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36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56289.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接地网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变电站接地网预构建的故障诊断模型,以及,获取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网拓扑结构;根据故障诊断模型和接地网拓扑结构,确定接地网拓扑结构中各构成单元对应的相关属性信息;根据各构成单元对应的相关属性信息,确定针对变电站接地网中各支路电阻的多组电阻变化参数;利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对多组电阻变化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目标电阻变化参数;根据目标电阻变化参数,确定各支路电阻的目标电阻增大倍数,以生成针对变电站接地网的故障诊断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接地网的故障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94937.5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芯片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安全芯片的设计信息,设计信息包括功能设计信息、面积设计信息以及功耗设计信息;根据功能设计信息,确定安全芯片所需包括的功能模块;根据面积设计信息以及功耗设计信息确定安全芯片中目标类型的功能模块的设置数量;根据确定的功能模块以及设置数量,生成安全芯片的设计文件,并基于设计文件,生成安全芯片对应的软硬件描述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安全芯片的个性化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09429.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AP设备,设置有无线传感器;第二网络设备与电力终端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无线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二数据信息并将第二数据信息发送至电力终端设备;电力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二数据信息并采集第一数据信息,将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三数据信息并发送至电力运维管理终端;电力运维管理终端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第三数据信息对电力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进行管理。采用本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38784.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国密算法的抗攻击物联网安全芯片、方法和装置。本申请能让芯片自适应选择数据销毁方法。芯片中,低功耗处理器在经过金属屏蔽层的检测信号与标准检测信号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针对金属屏蔽层的攻击类型以及为芯片设定的安全防护等级,对于攻击类型为非侵入式攻击且安全防护等级低于设定级别,控制数据销毁电路通过软件销毁方式删除芯片被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和电磁辐射信息,对于攻击类型为侵入式攻击或安全防护等级高于设定级别,控制数据销毁电路通过物理销毁方式破坏该芯片中的电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10243.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胡筱曼 , 潘斌 , 陈旗展 , 崔益国 , 陈浩河 , 董芝春 , 王干军 , 黄宇行 , 陆靖宇 , 麦涵 , 何欣欣 , 蔡田田 , 邓清唐 , 陈波 , 彭勇刚 , 莫浩杰 , 胡丹尔 , 孙静 , 翁楚迪 , 韦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负荷预测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台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包括:根据变电站历史充电剩余容量信息,使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预测未来剩余充电容量;根据弹性电价机制和预测的未来剩余充电容量,使用基于DQN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调整电动汽车充电策略,控制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的数量。本发明将负荷预测方法引入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运算中,将预测的未来剩余充电容量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的依据,比传统方法更具实时性、超前性。通过引入深度强化学习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运算中,利用预测到的未来信息超前调度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且具有实时自学习更新能力,比传统算法更灵活有效,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14730.8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压的分布式台区识别方法,包括:形成基于代理节点的树形拓扑网络;集中器将自身设定为0级可信节点;集中器和子节点在指定的时间段里采集并记录各自电压曲线数据;S40、集中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二元压缩处理并发送给子节点;子节点收到数据后与自身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并判断两份数据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最终的台区识别结果;子节点将台区识别结果上报给集中器,若是相同台区,则将自身设置为1级可信节点;如果有节点既是1级可信节点,又是代理节点,则向自己的子节点发起台区识别流程,帮助自己的子节点进行台区识别;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台区识别方法简单高效、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5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53122.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数转换器和自动化配电设备。模数转换器包括:采样电路、比较器和逐次逼近SAR逻辑控制电路;采样电路用于对差分信号进行量化,并将获得的量化值依次输出至比较器和SAR逻辑控制电路;SAR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比较器的输出结果,更新SAR逻辑控制电路中的寄存器的值,并基于寄存器的值控制采样电路调整差分信号对应的量化值,以输出逐次逼近后的差分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其中,比较器采用第一电源供电;SAR逻辑控制电路采用第二电源供电;第二电源的电压小于第一电源的电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模数转换器可以有效降低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6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94178.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隙基准电压源。该带隙基准电压源包括:第一带隙基准电路和第二带隙基准电路。第一带隙基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模式选择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电路;第二带隙基准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带隙基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电路。正常工作模式下,模式选择信号用于驱动第一带隙基准电路工作,低功耗工作模式下,模式选择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带隙基准电路工作。第二带隙基准电路运行时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带隙基准电路运行时的功耗。在正常环境中,选择第一带隙基准电路运行;在复杂工作环境中,选择第二带隙基准电路运行,使带隙基准电压源保持低功耗状态,从而保证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5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36020.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5G差动保护采样数据插值同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首先配电终端通过读取GPS模块的时钟信号,进而完成装置对时;然后各配电终端采集环网柜内各间隔的采样数据,并标记相应时刻的采样序号,结合PPS秒脉冲,运用插值算法实现本侧与对侧采样数据的同步;最后将同步后的本侧与对侧SV采样数据,再次运用插值算法,计算出同一绝对时刻的同步采样数据,用于差动保护逻辑运算。本发明解决了由于5G通信的通道延时的不确定性,双向延时不相等,无法使用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实现采样数据同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72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64844.0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云‑边协同配电站火光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搜集火光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标记,进行迁移训练后量化成模型Qint8,初始化求和树,获取视频图像,滤除火光冗余帧得到火光关键帧pkey,将火光关键帧pkey输入检测网络Qint8中检测,抽取m个样本并提醒用户标记,将用户标记后的样本上传,云平台将收到样本与现有样本按照一定比例重新随机组合得到新的火光数据集后结合现有网络权重进行迁移训练,训练完成后将训练权重以软更新的方式更新,量化成模型Qint8下发。该系统包括云平台、边缘计算平台、视频设备。通过在边缘端搜集数据在云端训练的模式,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减小了任务延迟,并能不断提升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