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4307.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4/00 , E21B10/46 , E21B45/00 ,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49/00 , G06F18/20 , G06N7/02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C钻头损伤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随钻测录井数据和模糊数学的PDC钻头损伤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随钻测录井数据进行清理,移除不符合预定标准或被识别为异常值的数据;选取具有显著波动性的变量作为钻头损伤预测的特征变量;根据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建立PDC钻头的损伤计算模型;PDC钻头的总损伤评估。本发明基于现场录井和元素分析采集的大量数据,使用统计学选参,建立了PDC钻头受地层岩石性质影响下的损伤评估方法,为钻井过程中实时预测PDC钻头的损伤程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起下钻换钻头时间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482929.9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钻井参数优化方法,包括:采集钻井所在区域的地层特征参数,并对地层特征参数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的地层特征参数进行地层特征聚类;结合聚类后的地层特征和钻井参数,并利用BP神经网络或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机械钻速预测,并构建获得钻井参数优化模型。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逻辑简单、准确可靠等优点,在钻井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444394.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E21B47/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膏岩层深井石油套管强度分析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盐膏岩层的测井资料获取目标盐膏岩层的地层力学参数;根据地层力学参数和地质模型确定目标盐膏岩层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根据水平最大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以及套管‑水泥环‑地层模型确定盐膏岩层深井石油套管所受的外挤应力;根据盐膏岩层深井石油套管所受的外挤应力,分析套管在水泥环工程缺陷下受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对套管强度进行安全性分析。本发明确定出更符合实际的套管周围的外挤作用应力;分析套管在水泥环工程缺陷下受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对套管强度进行安全性分析,保证生产及相关作业过程中井筒系统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0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932972.4
申请日:2021-08-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钻速随钻深层精细化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单元操作时间段或单元操作进尺建立对应的随钻单元数据集,根据峰值区间平均值法、预设目标钻速优化法或者散点精细化钻速优化法进行钻速随钻优化,通过控制钻速随钻优化处理过程极限时间及钻速提速幅值来终止优化过程,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钻速随钻优化方法,据峰值区间平均值法、预设目标钻速优化法或者散点精细化钻速优化法进行钻速随钻优化,比传统的依靠钻井工程师经验进行转速优化更具科学性,能够在不同段内进行转速优化,通过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科学的随钻转速优化,使得转速的最优值无限接近理想值,对实时优化钻井施工、提高钻井效率具有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665565.1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地层钻井井壁失稳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包括:确定地质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获得地质力学参数、岩石力学参数的分布拟合结果;根据K‑S检验对地质力学参数、岩石力学参数的分布拟合结果进行计算,获得K‑S检验值并排序;对地质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相关系数矩阵;建立井壁失稳风险可靠度评价模型;根据K‑S检验值、相关系数矩阵,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并带入井壁失稳风险可靠度评价模型中计算井壁失稳风险。本发明利用测井数据或室内实验结果,充分对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表征,尤其是考虑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使蒙特卡洛抽样获取的样本更准确,提高井壁失稳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128162.5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扭摆钻井钻柱动力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井架、井身模拟系统、地面驱动系统、井底驱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实验井架包括水平井架、垂直井架、弧形导管架,垂直井架设置在水平井架的左端上表面,弧形导管架包括首尾相连的水平面、垂直面和弧形面,弧形导管架与水平井架可拆卸相连,弧形导管架的垂直面与垂直井架的右侧面可拆卸相连;井身模拟系统包括井筒和钻柱,地面驱动系统设置在实验井架上,地面驱动系统包括加压电机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钻柱相连,驱动钻柱进行扭摆钻井。本发明除了能够模拟常规钻井外,还能模拟扭摆钻井,研究扭摆钻井工艺下的钻柱动力学,为扭摆钻井的参数设置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2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18596.6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踪钻头破岩井底岩石强度全域相等的钻头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岩石强度与载荷动态加载应变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钻齿破岩过程载荷动态加载应变率计算方法,调整布齿参数;建立各主切削齿对应的井底岩石强度变化因子与钻头布齿参数之间的关系;调整每对相邻主切削齿对应的不同类型井底岩石强度变化因子之间的差值;将钻头上的每个主切削齿对应的钻齿水平切削力、合力矢量加和;根据不同破碎模式下钻头设计目标控制条件完成钻头设计;此方法调整切削齿与岩石动态接触强度完成钻头设计,减少传统钻头各主切削齿所受强度不同导致钻头局部损坏、破岩效率下降,提高钻头井底受力均匀性、延长钻头寿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59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3572.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E21B10/4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破岩能量平衡适配原理的钻头设计方法,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力学计算获得每个主切削齿总破岩能量;然后获得每个主切削齿对应钻齿破岩特征能量因子及其取值范围,获得的每个主切削齿对应钻齿破岩特征能量因子之间的差值;其次获得每个主切削齿对应钻齿水平切削力矢量加和、每个主切削齿对应钻齿的合力矢量加和;最后将钻齿破岩特征能量因子取值范围及差值,钻齿水平切削力矢量加和、合力矢量加和作为设计标准完成钻头设计,此设计方法基于等能量破岩原理,将每个主切削齿能量调整为相等,消除传统钻头各主切削齿所受能量不同导致的钻头损坏,提高钻头破岩效率,延长钻头使用时间,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7789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466543.7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21/08 , E21B47/117 , G08B2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油气井溢流监测方法,其步骤为:压力传感器根据水深等距安装在隔水管上,实时测量隔水管中循环流体压力,然后将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的压力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系统,地面系统通过对隔水管段压力传感器测量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到两个相邻传感器之间测量压差。地面系统通过井口泵入钻井液流量,结合流量压差关系计算得到相邻两个传感器之间的压差,并将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差与流量压差关系计算压差实时对比,实现在隔水管中对溢流监测与识别,并发出警报提供合理的井控措施。本发明提高了井下早期溢流监测精度,能及时识别井下早期溢流,确定溢流流体在隔水管中位置,并采取合理井控措施,保障油气井钻探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34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59540.X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压和扭矩标定试验装置,它包括底座(1)、长立柱(2)、短立柱(3)、平台(4)、传力柱(5)和横梁(6),所述底座(1)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四根长立柱(2),四根长立柱(2)呈矩形阵列分布,四根长立柱(2)之间固设有横梁(6),横梁(6)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设有扶正套(7),扶正套(7)内设置有可扶正套(7)上下滑动的传力柱(5),位于左侧的两根长立柱(2)之间设置有铰链座(8),铰链座(8)上铰接有大转臂(9),底座(1)上且位于传力柱(5)的正下方固设有卡盘(10);它还公开了标定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井下钻压和扭矩的测量精度,具备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高的压力测试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