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1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20962.6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限制玻尔兹曼机模型,利用多层受限玻尔兹曼机RBM设计深度置信网络DBN结构;确定深度置信网络训练方法,通过非监督学习方式学习原始特征空间中的数据分布特点;确定基于邻域元素分析的损失评估函数,并更新DBN结构的参数,得到电力系统的最终稳定性评估模型,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瞬时稳定性。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离线时域仿真获得仿真样本,导致系统智能化分析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较低,无法保障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88973.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光水发电系统两阶段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日前‑实时两阶段的联合优化目标;进而根据水电转换关系、水电出力范围、水库下泄流量限制信息、水头约束、库容约束、水量平衡约束和/或调度期始末库容约束确定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型;基于联合优化目标,根据预测信息确定风电、光伏优化运行模型;利用预设线性化策略分别将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型和风电、光伏优化运行模型转化为MILP问题,并求解MILP问题,得到风光水发电系统的最优运行成本。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风电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导致已有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已难以适应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多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39376.2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短期协调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短期协调运行目标函数,包括梯级水电和可再生能源两大方面的优化目标;考虑梯级水电站间的水力联系和电力联系,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约束条件,构建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短期协调优化模型;利用线性化策略将前两步得到的短期协调优化模型转化为MILP问题;考虑风光不确定因素进行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MILP问题的求解。从而提升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由此,解决了利用可调节的水电与风光等不确定性资源形成互补以共同满足电力外送需求,提升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688973.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光水发电系统两阶段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日前‑实时两阶段的联合优化目标;进而根据水电转换关系、水电出力范围、水库下泄流量限制信息、水头约束、库容约束、水量平衡约束和/或调度期始末库容约束确定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型;基于联合优化目标,根据预测信息确定风电、光伏优化运行模型;利用预设线性化策略分别将梯级水电优化运行模型和风电、光伏优化运行模型转化为MILP问题,并求解MILP问题,得到风光水发电系统的最优运行成本。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风电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导致已有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已难以适应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多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352666.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光有功出力场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历史风电、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数据,并对历史风电、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真实数据样本;对真实数据样本进行重构和聚类,生成训练集样本和验证集样本;构建初始生成对抗网络,并在确定网络结构和参数后,利用训练集样本训练初始生成对抗网络,且利用验证集样本验证训练后的生成对抗网络,得到性能满足预设条件的最终生成对抗网络,进而生成风电光伏有功出力场景。由此,解决了如何对风电和光伏出力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精准拟合,以降低弃风弃光率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52666.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光有功出力场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历史风电、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数据,并对历史风电、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真实数据样本;对真实数据样本进行重构和聚类,生成训练集样本和验证集样本;构建初始生成对抗网络,并在确定网络结构和参数后,利用训练集样本训练初始生成对抗网络,且利用验证集样本验证训练后的生成对抗网络,得到性能满足预设条件的最终生成对抗网络,进而生成风电光伏有功出力场景。由此,解决了如何对风电和光伏出力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精准拟合,以降低弃风弃光率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19133.9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清华大学
IPC: G06F17/16 , G06F9/30 , G06F9/38 , G06F1/3293 , G06F1/3234 ,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阵计算方法、装置、系统、雷达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矩阵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矩阵数据存储至存储器;接收到针对所述矩阵数据的计算指令时,控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处理后的矩阵数据,以使所述FPGA对所述处理后的矩阵数据进行并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存储至所述存储器;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并输出所述计算结果。上述技术方案,CPU执行矩阵数据的输入和计算结果的输出,FPGA仅执行矩阵计算,融合了CPU的数据接口灵活性和FPGA的低延迟和低功耗,以较低的成本和复杂度,实现延迟和功耗较低的矩阵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117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545250.7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西安华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 B01D39/02 , G01N15/0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颗粒材料过滤中滤料优化配选方法,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该方法首先在每个去除悬浮物设备的来水口设立一个污水取水样点,获取污水水样并进行缓慢一次过滤后,测定该污水水样的平均粒径;根据平均粒径和不等径球状颗粒最紧密堆积多孔介质喉道之间的关系,确定滤料的种类,以及每种滤料对应的质量和喉道;最后根据喉道与球状颗粒直径间的关系,得到每种滤料对应的粒径,进而确定由不同质量和粒径的滤料所构成的滤料组合。本发明结合工业污水中悬浮物粒径特征,针对性地筛选出合适的粒径颗粒滤料,从而获取较高的悬浮物去除效果,大大提高了工业污水中悬浮物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95180.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多能互补协调运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考虑储能优化配置的风光火储系统联合运行方法,该方法利用火电机组补充出力,利用储能进行调节和平抑,并消纳多余风光功率;建立了风光火储联合运行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确定最小储能装机容量,下层模型考虑运行经济性;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求解机组最优出力策略,并将直流潮流约束、机组运行约束、电力平衡约束、弃风弃光约束等纳入约束条件;通过一体化优化,指导风光火储系统的联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80606.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多时空尺度下的源网荷储系统柔性平衡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基于线性相关统计系数、秩相关统计系数等统计学纲量,提出源网荷储系统的出力相关性评价指标;选取电源出力波动率、功率波动平抑度和系统出力平滑度作为衡量源网荷储系统出力性能的评价指标;选取电力不足期望时间比和电量不足期望比为衡量源网荷储系统出力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从弃电水平、负荷追踪水平、调峰需求三个角度对源网荷储系统出力经济性进行评价,以构建源网荷储系统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为源网荷储互补技术研究提供评价依据。由此,解决了衡量源网荷储系统的互补消纳能力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