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31040.6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叠置在一起;阳极板的正面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燃料进口、阳极反应区和燃料出口,阳极反应区形成有阳极反应流道且阳极反应流道呈S型;阴极板的正面形成有依次连通的氧化剂进口、分流过渡区、阴极主反应区、汇流过渡区和氧化剂出口,阴极主反应区形成有阴极主反应流道;分流过渡区的分流流道与阴极主反应流道呈Z字型;汇流过渡区的汇流流道与阴极主反应流道呈Z字型;结构简单,可成型性高,流道设计合理,降低了流动阻力,提高了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反应生成的水可及时排出,电池功率输出稳定;定位孔设置加强筋,定位孔不易变形,保证定位准确。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431040.6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叠置在一起;阳极板的正面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燃料进口、阳极反应区和燃料出口,阳极反应区形成有阳极反应流道且阳极反应流道呈S型;阴极板的正面形成有依次连通的氧化剂进口、分流过渡区、阴极主反应区、汇流过渡区和氧化剂出口,阴极主反应区形成有阴极主反应流道;分流过渡区的分流流道与阴极主反应流道呈Z字型;汇流过渡区的汇流流道与阴极主反应流道呈Z字型;结构简单,可成型性高,流道设计合理,降低了流动阻力,提高了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反应生成的水可及时排出,电池功率输出稳定;定位孔设置加强筋,定位孔不易变形,保证定位准确。

    板片、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交通工具、换热器和换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546642.6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片、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交通工具、换热器和换热设备。板片上设置有流体工质入口、流场区和流体工质出口,流体工质入口和流体工质出口通过流场区连通;板片上还设置有入口连接通道和入口过渡区,入口过渡区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板片;流体工质入口、入口连接通道、入口过渡区和流场区依次连通;板片上设置有两个以上自板片的第一主表面向外凸出的入口通道凸部,多个入口通道凸部沿着流体工质入口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入口通道凸部之间形成入口连接通道。该板片可实现流体工质的均匀分布。

    板片、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交通工具、换热器和换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6642.6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片、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交通工具、换热器和换热设备。板片上设置有流体工质入口、流场区和流体工质出口,流体工质入口和流体工质出口通过流场区连通;板片上还设置有入口连接通道和入口过渡区,入口过渡区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板片;流体工质入口、入口连接通道、入口过渡区和流场区依次连通;板片上设置有两个以上自板片的第一主表面向外凸出的入口通道凸部,多个入口通道凸部沿着流体工质入口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入口通道凸部之间形成入口连接通道。该板片可实现流体工质的均匀分布。

    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7405473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22634091.2

    申请日:2021-10-28

    Inventor: 张永 肖彪 杨宜勇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包括:阴极反应面和阴极冷却面;阴极反应面上具有多条两次转向的第一蛇形流道;第一蛇形流道的两端分别与阴极反应面两端的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相连;阳极板包括:阳极反应面和阳极冷却面;阳极反应面上具有多条四次转向的第二蛇形流道;第二蛇形流道的两端分别与阳极反应面两端的氢气进口和氢气出口相连;相对设置的阴极冷却面和阳极冷却面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阴极冷却面和阳极冷却面之间形成冷却流道;燃料电池双极板两侧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分别与冷却流道两端相连,能够提高活性区域的面积占比,从而提升了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功率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