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506028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20209109.5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天线结构,包含馈电网络和辐射子阵,其中馈电网络包括功率分配器和多个移相器,功率分配器为基片集成波导T型功率分配器,移相器为混合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的组合结构,T型功率分配器包括一个信号输入端和并列设置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在每个信号输出端连接一个移相器,基片集成波导T型功率分配器输出采用的基片集成波导的宽度与移相器输入采用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度相等。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天线结构和方法,减少了馈电网本身的辐射,降低了阵列天线垂直面的副瓣电平,减小了因为加工精度对馈电网络的影响而使天线性能恶化。同时,具有设计简单、调节方便,可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790404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78688.6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结构及设计方法,其中天线结构包括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馈电网络的输出端与辐射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馈电网络为轴对称结构,所述馈电网络包括一路分多路的基片集成波导功率分配器以及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连接在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功率分配器的多路输出端上,所述辐射单元为以所述馈电网络的对称轴为中心的对称结构且连接在所述移相器的末端。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克服了采用较大规模微带馈电网络在毫米波频段存在的较大辐射损耗、互耦等问题,该天线能够同时满足雷达中距和远距测试的需求,消除了其他方案存在的切换时间,同时具有低成本,小尺寸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10182584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1456131.5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波束赋形天线结构,其中天线结构包括线阵辐射单元与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由若干种结构对称的基片集成波导功率分配器以及基片集成波导延迟线组成,所述线阵辐射单元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网络的末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天线实现了一种适用于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的新型余割四次方天线阵列。在相同雷达散射截面情况下,该天线能够实现对于目标视场内不同距离的目标接收回波功率相等,从而提升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同时,馈电网络由对称的等功率分配器组成,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对加工误差容忍性高等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93797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695994.2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天线,包含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形成一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包含两层介质基片、三层金属层和一个粘贴介质层,从上至下分别为顶部金属层、第一层介质基片、粘贴介质层、中间金属层、第二层介质基片和底部金属层;顶部金属层用于形成所述辐射单元,该馈电网络包括用于激励每个辐射子阵的基片集成波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阵列天线结构的紧凑,同时,等幅同相的馈电形式可以实现整个天线的辐射方向始终指向法向,避免波束摇头,此外,馈电网络使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可以降低馈电网络引起的损耗,整个天线拥有较宽的带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142717.6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鲁棒张量分解的SAR图像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始多通道SAR图像转化为张量;对张量进行模式‑n展开,得到模式‑n矩阵,验证SAR多通道图像张量分解奇异值的稀疏分布特性;设定奇异值阈值,保留超过阈值的奇异值,并对剩余奇异值置零,进行奇异值截断处理;基于奇异值截断得到近似张量表示,作为多通道SAR图像压缩的初始迭代值;基于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计算鲁棒张量分解,对奇异值矩阵进行降维;利用降维得到的数据进行张量重构,获得最终多通道SAR图像压缩结果。本发明通过将SAR多通道图像转化为张量形式,并利用鲁棒张量分解技术对图像进行高维主成分稀疏化表征,实现了遥感SAR图像压缩,有效抑制了离群值对图像压缩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482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07091.6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61L27/02 , A61F2/02 , A61N1/36 , A61M37/00 , A61L27/18 , A61L27/52 , A61L27/54 , A61L27/56 , D01D5/00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响应的压电纳米纤维衍生水凝胶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压电纳米纤维,通过模板法以复合压电纳米纤维为主结构制成神经导管内层,使温度响应性水凝胶前体溶液充满模板间隙,固化后移去模板得到压电纳米纤维衍生水凝胶神经导管,通过浸泡在神经营养因子溶液中可使其负载生物活性药物NGF。所述神经导管的压电纳米纤维内层具有一致对齐的表面拓扑结构,且在超声波振动下能产生电刺激,同时超声波温热效应下的局部升温能促进温度响应性水凝胶收缩进而可控地释放NGF,从而有效促进损伤部位的神经再生,本发明能够实现表面拓扑结构诱导、无线电刺激、生物活性药物控释等多重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共同促进神经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690945.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J49/02 , H01J49/04 , G01N27/6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磁场强化的离子迁移谱仪及其气体成分检测方法。该离子迁移谱仪包括由相对设置的探针和导电板构成的针尖‑板电极放电结构,以及针尖‑板电极放电结构之间的强化磁场,本申请将电流显示单元串联接收导电板的输出暗电流,根据暗电流的模态表征检测气体的成分及浓度。本申请首次提出通过磁场强化调控离子迁移时间以将波形调整至适宜电流显示单元及运算识别单元检测的模态,从而首次通过气体放电波形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检测。现有检测算法仅能实现30%的检测精度,即使通过深度学习1cnn算法也仅能实现50%精度。而本申请通过磁场耦合强化,可达到70%‑90%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8040.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弱背景先验的SAR干扰自消方法,通过检测待抑制干扰的同源弱背景先验干扰,构建基于弱背景先验的干扰抑制优化模型,通过带有超参数的稀疏正则化保护有用信号,使用增广拉格朗日构建等价的无约束优化模型,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得到迭代关系,通过软阈值算子计算干扰抑制模型低秩分量于有用信号的闭式解。该方法可以实现在被干扰污染的SAR数据中可以很好的利用同源干扰的信息完成对指定区域的干扰抑制,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保护有用信号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78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78014.0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T7/246 , G06T7/136 , G06V20/40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网络的单目标跟踪方法,基于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对模板帧特征与搜索帧特征从通道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解耦。通道注意力主要从通道的角度来对全局上下文信息建立长距离依赖性关系。空间注意力主要从空间的角度进行不同尺度的上下文整合。两种独立的注意力机制间接的扩大了感受野,增强了深度学习网络对于类别特征的表征能力。对经过注意力机制增强的模板帧特征与搜索帧特征使用并行跟踪头网络以提高鲁棒性,产生待跟踪目标的初步位置。基于该位置,通过计算模版帧与搜索帧分别在通道维度及空间维度的深度互相关,获得最高置信度向量,并基于此以获得更加精确的二值分割掩膜,从而获得最终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061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6460.4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检测陷波的合成孔径雷达窄宽带干扰抑制方法,包括:对于接收到的被窄宽带干扰污染的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沿方位维累加之后求导,接着采用一种两段式检测陷波的方法分别对窄带干扰、宽带干扰进行检测陷波,通过第一部分检测陷波确定窄带干扰所处的频点并将之置零,通过第二部分滑窗检测陷波确定宽带干扰污染的频段并将之置零。本发明创新地使用两段式的检测陷波结构,实现合成孔径雷达电磁窄宽带干扰联合抑制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由于窄宽带干扰特性的不同可能造成的干扰检测的遗漏和误检,并且计算简单、反应快速,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