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越级跳闸保护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39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16736.7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越级跳闸保护方法与系统,属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将井下供电系统各级变电站的所有保护装置,以母线为基本单位划分成多个区块后,又根据相邻级区块确定出多个区间,由区间自身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则区间内上级侧保护装置跳闸,并向上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信息;不存在则区间内上级侧保护装置闭锁,并同样向上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信息,同时区间内下级侧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检测出故障后向区间内上级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信息。该方法在防止越级跳闸的基础上,使故障判断在各个变电站内部进行,减少了判断过程中信号传输的延迟,提高了保护速动性,并同时降低了通讯故障的影响范围,便于问题分析与现场事故处理。

    一种防越级跳闸保护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396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1016736.7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越级跳闸保护方法与系统,属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将井下供电系统各级变电站的所有保护装置,以母线为基本单位划分成多个区块后,又根据相邻级区块确定出多个区间,由区间自身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则区间内上级侧保护装置跳闸,并向上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信息;不存在则区间内上级侧保护装置闭锁,并同样向上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信息,同时区间内下级侧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检测出故障后向区间内上级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信息。该方法在防止越级跳闸的基础上,使故障判断在各个变电站内部进行,减少了判断过程中信号传输的延迟,提高了保护速动性,并同时降低了通讯故障的影响范围,便于问题分析与现场事故处理。

    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取电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6015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39986.2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取电电路,属于电流互感器的电流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交流侧用于连接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能量转换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其中隔离变压器的原边、开关电源芯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整流电路的直流侧串联形成串联回路,隔离变压器的副边通过整流后连接取电电容;输出保护电路,该输出保护电路采样连接取电电容,当取电电容电压超限时,闭锁开关电源芯片的使能端;恒流源电路,该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直流侧,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启动电容,用于为启动电容充电。本发明的取电电路使电流互感器输出端的取电更加稳定、可靠,且电路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电流互感器的取电电路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66785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1834436.5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流互感器的取电电路,属于电流互感器的电流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交流侧用于连接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能量转换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其中隔离变压器的原边、开关电源芯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整流电路的直流侧串联形成串联回路,隔离变压器的副边通过整流后连接取电电容;输出保护电路,该输出保护电路采样连接取电电容,当取电电容电压超限时,闭锁开关电源芯片的使能端;恒流源电路,该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直流侧,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启动电容,用于为启动电容充电。本实用新型的取电电路使电流互感器输出端的取电更加稳定、可靠,且电路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一体化继电保护模拟量转换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07649628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0899319.1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继电保护模拟量转换模块,包括模拟量输入端子、电流变换器、抗干扰回路A、抗干扰回路B、电压变换器和模拟量输出端子,模拟量输入端子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抗干扰回路B、二次侧电流和二次侧电压,抗干扰回路B还连接电压变换器,电流互感器还连接抗干扰回路A,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中低压继电保护的模拟量转换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统一化。从而避免各厂家可能因多次设计增加出现错误的几率,避免在实验、生产、组装等各个环节出现错误的几率;同时降低硬件成本、维修及售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