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1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3368.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关井水击压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第一钻杆,第一钻杆上端连接有吊钩组,下端连接有井口四通,井口四通下端连接有闸板防喷器,闸板防喷器下端与井筒连接,第二钻杆设置在井筒内部,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连接,井筒底部与地层模拟装置连接。钻井液注入模块一端与第一钻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钻井液回收池,钻井液返出模块一端与井口四通连接,另一端与钻井液回收池连接,气体注入模块与地层模拟装置连接。本发明的实验装置为关井水击压力测试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实验环境,实验方法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对关井水击压力进行有效测试,快速获得准确的水击压力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6449.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杂工况下压井过程井筒压力实验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目的高压地层模拟装置、井筒、钻柱、防喷器、钻井液储蓄池、压井液储蓄池、配浆池、泥浆泵、高压储气罐、钻具上提装置、一号三通、水龙带、数据接收终端和钻头;所述井筒分别与防喷器、目的高压地层模拟装置连通;所述防喷器的两侧均分别设有一号电动阀、二号电池阀,所述一号三通的左端通过管线与泥浆泵连通,右端通过管线与一号电动阀连通,上端通过水龙带与钻柱的顶端连通;所述钻柱的顶端与钻具上提装置连接;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管线与目的高压地层模拟装置连通。本发明可以通过对多种工况相结合,模拟不同的复杂工况下的压井方式,对压井过程井筒压力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65005.7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非满管流体在水力光滑区摩阻系数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塑料球投放系统、流体循环系统、液面监测装置和数据处理及显示装置。流体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倾斜管、储液池和回流管,通过循环泵抽吸实现流体在各管路和储液池中循环;塑料球投放系统包括塑料球、储球箱和定时投放器,可实现按相同间隔时间投放塑料球;液面监测装置通过对流过该装置所在断面塑料球和流体水力半径的监测,实现对流过倾斜管非满管流体体积流速的测量;数据处理及显示装置可计算获得流体雷诺数和流体在水力光滑区的摩阻系数。该方法提高了流过非满管流体在水力光滑区摩阻系数的计算精度,为基于摩阻系数流体流量计算模型提供了准确的基础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441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238100.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钻井压力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钻井井筒循环压耗检测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钻井井筒循环压耗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停泵,迅速关闭若干节流阀以提高套压值Pc,使套压值达到设计套压值Pcmax时停止关闭节流阀,其中设计套压值设计套压值Pcmax=Pfm+PCD+△P,Pfm为钻井液循环时的预估循环损耗值,PCD为正常钻进时套压值;△P是考虑钻井液循环时的预估循环损耗值误差以及安全的一个附加值,0.1≤△P≤7Mpa;2)观察套压值变化,当套压值逐步趋于稳定,取稳定套压值PCL;3)计算钻井井筒循环压耗Pf=PCL‑PCD。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确控压状态下检测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钻井井筒循环压耗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2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1467698.2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井下多点压力测量溢流监测方法,其步骤为:循环流体通过钻具内部泵入,经钻头后沿井筒环空返回,将压力测量短节等距安装在井下钻具上,井下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井下环空循环流体压力,信息传输系统将压力初步处理后,通过MWD系统将实时测量数据传输至地面,通过井下压力分析,得到两个相邻传感器之间压差,并与根据井口泵入流量结合流量压差关系计算得到的计算压差对比,实现井下溢流快速判断,并通过压力测量短节安装位置确定井下溢流发生位置。本发明通过井下压力测量短节测量压差与根据井口泵入流量计算压差对比实现井下溢流判断识别,并结合压力测量短节安装位置与录井信息确定井下溢流发生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2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67698.2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井下多点压力测量溢流监测方法,其步骤为:循环流体通过钻具内部泵入,经钻头后沿井筒环空返回,将压力测量短节等距安装在井下钻具上,井下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井下环空循环流体压力,信息传输系统将压力初步处理后,通过MWD系统将实时测量数据传输至地面,通过井下压力分析,得到两个相邻传感器之间压差,并与根据井口泵入流量结合流量压差关系计算得到的计算压差对比,实现井下溢流快速判断,并通过压力测量短节安装位置确定井下溢流发生位置。本发明通过井下压力测量短节测量压差与根据井口泵入流量计算压差对比实现井下溢流判断识别,并结合压力测量短节安装位置与录井信息确定井下溢流发生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6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55545.6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层状地层水平井破裂压力计算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层状地层水平井段的岩石力学参数;S2、获取层状地层水平井段的地质力学参数;S3、获取层状地层水平井段的岩石层理面产状角,所述产状角为岩石层理面与水平面的夹角φ;S4、根据所述岩石力学参数、地质力学参数和岩石层理面产状角,计算层状地层水平井段的破裂压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合考虑岩石弹性模量各向异性、抗张强度各向异性和层理面产状角等因素建立了层状地层水平井破裂压力计算方法,更加符合层状地层水平井的实际情况,而且该方法提高了破裂压力计算的精度,可为层状地层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7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54419.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6 , E21B47/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地层井壁破裂压力确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各向异性地层岩石的弹性模量(E、E’)和泊松比(μ、μ’);S2、根据平行和垂直于地层岩石层理面方向的巴西劈裂实验,确定各向异性地层岩石平行于层理面的抗张强度Tm和垂直于层理面的抗张强度Tb;S3、根据测井资料获取各向异性地层的地质力学参数;S4、获取各向异性地层岩石中层理面的产状参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合考虑岩石弹性模量各向异性、抗张强度各向异性和层理面产状角等因素建立各向异性地层井壁破裂压力计算方法,更加符合各向异性地层直井钻井的实际情况;提高破裂压力计算的精度,可为各向异性地层钻井和水力压裂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60618.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智能找水工具,包括找水仪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找水仪器移动的浮潜组件、与所述找水仪器相连的浮力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浮力装置排水体积的浮力调节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智能找水工具,以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思路来实现在水平井段的浮潜式找水作业,实现降低工具摩阻、使工具容易在水平段通行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665286.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2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铝热熔融效应的废弃油气井封堵实验方法,包括:制备目标废弃油气井的岩样;计算铝热剂用量;将填充好的热电偶测量装置放置在孔眼中激活铝热反应;获得热电偶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步骤六、对温度数据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的温度数据分别计算热电偶内部铝热剂产生的总热量和铝热熔融范围;根据铝热熔融范围计算复合材料熔化所需总热量;将复合材料熔化所需总热量E总与热电偶内部铝热剂产生的总热量Q总进行对比;若Q总≥E总,则实验是完全融化;若Q总<E总,则提高铝热剂的填充量,重复上述步骤,直到Q总≥E总。本发明能够保证岩熔封堵现场实验的顺利完成;其次,本发明能够真实反映实验过程、精确表达温度传递的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