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26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7458.6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体装配用工装,包括支撑主体和对接装置,对接装置通过设在支撑主体的上部,在支撑主体的顶端设有仰角罐体对接板与仰角罐体对接,其底端设有底部罐体对接板与底部罐体对接,支撑主体底端与底部罐体对接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对接装置包括导体用板、高度调节装置、左右支撑调节装置和调节支撑板,高度调节装置设在导体用板和调节支撑板之间,可调节导体用板高度;左右支撑调节装置包括伸缩支撑杆和螺母,伸缩支撑杆上端与导体用板铰接,调节螺母使伸缩支撑杆伸缩至与调节支撑板接触,可稳定导体用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压、特高压产品导体对接安装时,吊装找正困难、不易装配、对接效率低等问题,对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49922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77415.8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8B9/0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0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件内壁擦拭装置,包括连杆-导轨机构、卡紧滑块、电磁铁、导轨和擦拭块,所述连杆-导轨机构与机架连接、通过电机驱动,连杆-导轨机构的末端与卡紧滑块铰接,电磁铁与卡紧滑块固连,导轨固定在机架上,卡紧滑块置于导轨内;在电机驱动下,连杆-导轨机构驱动卡紧滑块,电磁铁随卡紧滑块沿导轨做往复运动;所述擦拭块内包覆磁铁、置于管形件内,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力使擦拭块贴附在管形件内壁上,电磁铁带动擦拭块沿着管形件内壁周线方向往复运动,管形件可沿其轴向运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不仅能对锥形管件和梭形管件进行清洁,而且适用于不同口径的管形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并节省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66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295998.8
申请日:2013-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功率预测误差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风电场的风速数据、风速预测误差和风功率实测数据;S2.将步骤S1获取到的所有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剔除错误的数据;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风速数据和风功率实测数据得到风功率与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S4.根据步骤S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风速预测误差数据得到风速预测误差的分布特性;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风功率与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步骤S4得到的风速预测误差的分布特性得到风速预测值与风功率预测误差平均值的关系以及风速预测值与风功率预测误差最小似然值的关系。本发明能够减小日前发电计划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79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72532.1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立快装式冲击电压发生器及其安装方法,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级模块和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提升支架承重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级模块,以使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级模块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级模块在所述液压系统的作用力下在竖直方向依次堆叠级联形成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液压机构改变传统冲击电压发生器从上自下的安装方式,不借助吊装设备即可实现快装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安装;一方面可以节约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的安装和拆卸的时间与经费,另一发面可降低对现场布置的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实现电力设备现场冲击电压考核。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47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4365.0
申请日:2015-08-10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阶段集成学习的风电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风电异常数据参数;S2:根据所述风电异常数据参数生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S3:利用随机森林训练所述训练样本得到随机森林模型:S4:根据所述随机森林模型,利用梯度迭代决策树训练所述训练样本得到梯度迭代决策树模型;以及S5:根据所述随机森林模型和所述梯度迭代决策树模型分别预测所述测试样本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提高了风电异常数据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7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14911.0
申请日:2015-08-20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N-1条件下提高电力系统静态安全裕度的Facts设备补偿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电力系统在N-1情况下裕度的选取和比较,对最差情况下节点的判断,得到用于补偿的Facts设备的选址和定容,达到提高电力系统静态安全裕度的目的;具体包括:选取节点负荷为该节点的裕度指标,对各个N-1情况下裕度指标进行计算,并找出最差情况和最差节点;根据各个节点的参与因子的大小,比较出电力系统中参与因子最大的节点,将Facts设备放在该节点的位置;用定点遍历法求取上述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模型的解,得到的Facts设备的定容。本发明可以最大有效地提高电网的静态安全稳定性,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部门及电网的规划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13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498966.8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混合发电系统电源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前期规划,确定安装风电机组、光伏阵列、小型水电站和储能蓄电池的考虑安装数量,按照排列组合的方法生成多套可选规划方案;分别建立风电机组、光伏阵列、小型水电站以及储能蓄电池的输出功率模型;计算每一套可选规划方案的系统负荷缺电率和系统能量过剩率,并分别判断每一套可选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系统可靠性要求,若符合则执行后续步骤,若不符合则舍弃;对于多套符合系统可靠性要求的可选规划方案,根据其系统负荷缺电率和系统能量过剩率,计算对应的费用贴现值并按升序排列,选择费用贴现值小的作为推荐规划方案。本发明具有全面真实、稳定可靠且效益较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88973.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光水发电系统两阶段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日前‑实时两阶段的联合优化目标;进而根据水电转换关系、水电出力范围、水库下泄流量限制信息、水头约束、库容约束、水量平衡约束和/或调度期始末库容约束确定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型;基于联合优化目标,根据预测信息确定风电、光伏优化运行模型;利用预设线性化策略分别将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型和风电、光伏优化运行模型转化为MILP问题,并求解MILP问题,得到风光水发电系统的最优运行成本。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风电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导致已有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已难以适应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多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39376.2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短期协调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短期协调运行目标函数,包括梯级水电和可再生能源两大方面的优化目标;考虑梯级水电站间的水力联系和电力联系,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约束条件,构建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短期协调优化模型;利用线性化策略将前两步得到的短期协调优化模型转化为MILP问题;考虑风光不确定因素进行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MILP问题的求解。从而提升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由此,解决了利用可调节的水电与风光等不确定性资源形成互补以共同满足电力外送需求,提升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928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771728.8
申请日:2017-08-31
IPC: H01B1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支柱绝缘子涂层表面污秽的柔性模具,其中所述支柱绝缘子的涂层表面上覆盖有除污材料,所述除污材料上包覆有加热片,所述支柱绝缘子旁设有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柱绝缘子的杆部相平行的多根竖直杆件以及与所述竖直杆件垂直相连的多根横向杆件,其中所述横向杆件向所述支柱绝缘子的伞裙之间延伸,且所述横向杆件上在所述伞裙之间的部位包覆弹性聚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