够影响所述柱塞的位置,柱塞位置的不同则能够让进油腔接口和出油腔接口之间处于相通或断开状态;先导阀位于主油道和压力反馈腔之间的油路上,对该油路的通断进行控制,而开关电磁阀则对先导阀的一个控制腔与主油道之间的通断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8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52832.1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1M1/02 , F01M2001/0238 , F16N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腔反馈的三级变排量控制系统,包括叶片泵、机械阀、电磁阀,所述叶片泵包括泵体、变量滑块、变量弹簧和变量反馈腔,变量反馈腔通过中间密封组件分隔成A腔和B腔,A腔与泵出口或主油道之间设有并联的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B腔与泵出口或主油道之间设有第三进油通道,B腔与油底壳之间设有第一泄油通道;电磁阀位于第一进油通道上,电磁阀的T口与油底壳之间设有第二泄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第三进油通道、第一泄油通道和第二泄油通道的通断均由机械阀控制,第二进油通道和第三进油通道之间处于一条连通则另一条关闭的状态。本发明可实现三级压力变排控制,相比二级变排,发动机油压曲线更接近发动机需求,使发动机更加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00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410133622.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电动内燃机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1M2005/008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机器的预润滑和回润系统。具体地,公开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可具有构造为润滑发动机的油泵。润滑系统还可具有构造成将来自油泵的油引导至与发动机相关联的燃料泵的阀。该润滑系统还可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构造为确定发动机的操作速度。控制器还可构造为基于操作速度调节阀,以选择性地将油引导至燃料泵。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4047.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仓田真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04 , F01M1/16 , F01M3/00 , F01M9/06 , F01M9/10 , F01M11/00 , F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润滑系统的内燃发动机。该内燃发动机具有包括曲柄箱室的内部空间,该内燃发动机包括:油箱;第一通道,其使所述内部空间的下部与所述油箱的气相部分连通;第一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以允许从所述内部空间到所述油箱的流动;第二通道,其使所述气相部分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第二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以允许从所述第二通道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流动;第三通道,此第三通道使所述油箱的液相部分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三止回阀,此第三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三通道中以允许从所述油箱到所述第二通道的流动;以及流量调整阀,此流量调整阀设置在所述第三通道中以用于调整流经所述第三通道的润滑油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69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0993050.8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54 , F01M1/16 , F01M5/005 , F01M5/007 , F03G7/06 , F04C2/102 , F16K1/04 , F16K1/126 , F16K11/0716 , F16K31/002 , F16N2200/10 , F16N2270/56 , F16N2280/00 , G05D23/022 , G05D23/1366 , G05D23/27543 , G05D23/303 , B23P19/02 , F16K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敏阀的制造方法和热敏阀。热敏阀(40)的制造方法具有:重合工序,在重合工序中,以槽部(43e)被覆盖的方式使阀芯(43)与热敏致动器(50)重合;以及压紧工序,在压紧工序中,对阀芯(43)上的安装到热敏致动器(50)的安装部分进行压紧。通过使用治具(60)朝向轴心按压阀芯(43)和热敏致动器(50)来进行压紧工序。治具(60)的按压面(71)具有短边部(71a)和比该短边部(71a)长的长边部(71b)。使长边部(71b)与热敏致动器(50)的轴心大致平行、使短边部(71a)与槽部大致平行地进行按压。
-
公开(公告)号:CN10794978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80051687.9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888 , F01M1/02 , F01M1/16 , F01M11/0004 , F01M11/03 , F01M11/10 , F01M2250/00 , F16N2250/08 , F16N2250/30 , F16N2270/52 , G01N11/00 , G01N2011/0013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润滑系统和监测该润滑系统的方法。润滑系统通常使润滑剂从贮槽(即储油器)通过过滤系统到达内燃机并返回到集油槽进行循环。润滑系统包括监测润滑剂的介电常数和润滑剂的粘度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介电常数确定流过润滑系统的润滑剂是新润滑剂(例如,最近替换的润滑剂)还是旧润滑剂(例如,已经退化到足够与新润滑剂不同的润滑剂)。如果识别出旧润滑剂,则将该润滑剂的粘度与阈值粘度进行比较,以动态确定何时需要更换润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2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80082322.8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博格华纳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1M1/20 , F16K17/046 , F16K17/065
Abstract: 一种用于润滑系统的减压阀包括限定由通道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壳体,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的偏置元件,具有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活塞部分和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活塞部分的活塞,以及与第一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第一入口允许流体进入第一腔室以作用于第一活塞部分,从而在第一压力水平下压缩偏置元件。减压阀还包括与螺线管和第二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螺线管具有允许流体进入第二腔室以作用于第二活塞部分的第一位置,与作用在第一活塞部分上的流体结合以在第二较低的压力水平下压缩偏置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8063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812448.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1M1/02 , F01M1/18 , F01M200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系统包括:油底壳(9);发动机油套(10);经由机油输入管线(12a)与油底壳连通并经由机油输入管线和机油输入总管线(12')与发动机油套连通的常规油泵(5)。该系统还包括: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与油底壳连通并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和机油输入总管线与发动机油套连通的风阻力辅助油泵(4),风阻力辅助油泵中设有其中的齿轮之一与常规油泵(5)啮合作业的齿轮啮合器(8);连接到风阻力辅助油泵,并且利用收集到的空气驱动风阻力辅助油泵的集风罩(6)。该系统不仅能够降低油耗、减少发动机的扭矩损耗并增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且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02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10718214.2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科勒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1M1/02 , F01M1/10 , F01M5/002 , F01M11/0004 , F01M11/03 , F01M2005/004 , F01M2011/0025 , F01M2011/0029 , F01M2011/0066 , F01M2011/0079 , F16K15/044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可包括:油冷却器;油冷却器供给通道,用于将油从储油器传送至油冷却器的入口;油冷却器出口通道,用于将油从油冷却器的出口传送至内燃机待润滑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第一减压阀,其以能操作的方式联结至所述油冷却器供给通道,第一减压阀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压力下开启,以允许油冷却器供给通道中的油不经过油冷却器而返回至储油器中;以及第二减压阀,其以能操作的方式联结至油冷却器出口通道,第二减压阀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压力下开启,以允许油冷却器出口通道中的油在流经油冷却器后返回至储油器中,第二预设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4228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582011.X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1M1/02 , F01M1/18 , F01M5/005 , F01M2001/0215 , F01M2001/0269 , F16H61/0031 , F16H61/0206 , Y10S903/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的第一止回阀(33)仅允许油在从第一油泵(18)向油接收部(2,3,4)的方向上流动。第二止回阀(40)仅允许油在从第二油泵(19)向所述油接收部(2,3,4)的方向上流动。第三油路(45;51,52)被配置为通过绕过所述第二止回阀(40)在第一油路(32,34,35,36)和第二油路(34,35,36,38,39,41)的汇合点(42)与所述第二油泵(19)之间提供连通。所述第三油路(45;51,52)包括节流机构(46;53)。所述第三油路(45;51,52)被配置为限制从所述第二油泵(19)排出的油的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