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蓄热压缩空气储能与电石生产耦合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29647.X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蓄热压缩空气储能与电石生产耦合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无蓄热预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和膨胀发电机组,无蓄热预压缩空气储能单元的出气口、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以及膨胀发电机组依次连接,无蓄热预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压缩机组模块,压缩机组模块设置多级压缩机,每级压缩机的出口设置卡琳娜循环发生器和水冷器,膨胀发电机组包括膨胀组和发电机,膨胀组中设置多级膨胀机,每级膨胀机入口设置辐射换热器,辐射换热器用于吸收电石辐射热,膨胀组连接发电机;解决目前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和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存在系统蓄热效率较低、储能密度较低以及电石生产过程中电石冷却中能量浪费问题。

    一种基于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重频纳秒脉冲产生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14315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35052.X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重频纳秒脉冲产生电路,充电回路的输出端经初级脉冲形成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初级脉冲形成回路的输出端与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相连接,可饱和脉冲变压器中次级绕组的一端与次级储能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次级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DSRD开关组件的正极及阻性负载的一端相连接,可饱和脉冲变压器中次级绕组的另一端、DSRD开关组件的负极及阻性负载的另一端均接地,该电路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DSRD的脉冲产生电路高幅值输出及高重频工作的问题。

    一种耦合液体活塞的热泵储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9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1825.9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液体活塞的热泵储电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压缩机、热储罐、第一换热器、第一双罐液体活塞、第二换热器、储能膨胀机、冷储罐和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连接储能压缩机;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储罐、释能压缩机、第一缓冲换热器、热储罐、释能膨胀机、第二缓冲换热器、第二双罐液体活塞和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冷储罐;第一双罐液体活塞和第二双罐液体活塞结构相同;利用液体活塞将热储罐出口常温高压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压缩,提高储能膨胀机的膨胀比,降低储能膨胀机的出口温度,不仅提高冷储罐储存冷能的品味还提高系统的往返效率,通过对释能膨胀机出口的气体进行压缩,能够提高释能膨胀机的膨胀比。

    耦合太阳能的双壳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1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20599.X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双壳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结合压缩空气储能、引射器、双罐液体活塞、蓄热器、太阳能光热的优点,将释能后排气余热,储能和释能间隙储存的太阳能光热加热空气以及释能后蓄热器余热加热空气作为保温气对双壳式储气罐中的空气进行保温,合理利用了释能后排气余热,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合理利用了储能和释能间隙光热蓄热器储存的热量,减少期间蓄热器的热量损失,中压储气设置提高了系统在释能后期和光照不足时的输出稳定性,同时降低储气室成本,解决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排气余热问题、储气室的经济性问题及储气室中气体储存过程热损失问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能密度和密度低的问题。

    基于热压解耦的废旧电厂改造的复合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8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4811.7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压解耦的废旧电厂改造的复合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压缩机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太阳能熔盐储能单元以及膨胀发电机组;压缩机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和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单元用于压缩空气储能;太阳能熔盐储能单元用于高效集热并加热近等温压缩后的空气,从而提高近等温压缩空气的能量密度;膨胀发电机组用于高温高压空气膨胀作功发电;本发明将废旧电厂的空闲资源进行了利用,根据废旧电厂各设备承压能力不同,将各设备改造为了低中高三类压强容器,引入双罐近等温压缩装置,使得高压强容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未来废旧电厂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方向。

    一种集成氨基储能制冷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8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34543.X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氨基储能制冷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氨基储能单元,热化学储能单元、氨气制冷单元以及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单元;氨基储能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太阳能集热器、液氨储罐、氮气氢气储罐和空气分离器;热化学储能单元包括甲醇水混合溶液预热器和甲醇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器;氨气制冷单元包括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和冷却器;将氨基储能氨气制冷技术与热化学储能技术耦合,储存生成的氮气和氢气用于制冷提供冷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于熔融盐储存热量和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发电,在基本不依靠外界电力的情况下实现制冷和供电;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多次利用,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储能密度和效率。

    一种近等温压缩耦合化学能的电氢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8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7696.8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等温压缩耦合化学能的电氢联产系统及方法,空气经过双罐近等温压缩模块压缩后,将高压空气存储,经过预热和加热的高压空气与燃料混合进行燃烧膨胀做功,燃烧膨胀做功后的排气加热水,生成水蒸气;一部分甲醇与水蒸气混合均匀后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另一部分甲醇吸热后裂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作为燃烧膨胀的燃料;燃烧膨胀做功后的排气加热水后,利用余热预热高压空气,重整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加热所述高压空气,重整反应和裂解反应生成的氢气再次加热高压空气;充分利用近等温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包含在高压气和水气罐水中的低品位压缩热,避免甲醇蒸气发生器的使用的同时预热了甲醇、节约了能源。

    一种全过程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38815.2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过程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系统包括无油水驱近等温压缩模块、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模块、膨胀机组发电单元以及太阳能熔盐双罐储能单元,无油水驱近等温压缩模块出气口连接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模块,无油水驱近等温压缩模块中设置换热器,膨胀机组发电单元中设置油气换热器,高低温导热油罐高温油出口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出气口经换热器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太阳能熔盐双罐储能单元为系统提供热量,油盐换热器用于导热油和熔盐相互换热,本发明采用无油水驱近等温压缩机,减少液体活塞预压缩过程中压缩热的产生,避免压缩热的浪费,实现全过程近等温压缩。

    一种基于热压解耦并集成内燃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63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5464.2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压解耦并集成内燃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机组、膨胀机组、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内燃机组以及喷射式制冷系统;压缩机组中设置蓄热器;压缩机组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气口,双罐式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出气口依次连接蓄热器、换热器和膨胀机组,膨胀机组的级间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换热器;膨胀机组的出气口连接内燃机组,内燃机组排气出口依次连接换热器;通过在释能阶段利用内燃机的高温排气对经过蓄热设备的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再加热,使整个释能阶段进入膨胀机膨胀发电的高温高压空气温度稳定,利用压力势能经两级膨胀机发电和利用热能于供热及制冷系统供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