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8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62520.4
申请日:2019-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刚性骨架限域功能的聚氨酯保护的金属负极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韧性聚氨酯保护层的负极包含至少刚性骨架嵌段聚氨酯、锂盐与负极材料,还可以包含无机惰性填料、快离子导体、有机多孔填料、有机塑化剂。其中,具有刚性骨架结构的嵌段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包含聚醚型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聚碳酸酯型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聚醚聚碳酸酯型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氟化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含磺酸盐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含磺酰亚胺盐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含有机阳离子基团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负极材料可以包含锂金属、镁金属、锌金属、钠金属、钾金属、铝金属以及其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8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54692.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2/14 , H01M2/1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受阻胺结构的聚合物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该聚合物含有受阻胺结构单元,可以捕获电池运行中产生的氧自由基物种,淬灭氢过氧化物,捕获重金属以及淬灭电池运行中产生的单线态氧,因此有利于抑制正极界面的副反应,减少含氧废气,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和长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41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34183.X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是基于锌负极和石墨正极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该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其中正极活性材料为石墨,负极活性材料是金属锌,电解液包括锌盐电解质和有机溶剂。该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时,负极发生沉积/溶解锌离子反应,正极发生具有赝电容特征的石墨层间嵌入/脱出阴离子反应,比容量高达52mAh/g,导致该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能够达到101Wh/kg。该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还具有成本低、循环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的优点,在储能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3213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79249.8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内阻正极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固态锂电池用低内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低内阻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芯和覆盖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芯的表面复合材料层,该表面复合材料层主要由纳米长程导电材料和单离子导体聚合物材料组成。本发明所提出的低内阻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导电性,可以有效降低固态锂电池的内阻,由于正极活性材料芯和表面复合材料层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正极活性材料芯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形变导致的颗粒开裂和粉碎现象,从而保证正极活性材料芯的结构完整性和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廉,适宜进行大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09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055337.1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硅甲氧基封端聚醚低聚物作为基体聚合物,硼酸类锂盐除了作为锂源还可催化基体聚合物原位交联,从而制备端基交联的聚合物电解质。该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自支撑性,并具有良好柔性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4.7 V),配合一定量的溶剂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离子电导率(可达10‑3 S cm‑1),适用于动力锂电池和可穿戴设备的柔性锂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78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98632.3
申请日:2017-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导电纤维增韧的硫化物复合电解质及其在室温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通过仿生模拟自然界中竹纤维对竹体的增韧行为,向硫化物无机快离子导体中复合一维纳米聚合物锂离子导电纤维,纤维长1-1000μm,直径10-1000nm,按同一方向平行排列,导电纤维均匀分布于复合结构的表面或内部。此结构提高了硫化物无机快离子导体抵御受力变形的能力,将无机硫化物快离子导体的断裂强度由不高于0.70MPam1/2提高到1.2-1.4MPam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电解质结构所组装的全固态锂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5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10732338.1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的锂电池阻燃纤维素隔膜,属于锂电池材料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电池隔膜为阻燃纤维素隔膜,采用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加入阻燃剂或在后处理中涂覆阻燃剂而制备得到的。本发明的锂电池隔膜厚度为20µm‑200µm,透气度为5 s‑700 s/100 cc,孔隙率为40%‑90%,电解液吸收率为100%‑1500%,机械拉伸强度为3 MPa‑100 MPa,尺寸热稳定性能好,阻燃性能优异,安全性高。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锂电池隔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电化学界面稳定性,以该隔膜组装的锂电池具有高的倍率性能和长的循环寿命。该方法快速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96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15892.8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2300/0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胀气的钛酸锂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电解液主要由离子液体、锂盐组成。该钛酸锂电池使用离子液体电解液,替代传统六氟磷酸锂(LiPF6)有机溶剂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钛酸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富锂态钛酸锂(Li7Ti5O12)在六氟磷酸锂(LiPF6)的催化作用下,与烷基碳酸酯有机溶剂发生脱羧基、脱羰基和脱氢反应而产气的问题。本发明钛酸锂电池在充放电及存储的过程中不产生气体,有利于提高钛酸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储存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33685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57577.4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L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7 , H01L51/0003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新方法。主要步骤为将制备的钙钛矿前驱体薄膜,经有机胺处理,制备出钙钛矿薄膜。这种工艺制备的钙钛矿薄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且膜表面粗糙度低,结晶性好,适合应用于大面积制备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敏元件和激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5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32338.1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的锂电池阻燃纤维素隔膜,属于锂电池材料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电池隔膜为阻燃纤维素隔膜,采用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加入阻燃剂或在后处理中涂覆阻燃剂而制备得到的。本发明的锂电池隔膜厚度为20μm-200μm,透气度为5s-700s/100cc,孔隙率为40%-90%,电解液吸收率为100%-1500%,机械拉伸强度为3MPa-100MPa,尺寸热稳定性能好,阻燃性能优异,安全性高。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锂电池隔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电化学界面稳定性,以该隔膜组装的锂电池具有高的倍率性能和长的循环寿命。该方法快速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