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空调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970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010314040.9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空调。该半导体空调包括空调壳体换热结构组件。空调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回风口、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空调壳体内形成与热风出口相连的热气流通道。换热结构组件包括散热换热结构、散冷换热结构和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换热结构上形成有散热流道,散热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回风口的进风方向相一致。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让回风口进入的气流对散热流道进行直吹,提高散热流道中的风速,使得散热换热结构可以更高效的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散热,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从而提高半导体空调的制冷效率。

    电器盒及楼宇控制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39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520964.1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盒及楼宇控制系统。其中,电器盒包括:壳体,形成具有敞口的腔室;第一面板,可拆卸地设于壳体;以及第二面板,可移动地设于壳体,第二面板被构造为可向第一面板移动并对第一面板限位,以使第一面板维持在遮盖腔室的敞口的状态;且第二面板被构造为可向远离第一面板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面板处于可相对于壳体拆装的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面板向第一面板的方向移动,能够对第一面板实现限位,遮盖腔室的敞口;当第二面板向远离第一面板的方向移动后,第二面板不会再对第一面板形成限位,第一面板可相对于壳体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对电器盒内部电子器件的维修、检测等。

    一种空调出风口部件和空调内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912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14096.2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出风口部件和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出风口部件包括:外框,其具有容纳槽;导风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与所述外框可拆卸连接;电器组件盒,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与所述导风板组件、所述外框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电气类零部件集中在电器组件盒存放,非电器类的与电器类零件分开设置,便于清洗;导风板组件和电器组件盒都与外框可拆卸连接,在需要维修时,可以独立的取出对应的部分进行,提高了维修简便性。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210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840956.6

    申请日:2017-09-18

    Abstract: 本发明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出风结构包括驱动连杆、扫风连杆和导风板,所述驱动连杆围绕驱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与所述扫风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导风板围绕其导风板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导风板转动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扫风连杆的滑动配合将所述驱动连杆围绕所述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扫风连杆的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根据本发明,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运动。

    便携式空调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79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1125771.2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便携式空调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送风口(A);半导体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部(21)和第二换热部(22),被配置为在半导体换热器(2)通电的状态下分别形成冷端和热端;和容纳件(6),被配置为容纳用于吸热的制冷剂,容纳件(6)可拆卸地设在壳体(1)内,且位于第一换热部(21)与送风口(A)之间。该装置能够简化结构,减小体积,便于随身携带;另外,在使用时,可根据需求的送风温度灵活地将容纳件拆下或安装在壳体内,将容纳件安装在壳体内能优化制冷效果,将容纳件拆下能使空调装置的使用更方便,并减轻重量。

    导风组件及取暖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4743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807828.7

    申请日:2016-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组件及取暖器。该导风组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导风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能够和与其相适配的结构件卡合,以将所述导风组件固定,所述支架包括第二板,所述导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二板的端部弯折形成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所述缺口。本发明提供的导风组件在支架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能够和与其相适配的结构件卡合,从而,无需紧固件即可实现导风组件的固定,操作简单,另外,利用导风组件自身的结构即可完成导风组件的安装,无需另外设置特定的结构,结构更加简单,通用性强。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637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89871.7

    申请日:2017-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3/14 F24F13/28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机组,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导风罩、回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回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壳体连通以在回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气体流道,其中,回风口和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导风罩与壳体连通且回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同一侧。本发明的回风口和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导风罩与壳体连通,可以省略连接管道,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随机配件,降低整机成本,还可以简化安装程序,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出风口结构及空调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2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89210.4

    申请日:2017-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13/10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风口结构及空调,涉及空调设备领域,用以满足厨房和卫生间等地方的出风需求和清洁需求,且出风效果好。该出风口结构包括风口和封堵部,封堵部能在打开风口位置和封闭风口位置之间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风口;其中,封堵部和风口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流结构。上述技术方案,比如用于厨房和卫生间,在需要出风时打开风口,不使用时封闭风口,以使出风口在不工作期间,灰尘或者油烟不进入风口内部,起到保护清洁的作用。并且,封堵部朝向风口内的一侧设有导流结构,能保证打开风口时,出风效果良好。

    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7783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89229.9

    申请日:2017-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426 F24F2013/14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其包括出风本体,出风本体具有出风口,并且,其还包括挡板和挡板驱动装置,挡板可运动地设置并与挡板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在挡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挡板能够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工作,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遮蔽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时,挡板避让出风口。本发明可以使得出风口在使用时敞开并在不用时关闭,这样既能在工作时不影响正常出风,又能在不工作时防止外界的尘埃、油烟等异物经由出风口进入到空调内部,减少灰尘油渍堆积,改善出风质量。

    导风板组件、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8855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25779.4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426 F24F1/0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出风结构及空调器。该导风板组件包括框体、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靠近第一侧的两端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第二侧为自由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将导风板的一侧作为转轴,另一侧可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结构简单可靠,这种一侧转动的方式使得导风板之间以及导风板与框体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便于密封,另外,导风板向内侧转动使得导风板不会露于面板外,能够避免导风板沾染灰尘、使用安全且外形美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