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粒子喷射除锈装置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727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651060.8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除锈表面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粒子喷射除锈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分压阀、混合腔、高压粒子罐、螺杆、3D粒子量检测仪、调速电机、粒子储罐、双层振动筛、垂直螺旋输送机、X方向轨道、Y方向轨道、Z方向轨道、喷头总成、喷嘴、防尘罩、鼓风机、水平过滤孔板、倾斜过滤孔板、除尘布袋等,能够实现粒子的快速加入、粒子量实时监测、均匀稳定可控的气固混合、喷射位置三维移动和角度调节、多级粒子分离回收循环利用、有效的粉尘回收,显著提高工件表面的除锈效率,增强工件的表面强度。

    一种钻头的制备方法
    9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4116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657120.8

    申请日:2016-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头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钻头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选取:所述原料包括金刚石粉、钛粉、石墨烯、镍、二氧化钛、及催化剂;b、原料混配:按照步骤a所述的原料组成称取原料,通过三维高速搅拌及电磁搅拌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先进行电磁搅拌,再进行三维高速搅拌;c、然后将装有原料和混合助剂的碳合成模放入真空炉内抽真空加热成模;d、将步骤c抽真空加热后得到的半成品放入金刚石六面顶压力机中进行高温高压合成;e、高温高压合成后进行卸压,卸压得到金刚石复合片,加工成型获得钻头雏形;f、对钻头雏形进行加工镀膜,完成制备。

    一种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的井下工况诊断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58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48783.9

    申请日:2017-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的井下工况诊断方法,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根据高压注水压力和低压注水压力可以得到螺杆泵的实际增压值、螺杆马达的实际降压值和螺杆泵的实际工作效率,然后根据螺杆泵的特性曲线和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的管路特性曲线,确定螺杆泵最大理论效率;最后根据螺杆泵的最大理论效率和螺杆泵的实际工作效率确定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的井下工况,解决了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的井下工况诊断问题,为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与高压注水层和低压注水层的匹配适应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在油田分层注水方面的应用,实现了液力驱动螺杆泵系统井下的高效运行。

    基于低频弹性波响应特征的井筒气侵早期主动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1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6470.7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频弹性波响应特征的井筒气侵早期主动监测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在钻井过程中,实时监测钻头上方附近环空的含气率,尽早发现气侵并及时预警,监测灵敏可靠,为地面设计和实施井控操作争取宝贵时间,保障油气钻井工程安全。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由环空流经井下监测短节,井下监测短节按照固定频率发射脉冲信号并将接收响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提取电信号首波初至时间和峰值大小两个属性值进行编码,判断是否发生气侵,若确定发生气侵,则将气侵信息通过井下无线信号发射器发送至地面控制中心。

    一种复杂结构井减摩阻及动力钻具工具面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7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0883.4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杂结构井减摩阻及动力钻具工具面调整方法,将整个原本纯滑动钻进的钻柱分为三部分,上部钻柱受地面钻井顶驱施加的扭矩作用做往复的旋转运动,中间钻柱受轴向振动减阻工具作用做轴向振动/蠕动,将钻柱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转化为动摩擦,从而减小钻柱轴向送进的阻力,下部钻头处会产生轴向振动导致钻压出现波动,进而引发破岩扭矩和反扭矩发生波动,波动的反扭矩作用在靠近钻头的下部钻柱上,使其产生往复转动,从而起到减摩阻的效果;其操作方便,原理科学,能节省动力钻具工具面角调整的时间,并且在调整工具面的同时继续钻进,提高复杂结构井尤其是水平位移较长的复杂结构井的钻探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一种分割接头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515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85161.2

    申请日:201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钻柱与井壁摩阻的方法及一种分割接头,该分割接头将钻柱分割为分别与其连接的上部钻柱段和下部钻柱段,根据选定的减摩阻模式,通过井口设备驱动上部钻柱段产生相对于下部钻柱段的轴向滑动或周向扭转或轴向滑动和周向扭转运动;该方法使上部钻柱段相对于下部钻柱段“动起来”,上部钻柱段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变为动摩擦,减小了上部钻柱段与井壁之间的摩阻,改善了上部钻柱段与井壁岩石之间的接触状态,使钻压和扭矩能够平滑有效的传递给钻头,提高了机械钻速和井眼的极限延伸距离,缩短了钻井周期并减少了钻井成本。

    一种二维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随机孔隙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79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91693.5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随机孔隙生成方法,根据需要模拟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参数,利用规则椭圆生成初始孔隙,通过椭圆的长轴和纵横比控制初始孔隙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之后添加一个服从某一概率分布函数的自由项,使得初始光滑表面变得粗糙,生成初始粗糙表面孔隙;若计算的目前模型总孔隙度 则直接输出粗糙孔隙表面的二维模型;若 采用与生成初始粗糙表面孔隙的相同方法,生成新的粗糙表面孔隙,之后将其与初始孔隙进行相交判断,在保证孔隙不相交的基础上,通过累加计算 直至 输出随机粗糙孔隙表面的二维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