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060685.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电网交流故障下送端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送端发生交流故障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机组的控制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逻辑,柔性直流将闭环控制的d轴和q轴控制器的积分环节清零,根据负序交流电压情况降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电压参考值,并对d轴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同时,对送端新能源机组双闭环控制的d轴电流参考值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在交流电压恢复时通过协调控制实际交流电压恢复的速度和新能源机组的d轴电流值,解决了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在送端交流故障情况下,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与新能源机组的协调控制能力差和送端交流故障清除后恢复特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29613.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 H02M1/32 , H02M1/08 , H02M7/538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全控器件的抑制换流阀换相失败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基于全控器件的抑制换流阀换相失败控制方法通过将常规直流换流阀桥臂的各个晶闸管均替换为全控器件,根据全控器件的参数确定输出的关断信号,只有全控器件为可关断状态且接收到强迫关断信号或周期关断信号,控制对应全控器件在关断延时时间延时后关断,即换流器的桥臂闭锁,换流阀的电流强迫换流,实现逆变侧换流阀强迫换相。通过该基于全控器件的抑制换流阀换相失败控制方法能够杜绝换相失败故障,有效提高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阀控制策略存在换相失败现象,不利于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1404040.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的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控制电路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于电压补偿控制环节通过测量得到联接变压器的阀侧电压、阀侧电流,并根据当前联接变压器组的运行状况对联接变压器实际产生的压降进行补偿,从而得到正序电压外环控制环节所需的参考电压;步骤S2,利用三相‑正交变换器将阀侧电压、阀侧电流以及dq坐标变换的参考角转换为8路输出;步骤S3,利用电压外环控制环节将步骤S1和步骤S2的数据转换为电流内环参考值;步骤S4,利用电流内环控制环节将步骤S1‑步骤S3的数据转换为阀侧电压参考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7091.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宏远 , 彭发喜 , 裴星宇 , 吴越 , 陈建福 , 黄伟煌 , 唐捷 , 周月宾 , 陈勇 , 刘涛 , 李建标 , 袁智勇 , 杨锐雄 , 赵晓斌 , 程旭 , 蔡东晓 , 邹国惠 , 郭铸 , 李振聪 , 曹润彬 , 何伟 , 李桂源 , 江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及其直流滤波控制方法、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侧电流和直流电压;根据直流侧电流和预设的直流侧滤波控制算法计算得到直流滤波补偿信号;根据直流电压、直流滤波补偿信号、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原始三相调制波得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补偿后的三相调制波;根据补偿后的三相调制波控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滤除整流器产生的直流侧谐波电流。本发明能有效滤除整流器产生的直流侧电流谐波,保证了输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16276.1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直流系统频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水电经柔直纯孤岛送出系统。本申请可在判断所述系统的柔直送端换流站交流电压超过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判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故障是否切除;若已切除,则将送端换流站控制系统的频率参考值从初始值增加到预设的第二阈值;送端换流站控制系统的频率参考值并维持预设的第一时间之后,按照预设的频率参考值调整条件,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换流站控制系统的频率参考值从预设的第二阈值降低到初始值。本方法可以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交流系统故障恢复期间,降低发电机电磁功率的超调,降低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送端换流站的冲击,有利于保持系统的暂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82260.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彭发喜 , 吴宏远 , 黄伟煌 , 裴星宇 , 刘涛 , 陈建福 , 袁智勇 , 唐捷 , 赵晓斌 , 陈勇 , 蔡东晓 , 李建标 , 郭铸 , 杨锐雄 , 李桂源 , 程旭 , 曹润彬 , 邹国惠 , 曹琬钰 , 李振聪 , 邹常跃 , 何伟 , 卢毓欣 , 江霖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的电网黑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网侧换流器的第一充电状态,确定控制第一网侧换流器解锁并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策略控制第一网侧换流器运行以及同时获取第二网侧换流器的第二充电状态;根据第二充电状态确定控制第二网侧换流器解锁并采用开环V/F控制策略控制第二网侧换流器运行以及获取黑启动电网的网侧信息;根据网侧信息确定采用闭环V/F控制策略或P/Q控制策略控制第二网侧换流器运行。该方法通过第一、第二网侧换流器的充电状态选择控制策略,第二网侧换流器还根据其自身的网侧信息采用闭环V/F控制策略或P/Q控制策略,降低黑启动高频谐振风险,提高黑启动过程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60685.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电网交流故障下送端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送端发生交流故障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机组的控制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逻辑,柔性直流将闭环控制的d轴和q轴控制器的积分环节清零,根据负序交流电压情况降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电压参考值,并对d轴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同时,对送端新能源机组双闭环控制的d轴电流参考值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在交流电压恢复时通过协调控制实际交流电压恢复的速度和新能源机组的d轴电流值,解决了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在送端交流故障情况下,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与新能源机组的协调控制能力差和送端交流故障清除后恢复特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77336.9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穿越系统,适用于新能源孤岛接入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场景。若故障极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且正极直流输电系统及负极直流输电系统均处于运行状态及二者的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可基于预设故障穿越策略,实现故障极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电流降为零以及故障去游离,实现正极直流输电系统及负极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盈余的控制。实现协调控制新能源孤岛接入的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有助于维持新能源孤岛接入的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输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8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23558.X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海上换流站的测点系统,以海上换流站阀侧电压控制为目标布置电压控制的测点,相比于以网侧电压控制为目标在海上换流站网侧布置电压控制的测点方式,不需要考虑合理选择测点的问题、也不存在由于测点切换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66kV级及以上无海上升压站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测点布置以网侧电压为控制目标布置测点,存在的测点选取困难和因测点切换易对系统带来扰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4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00559.8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第三站故障退出方法,包括:当第一受端换流站或第一直流线路发生永久故障时,控制送端换流站执行移相操作,控制第一受端换流站闭锁;当送端换流站执行移相操作的操作时长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控制第一直流线路中的高压母线和金属回线出线侧的高速并联开关断开,并控制第二受端换流站的高速接地开关闭合,使得将第二受端换流站作为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第三站故障退出后的新的金属回线接地点;控制送端换流站和第二受端换流站执行移相重启操作,并恢复功率输送,这样实现准确快速地隔离故障区域的同时进行金属回线接地点的转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第三站故障退出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