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007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16368.7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热式热水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中该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适用于连接被测试直热式热水器的供水进水口;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被测试直热式热水器的循环进水口;且所述第二水箱中的水温高于所述第一水箱中的水温。该测试装置中使用了两个供水水箱,因此可以在直热式热水器不同工作状态使用不同水箱中的水进行供水。能够避免出水口结冰的现象,保证被测直热式热水器的正常工作,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同时提供的直热式热水器测试方法,利用了前面的直热式热水器测试装置,能够避免测试过程中出水口结冰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833630.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毛细管网空调采暖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毛细管网空调采暖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当毛细管网空调采暖系统的压缩机启动时,执行以下步骤:S1:增大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并判断对应预定时间内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是否达到初始设定值;S2:若是,则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让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维持在初始设定值至对应预定时间;S3:增大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判断对应预定时间内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增量是否达到预设第一增量,若是,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让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维持当前的排气压力至对应预定时间后,重复步骤S3,直至当前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达到最终设定值。旨在降低现有毛细管网地暖在供热时的能耗,避免输出过剩。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3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97524.X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放水测试装置及方法。热泵热水器具有水箱,水箱具有进水口,该放水测试装置包括:供水单元;第一排水管,一端与供水单元相连,另一端开口,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第二排水管,一端与供水单元相连,另一端通过进水口与水箱相连,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设置有两个排水管,因此可以在进行放水测试之前利用第一排水管进行试放水或预排水,将水直接排出而不进入热泵热水器的水箱,从而将温度不符合要求的水排出,然后利用第二排水管进行放水测试试验,此时进入水箱的水的水温达到了测试要求,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79565.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0 , F24F11/70 , F24F11/64 , F24F110/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升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空调启动时,获取空调所在空间的环境温度;当所述环境温度处于预设极端温度区间时,确定与所述预设极端温度区间匹配的升频控制策略;按照所述升频控制策略控制空调在极端环境下运行。本申请为空调在不同的极端环境启动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升频控制策略,提升空调可靠性及用户体验,避免了空调升频控制过程出现失效的情况,解决了极端环境下空调系统频繁出现保护停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48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023769.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回油控制方法,所述回油控制方法设有智能回油模式,所述智能回油模式包括以下控制过程:根据压缩机油系统的回油周期确定预设回油节点;在所述预设回油节点前,开始监测空调使用区域内用户的活动状态,并根据所述活动状态确定出实际回油节点以进行压缩机回油,其中当超过所述预设回油节点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仍未确定出实际回油节点,停止监测并强制进行压缩机回油;在完成所述压缩机回油后,重新执行所述智能回油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7760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98863.6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恒温水箱和供水循环管路,所述供水循环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恒温水箱连通,且所述供水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与待测热水器连通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本发明提供的热水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通过设置供水循环管路、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能够保证恒温水箱对待测热水器进行可控的供水,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水泵、补水阀、回水阀、循环水泵、第一排水阀、第二排水阀、进水阀和回水阀,使得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对待测热水器的自动化测试,降低劳动程度、减少试验出错率、提高测试准确性,提高准确性和效率以及测试开发成本的节约,可以达到减员增效的双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076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764094.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5 , F24D19/10 , F24D3/18 , F25B41/26 , F25B41/40 , F24F110/10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地暖系统及其制暖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地暖系统的制暖控制方法,包括: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根据不同的温度区间选择对应的空调地暖联动控制策略;对室内温度和/或地暖出水水温进行监测;判断所述室内温度和/或地暖出水水温是否满足对应的判定条件,并根据判定结果调整空调地暖联动控制策略。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采取不同的空调地暖联动策略,可以使得水温和室温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30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33630.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毛细管网空调采暖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毛细管网空调采暖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当毛细管网空调采暖系统的压缩机启动时,执行以下步骤:S1:增大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并判断对应预定时间内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是否达到初始设定值;S2:若是,则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让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维持在初始设定值至对应预定时间;S3:增大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判断对应预定时间内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增量是否达到预设第一增量,若是,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让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维持当前的排气压力至对应预定时间后,重复步骤S3,直至当前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达到最终设定值。旨在降低现有毛细管网地暖在供热时的能耗,避免输出过剩。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4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23769.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回油控制方法,所述回油控制方法设有智能回油模式,所述智能回油模式包括以下控制过程:根据压缩机油系统的回油周期确定预设回油节点;在所述预设回油节点前,开始监测空调使用区域内用户的活动状态,并根据所述活动状态确定出实际回油节点以进行压缩机回油,其中当超过所述预设回油节点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仍未确定出实际回油节点,停止监测并强制进行压缩机回油;在完成所述压缩机回油后,重新执行所述智能回油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986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10502.9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2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0 , F24F11/88 , F25B45/00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冷压缩冷凝机组自动调整冷媒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用于风冷压缩冷凝机组自动调整冷媒的控制方法在空调系统吸气管或者大阀门连接管上增加冷媒管在系统管路上,增加加氟管路中间使用电磁阀截止,加氟管路尽头增加注氟嘴安装在空调外机上;为开启冷媒冲注模式时电磁阀打开,冷媒从注氟嘴加注;在空调系统冷凝出口管路上增加出液温度和压力检测,用于对系统冷媒量过冷度控制检测。本发明用于风冷压缩冷凝机组自动调整冷媒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可在用户安装现场及现场测试中实现机组系统灌注量及使用性能能力保持一致,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可推广应用范围广泛,效果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