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荷载作用下土体三向浸水的干湿循环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0022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57596.0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荷载作用下土体三向浸水的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包括有增湿机构、干燥机构、称重机构、加压机构、测量机构、试验筒机构;称重机构的承重板上放置有加压机构,加压机构的底座上放置增湿机构的浸泡箱,浸泡箱内放置试验筒机构,加压机构中的加压杆位于试验筒机构顶部的公板上,测量机构分别通过百分表支杆和夹持装置固定位于试验筒机构的母板和加压机构的加压杠杆上,在加压机构上方设置有干燥机构。该装置在土体三向浸水、土体干湿循环过程中实现土体浸水与荷载共同作用、上覆荷载可根据路基填筑层位不同所受上覆压力而定,并可考虑路面结构层和车辆荷载的重量、干湿循环过程中可不卸除上覆荷载实时监测土体含水率,实现与现场相一致的工况。

    一种水力压裂水压及控制流体流量的井筒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6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4133.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力压裂水压及控制流体流量的井筒及操作方法,包括井筒,所述井筒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井筒水平段内部设有多个稳压磁圈,每两个相邻的稳压磁圈之间均设有两个射孔出水口阀门及流体流量传感器,所述井筒的外壁设有井筒外壁抗压材料,所述井筒的内壁设有电线及电线管道,多个所述稳压磁圈内部均设有电磁圈,本发明将控制水压力与流体流量分配均匀同时考虑,其监测控制系统为水力压裂开采过程中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提供了帮助,流体在输送过程中损失的压力可以通过稳压磁圈设定的压力大小,使流体达到预期初值,从而保证了达到工程中所预期的效果。

    一种荷载作用下土体三向浸水的干湿循环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00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811157596.0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荷载作用下土体三向浸水的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包括有增湿机构、干燥机构、称重机构、加压机构、测量机构、试验筒机构;称重机构的承重板上放置有加压机构,加压机构的底座上放置增湿机构的浸泡箱,浸泡箱内放置试验筒机构,加压机构中的加压杆位于试验筒机构顶部的公板上,测量机构分别通过百分表支杆和夹持装置固定位于试验筒机构的母板和加压机构的加压杠杆上,在加压机构上方设置有干燥机构。该装置在土体三向浸水、土体干湿循环过程中实现土体浸水与荷载共同作用、上覆荷载可根据路基填筑层位不同所受上覆压力而定,并可考虑路面结构层和车辆荷载的重量、干湿循环过程中可不卸除上覆荷载实时监测土体含水率,实现与现场相一致的工况。

    基于核磁下实时监测水力压裂过程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8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71379.3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磁下实时监测水力压裂过程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总控制系统,所述总控制系统的一侧设有压力加载单元、核磁共振设备和泵压设备,所述核磁共振设备的内部设有试件,所述试件与总控制系统和压力加载单元相连接,所述试件的内部设有陶瓷水力压裂压头和陶瓷及铝制的可拆卸式连接杆,所述陶瓷水力压裂压头与陶瓷及铝制的可拆卸式连接杆相匹配,所述陶瓷水力压裂压头的顶端设有加载接触面,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考虑了水力压裂过程流体分布和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可以通过得到的数据及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试件在水力压裂试验下实时数据显示、流体走向及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规律。

    一种可实现多场耦合的水力压裂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88435.6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场耦合的水力压裂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单轴伺服加载单元、加热恒温单元、高温恒温单元、加压单元、水力压裂单元、应变监测单元和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恒温单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热恒温器,下部为加热恒温箱。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装置构造简单,设置合理,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温度场、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水力压裂,能将温度场、应力场和渗流场同步考虑,其试验结果能够为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深部岩体地热开采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一种可实现多场耦合的水力压裂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488435.6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场耦合的水力压裂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单轴伺服加载单元、加热恒温单元、高温恒温单元、加压单元、水力压裂单元、应变监测单元和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恒温单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加热恒温器,下部为加热恒温箱。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装置构造简单,设置合理,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温度场、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水力压裂,能将温度场、应力场和渗流场同步考虑,其试验结果能够为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深部岩体地热开采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一种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8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80481.1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湿循环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试验机箱,所述试验机箱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的加压件,所述试验机箱的顶部设置有保温件,所述试验机箱内设置有夹持件,所述试验机箱内腔下方设置有排水件,所述试验机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送水件。本发明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将预应力与干湿循环同时考虑,实现干湿循环下预应力对试验的影响的试验,模拟了真实的应力状态,其试验结果为研究岩石、混凝土等渗透特性和抗剪强度特性等力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土体三轴试样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22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29755.4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三轴试样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包括有可活动打开的试验箱,试验箱放置于烘箱内部,试验箱和烘箱顶板各设有1个孔,烘箱顶板外部设置有称重机构,称重机构与细绳连接,细绳穿过孔后与位于试验箱中的试样侧限结构连接,试样侧限结构旁边的试验箱内设置有室内加湿器,试验箱底部设有排水管。本发明采用雾化加湿方式对试样加湿,加湿过程缓和,试样不直接浸泡在水中,与实际工程中由于路面材料的存在,路基体不直接与水接触的工程实际相符。本发明采用的是烘箱干燥,烘箱内部的温度是稳定的,试样干燥均匀,避免了用浴霸等干燥而造成的上干下湿、外干内湿的现象。烘箱内温度可调,可模拟不同干燥温度对试样的影响。

    一种用于CO2相变射流定向致裂的旋转喷头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9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5779.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O2相变射流致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CO2相变射流定向致裂的旋转喷头装置及使用方法,使用上位控制器开启图像采集端,对钻孔内情况进行观测,确定致裂位置和方向后,使用上位控制器操作周转驱动机构和摆动驱动机构进行旋转、摆动定向,当上位控制器上观测到释放缝对准起裂方向时,停止旋转、摆动,使得冲击室和释放管定位,使用上位控制器开启运动传感器、图像采集端,对爆破情况进行观测并反馈到上位控制器。CO2相变射流产生的巨大能力在特定的位置实现定向的释放,发生定向的爆破致裂,从而达到预期的破裂效果,不拆卸即可重复利用,安装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用于圆柱试件热缩管的可拆卸式自动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00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22998.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缩管加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标准圆柱试件热缩管自动加热的可拆卸式筒状装置,它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发射器安装台和上部筒状装置,上部筒状装置的顶部设有接收器安装台,发射器安装台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圈,上部筒状装置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圈同轴设置,所述上部筒状装置的内壁设有可沿上部筒状装置轴线上下移动的加热模块。使用时通过加热模块上下移动,实现对试件和包裹在试件外侧的热缩管进行均匀加热,即不再需要通过手持试件加热了,解决了手动加热容易造成加热不均匀和人员烫伤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