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48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6103.2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G01S11/12 , G01N21/359 ,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夜晚雾天下基于近红外双光谱成像的路灯距离估计方法,属于光谱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夜晚雾天下对选定路灯目标进行成像,参照光源目标的初始光强I0,得到同一场景下近红外双光谱成像的近红外图像对I(λ1,d)和I(λ2,d);步骤二、利用同一场景下近红外双光谱成像的近红外图像对I(λ1,d)和I(λ2,d)、近红外双光谱成像波段下大气消光系数β(λ1)和β(λ2)与成像时刻的能见度V和λ1、λ2的关系,推导路灯目标与近红外相机的距离d。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夜晚路灯目标的距离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5671.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G01N21/27 , G01N21/3504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夜晚雾天下基于双光谱实时成像的修正能见度估计方法,首先搭建近红外双光谱实时成像光学系统;其次拍摄同一场景下近红外双光谱实时成像的近红外图像对;然后推导夜晚雾天下基于双光谱实时成像的能见度估计公式;再利用推导的公式和天气预报软件获得多对估计能见度和标准能见度;接着使用三次函数曲线回归方程建立能见度修正公式;最后根据能见度修正公式获得修正能见度,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更换两个近红外滤光片,无法实时成像,并且无法在夜晚工作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7358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26421.8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构网络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关联联合功率分配策略,属于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信建模,建立异构网络模型;步骤2:数据集收集;步骤3:构建神经网络;步骤4:训练神经网络,并确定优化算法为Adam;步骤5:满足所有迭代次数时保存网络。本发明的异构网络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关联联合功率分配策略,在异构网络中,用神经网络以监督学习的方式联合优化用户关联和功率分配,实现对传统算法的高度拟合,同时保证低的计算复杂度,提供实时可靠的在线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2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991937.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测电笔及其测量算法与校准方法,属于测电笔技术领域。非接触式测电笔包括天线、微控制单元、LED灯、蜂鸣器、按键单元;按键单元用于启闭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驱动天线;微控制单元包括ADC单元、计算单元、储存单元;天线用于采集电信号,并输出模拟电信号至ADC单元;ADC单元用于ADC采样,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并将采样后的数字电信号输入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测量出数字电信号的信号强度,输出信号强度至储存单元并根据信号强度分析判断,驱动LED灯、蜂鸣器。本发明提升了非接触式测电笔的测量准确性和减少不同测电笔之间的测量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2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19023.8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中空稀土掺杂氟化钆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NaGd3(1‑x)Re3xF10;其中,Re为三价稀土离子,x=0.5~20.0mol%。其制法包括:配置Gd(NO3)3和Re(NO3)3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与尿素混合,进行一次水热反应后得沉淀,将沉淀分散于水中得悬浊液A;向悬浊液A中加入NaF的水溶液得悬浊液B;将悬浊液B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将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制得。本发明的荧光粉为纳米中空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分散性较好,能有效节约稀土资源,使用时无需二次粉碎;本方法不使用表面活性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操作、可大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69794.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G01N15/06
Abstract: 一种针对气溶胶的观测平台及其流程,包括:与操作装置相连的气溶胶取样设备,所述气溶胶取样设备包括光电传感器阵列;所述操作装置相连着液晶屏与闪存;所述针对气溶胶的观测平台,还包括:收受单元一,用于经由数据管道PIPE收受要展示的悬浮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据,凭借要展示的悬浮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据构造动作消息一。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气溶胶观测期间存在悬浮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数据送出展示有卡顿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4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01084.2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G01N21/01 , G01N21/552 ,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折射率传感系统,包括用于发射光信号的光源,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纤和光纤环形器,以及用于接受光信号的光谱仪,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测物折射率的光纤探头,光纤探头由光纤和设在光纤端面上的纳米孔阵列组成;光纤环形器的第一端口通过光纤与光源连接,光纤环形器的第二端口通过光纤与光纤探头连接,光纤环形器的第三端口通过光纤与光谱仪连接。本发明采用单模光纤作为光波导,结构更为简易稳定,规避了对探测光偏振的敏感性,且通过结构设计易于调制工作波长和折射率测量动态范围,既可以满足实际测量中对参考通道的需求,也可以用于长距离多点实时监测,具有切实可行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4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00877.2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G01N21/01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镊的微流混合器,包括设置在微流通道中的超表面转盘组,超表面转盘包括圆形金属薄层以及刻蚀在薄层上的镂空阵列,在激光激励的作用下,两个对称分布的镂空结构为电场最强的热点;用于推动液流混合的微球,被激光束缚在热点处;用于垂直发射单一波长线偏振入射光的单波长激光器,设置在微流通道底部下方,在超表面转盘上与镂空阵列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用于旋转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偏振旋转器,设置在单波长激光器与微流通道之间。本发明解决了微流控中液流混合不充分,样品受扰动等问题,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可靠,设计精简,显著提高微流通道中液流的混合效率,具有切实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8431.9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H03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Q‑learning辅助的连续消除翻转译码器及其译码方法,属于通信信道编码的译码技术领域,包括Q‑learning学习模块和SCF译码模块,在所述的Q‑learning学习模块中有两个部分,所述的Q‑learning模型的学习部分和处理学习后的Q表部分;在SCF译码模块中有Q‑learning辅助的SCF译码部分。本发明给出了QLSCF译码器的强化学习模型设计,其中模型训练的环境为SCF译码过程,让Q‑learning训练算法能用于候选比特的选择过程,由于强化学习模型的训练是离线的,因此QLSCF译码器的译码延迟不会增加;本发明的QLSCF译码器是采用强化学习中的Q‑learning算法进行训练的,达到利用强化学习来降低译码延迟效果的极化码译码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7263.4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IPC: H02P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备用启动变频器二次信号切换装置及切换方法,包括信号切换模块、信号交互A模块、信号交互B模块、信号交互C模块、控制模块、互锁模块、操作模块和切换反馈模块;所述信号切换模块与信号交互A模块、信号交互B模块、信号交互C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互锁模块、电源模块和操作模块连接;所述切换模块实现信号交互A模块或信号交互B模块与信号交互C模块的连接;所述互锁模块实现在一次信号切换完成后二次信号切换;所述操作模块实现切换装置自动/手动切换选择;所述切换反馈模块反馈二次信号切换完成。本发明实现主备用变频器之间二次信号的一键切换和安全保护,切换便捷,高效和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