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及包括所述阴极的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32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123094.0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及包括所述阴极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包括位于阴极集流体上的第一阴极合剂层及位于阴极的表面的第二阴极合剂层,第一阴极合剂层及第二阴极合剂层包含石墨次级颗粒的石墨系阴极活性物质,至少第二阴极合剂层包含石墨初级颗粒的石墨系阴极活性物质,第二阴极合剂层内包含的石墨初级颗粒的含量[A2]大于第一阴极合剂层内包含的石墨初级颗粒的含量[A1]的二次电池用阴极。本发明能够通过改善锂离子的移动路径来减小充放电过程中阴极处的电阻以提高快速充电特性。

    锂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锂二次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81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6940.2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隔膜;以及负极,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夹着隔膜并面向彼此,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流体和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并且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含有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类粘合剂的第一负极粘合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并且包含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和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的第二负极粘合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各自包含硅类活性物质和石墨类活性物质,并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石墨类活性物质,包含2‑9.5重量份的硅。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917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1056231.X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可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配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面上,含包括多孔性结构体的硅系活性物质及第一碳系活性物质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负极合剂层上,含掺杂镁的硅系活性物质及第二碳系活性物质的第二负极合剂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体包括具有气孔的碳系颗粒及配置在所述碳系颗粒的所述气孔内部或所述碳系颗粒的表面上的含硅涂层,从而缓解负极的体积膨胀且能够实现高容量、高能量密度设计,同时快速充电性能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