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9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4871.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431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掘进参数预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本申请中,获取待处理数据,其中,所述待处理数据为用于表示掘进施工参数的相关数据;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基于因果发现的特征参数筛选处理,得到输入特征参数数据,其中,所述输入特征参数数据为用于表示待处理数据中进行掘进参数预测的特征参数的数据;对所述输入特征参数数据进行基于掘进参数预测模型的参数预测处理,得到预测掘进参数数据。通过对掘进施工参数进行因果分析,掘进参数预测模型对因果关系特征和相关掘进参数数据进行参数预测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TBM掘进参数预测存在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掘进参数预测准确率的技术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77011.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20/20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山灰地层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参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泥水盾构机盾构掘进参数的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参考变量,并对参考变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后输入预测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相应的最优解;最优解包括两个超参数,分别对应随机森林模型中决策树的数量和每棵决策数的层数;通过两个超参数构建决策树,根据训练集中的样本和目标变量的值来训练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使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预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将对每棵决策树的预测结果进行平均,得到最终的回归预测结果;对输出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4089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869069.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岩体参数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待预测隧道施工数据,隧道施工数据包括掘进设备对待预测岩体施工时产生的图像信息和传感信息的数据,获取基于包括有图像信息和传感信息的隧道施工样本数据训练得到的隧道施工岩体参数预测模型,根据隧道施工岩体参数预测模型对待预测隧道施工数据进行岩体参数预测处理,得到目标岩体参数数据,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隧道施工岩体参数预测模型对掘进设备在隧道待预测岩体中掘进施工产生的图像信息和传感信息的数据进行岩体参数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隧道掘进岩体参数预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高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岩体参数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77320.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揭露一种喷射混凝土支护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通过地质勘探数据计算隧道断面的等代圆半径;获取隧道断面的钢架支护和喷射混凝土支护,并构建联合支护特征曲线,其中,联合支护特征曲线包括刚度曲线和最大承载力曲线;通过刚度曲线获取支护抗力,并将等代圆半径作为隧道半径,结合支护抗力计算围岩特征曲线;通过最大承载力曲线将支护抗力分配给喷射混凝土,得到数值抗压强度;通过围岩特征曲线设置混凝土应变计监测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根据实测抗压强度和数值抗压强度计算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安全系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喷射混凝土支护安全系数的计算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65640.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揭露一种掌子面最大开挖高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查询破坏范围的开挖进尺和超前小导管支护数据,基于开挖进尺和超前小导管支护数据构建失稳模型,得到掌子面失稳模型;通过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隧道掌子面虚功率的计算方程,得到虚功率计算方程;通过掌子面失稳模型和虚功率计算方程计算掌子面的外力功率和内能能耗,得到掌子面外力功率和掌子面内能能耗;查找虚功率计算方程所需的参数,得到所需参数;为隧道掌子面开挖过程中,虚功率计算方程设置安全系数,并基于所需参数计算隧道掌子面的最大开挖高度。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掌子面最大开挖高度的计算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95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525061.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E21F17/00 ,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掘进卡机预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掘进施工数据;对掘进施工数据进行基于物理模型的构建处理,得到第一掘进施工模型数据和第二掘进施工模型数据;对第一掘进施工模型数据和第二掘进施工模型数据进行掘进阻力预测处理,得到隧道掘进阻力数据;基于预设阻力阈值对隧道掘进阻力数据进行卡机判断处理,得到卡机预测数据。本申请通过构建掘进施工地层模型和掘进施工设备模型,从而进行掘进阻力数据的预测及卡机状态预测处理,解决现有技术隧道掘进过程中掘进设备卡机预测存在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提高隧道掘进过程中掘进设备卡机预测准确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61151.8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揭露一种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确定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对数螺旋块体和掌子面内上方锥体构建失掌子面失稳模型;获取初始虚功率计算方程,并通过为初始虚功率计算方程设置初始折损系数,得到调整虚功率计算方程;查询所需参数,并基于掌子面失稳模型和所需参数计算掌子面外力功率和掌子面内能能耗;将所需参数、掌子面外力功率和掌子面内能能耗代入调整虚功率计算方程,计算稳定性安全系数,得到初始安全系数;通过初始安全系数判断所述掌子面是否稳定,并获取隧道掌子面稳定时的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确定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72177.5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深埋软岩隧道仰拱隆起变形控制结构,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仰拱架体,仰拱架体至少包括下层仰拱初支结构以及上层仰拱初支结构,上层仰拱初支结构设置在下层仰拱初支结构上方;锚管,锚管打入下层仰拱初支结构下方的隧道围岩内并且锚管伸出于隧道围岩之外的一端与下层仰拱初支结构之间固定连接,锚管的数量为多个并均匀布置在下层仰拱初支结构下方,锚管上设有体积膨胀机构。本装置不仅施工简单快捷,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同时,提升仰拱稳定性,不会因为地层压力大,地质条件差,围岩变形量大等造成仰拱变形、开裂甚至坍塌的现象,从而在保证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同时,还能保证仰拱稳定性,节省运营期的资金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72173.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非对称大变形隧道的支护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拱架结构,拱架结构对应于隧道顶部形状设置,拱架结构贴合于隧道顶部设置,拱架结构至少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组拱架体以及用以加固连接在两组拱架体之间的加固连接体;锚杆,锚杆的数量为多组,锚杆通过打入隧道顶部岩体内以提高隧道顶部岩体的稳定性;以及连接固定机构。本装置利用打入非对称锚杆加固,并且通过连接固定机构使锚杆与拱架结构连接,在拱架结构的联结下,使打入岩体内的多根锚杆间相互联结,不易发生位置窜动,提高非对称大变形隧道的支护稳定性,同时结合拱架结构中加固连接体的支撑强度的提高,能够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3078.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主动控制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用地应力主动释放方法、长短锚杆结合的主动控制方法、围岩注浆强度主动提升方法、多层初期支护方法进行主动控制,并合理预留变形量及设置缓冲层及增设隧底抗拉锚管。本发明,实现了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主动控制,有效地减少隧道的变形和破坏,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减少软岩隧道的变形和塌方风险,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施工事故和人员伤亡的发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