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0227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7494.1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应用于边缘节点,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包括多个展开分量,展开分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区域内的采集节点数,展开分量中包含自变量;确定目标函数中的剩余分量和分配分量;分别向各采集节点发送自变量的随机值;接收各采集节点发送的加噪值,根据各加噪值的和,确定聚合值,加噪值是根据扰动值和采集值计算得到的,扰动值是采集节点根据对应的展开分量和自变量的随机值确定的;将自变量的随机值分别代入目标函数和剩余分量中,确定扰动恢复值;根据扰动恢复值和聚合值的差,确定边缘节点对应的各采集节点的总采集值。本发明实现对用户使用数据的隐私保护。

    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02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87494.1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应用于边缘节点,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包括多个展开分量,展开分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区域内的采集节点数,展开分量中包含自变量;确定目标函数中的剩余分量和分配分量;分别向各采集节点发送自变量的随机值;接收各采集节点发送的加噪值,根据各加噪值的和,确定聚合值,加噪值是根据扰动值和采集值计算得到的,扰动值是采集节点根据对应的展开分量和自变量的随机值确定的;将自变量的随机值分别代入目标函数和剩余分量中,确定扰动恢复值;根据扰动恢复值和聚合值的差,确定边缘节点对应的各采集节点的总采集值。本发明实现对用户使用数据的隐私保护。

    一种电池簇及储能集装箱
    9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97960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358459.3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簇及储能集装箱,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柜体、电池箱和驱动装置,柜体具有多层容纳腔,每层所述容纳腔包括电池工作区域和电池灭火区域,所述电池灭火区域内连通有消防系统;电池箱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电池箱内部安装有电池模组;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池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池箱在所述电池工作区域和电池灭火区域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池模组出现异常时,驱动装置将异常电池模组所在的电池箱移动至电池灭火区域中,异常电池模组脱离正常电池模组阵列,在空间上分离,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精准灭火,灭火剂仅覆盖电池灭火区域中的空间,不会影响到其他正常电池模组及消防人员的后续处理,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CTP储能电池结构
    9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46543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0853721.6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通过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多个侧板,在每相邻的两个侧板之间设置多个隔板且隔板排布方向沿侧板的延伸方向,可形成多个顶部开口的小隔间即容置空间。在底板上设置铜排组件可将多个电芯之间的正负极电性连接,使得多个电芯之间形成串联或并联电路,同时铜排还可以起到支撑电芯的作用。进一步设置隔板与底板铰接,因此在拆装电池结构时可直接将铰接开关打开,可将隔板翻转90度,将电芯安装在容置空间中或将电芯从容置空间中拿出,方便电芯的拆装。

    一种云层测量系统
    9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71785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371647.X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云层测量系统,包括:激光扫描仪,其包括扫描仪壳体、激光器和半面凸透镜,扫描仪壳体的顶部形成有出射口,半面凸透镜盖设在出射口上,且半面凸透镜的凸面朝上设置,激光器设置在扫描仪壳体内且朝上设置;驱动机构,其与激光器相连,适于驱动激光器在水平方向运动;激光接收装置,其包括接收装置壳体和半球形透光镜,接收装置壳体的顶部形成有入射口,半球形透光镜盖设在入射口上,且半球形透光镜的球面朝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云层测量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云层测量系统仅能对有限角度内的云高和云厚进行测量的缺陷,其测量范围更大,能够更高精度地测量全天空范围内的云高、云厚等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