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幼鱼缸
    9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07357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438769.2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幼鱼缸,包括方形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鱼缸内中间加两块上下成V形结构的隔板,将鱼缸隔成幼鱼缸与成鱼缸两部分空间,所述的隔板分为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留有2至3mm宽的缝隙,所述的上隔板用玻璃胶粘固在鱼缸缸壁上,所述的下隔板插在缸壁上的玻璃槽内,所述的玻璃槽由两条细长玻璃粘在缸壁上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成鱼缸内幼鱼诞生后,因躲避成鱼追逐,会在V形隔板的引导作用下,从缝隙进入幼鱼缸,进入幼鱼缸的幼鱼因V形隔板的方向原因,很难再进入成鱼缸,从而安全长大,可大大提高幼鱼的存活率。

    水冷暖课桌
    9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52184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135551.X

    申请日:2013-03-23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暖课桌,其特征在于,在桌面和桌腿内部分别设有水管,桌面与桌腿内部水管的两端,分别交汇于课桌右侧的进水管和左侧的出水管。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水对课桌进行制冷和加热的功能,为学生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

    含尘气流温度传感器
    9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40604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20232639.X

    申请日:2010-06-12

    Applicant: 李硕 赛呼

    Inventor: 李硕 赛呼

    Abstract: 一种含尘气流温度传感器,其特征为:包括接线盒;非感温套管;感温套管和热电偶或热电阻,所述非感温套管为两端开放的圆管,所述感温套管为一端封闭的圆管,所述接线盒与非感温套管的一端相连接,非感温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套管连接,所述热电偶设置在由非感温套管与感温套管组成的管道中,其一端与接线盒相连,另一端伸至感温套管的封闭端。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温度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存在的不足,彻底解决了传统温度传感器无法在同一个装置中实现耐磨和测温及时的技术难题。

    自动粉笔
    9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06164Y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520085417.9

    申请日:2005-07-19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写字时粉笔末不会粘到手上的自动粉笔。该自动粉笔包括普通粉笔,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普通粉笔的后部固定一夹持器,夹持器外部为一圆环形主体;夹持器外表面设有螺旋形突起,主体内表面开有螺旋形突起可以旋进旋出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干净卫生、节省粉笔的优点。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智能课桌

    公开(公告)号:CN220734764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383615.4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程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智能课桌,包括桌体,所述桌体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桌体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双轴电机输出端的一侧与桌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桌体、控制器、双轴电机、螺纹杆、螺纹套、支撑杆、限位架、桌板、凹槽、点读笔、显示屏、调节机构、滑轮、USB端口、指纹密码箱、定位块、滑套、滑杆和AI坐姿提醒仪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课桌不具备坐姿矫正功能,使用者长时间弯腰会造成其颈椎受损,并且不便于对课桌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导致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在使用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057669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475053.X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韩嫡 李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裂缝修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壁设置有多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驱动槽,通过转动操作轮,驱动两侧的操作轮在通孔内伸出,并与裂缝内空间壁接触,可以使本结构固定在裂缝内,通过固定件的设置,固定件可以在凹槽内转动,并且可以调节不同的长度,从而可以适配不同角度的裂缝,通过螺纹钢的加设,可以使裂缝处恢复一定的抗拉伸能力,使道路桥梁裂缝处更加稳定。

    一种蓄电池电子保护器
    9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87717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256744.6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电子保护器,包括主保护器,主保护器的顶部设有插孔位,主保护器的顶部位于插孔位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轨条,两个轨条的内侧设有防护盖,防护盖将插孔位遮盖,两个轨条的内侧开设有滑轨,防护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组件,两个移动板组件外侧分别卡入两个轨条内侧滑轨内,两个轨条的底部与插孔位对齐位置均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电子保护器,通过设置防护盖可将主保护器的顶部插孔位置进行遮盖,从达到挡灰的效果,通过第一磁环垫与第二磁环垫的配合,可使防护盖的内部形成密封空间,从而通过防护盖可避免水通过插孔进入主保护器的内部,造成电路损坏,使该装置具有防灰与防水的作用。

    一种地球化学勘查用的可折叠取样铲

    公开(公告)号:CN21648408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3160846.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球化学勘查用的可折叠取样铲,包括铲子主体,所述铲子主体的中部设有取样槽,且取样槽的内部设有取样板,所述取样板的一端连接有取样弹簧,所述取样板与取样槽的连接处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设有限位块;连接头,其固定在所述取样槽的末端,且取样槽的表面开设有折叠槽,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安装有折叠套筒,且折叠套筒的内部穿设有连接销钉。本实用新型在取样铲中部设置取样槽,在向下按动取样铲时,土壤进入取样槽的内部,完成局部取样工作,并不会较大范围的对土壤层表面造成伤害,同时取样槽内部设置的取样弹簧可将取样板向外推出,从而便于将取样槽内的土壤取出。

    一种基于智能化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347498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0790760.2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育装置,属于教育领域,一种基于智能化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育装置,包括讲台,讲台上端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壁转动连接有显示屏架,显示屏架下端滑动连接有一对齿条,显示屏架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与讲台转动连接,讲台内侧滑动连接有轴杆,轴杆外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与齿条啮合连接,轴杆外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主动轮右侧滞动轮,讲台上内壁固定连接有有位于滞动轮前端的滞动齿条,其特征是通过转动摇杆让主动轮转动,让啮合的齿条向上移动,顶起显示屏架,有效的实现了显示屏架的可调性,能够方便教师们根据自身习惯喜好以及身体条件调节显示屏架。

    一种土木工程用管道放置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863282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892819.7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李硕

    Inventor: 李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管道放置设备,具体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外壳体的内部设有液压推杆,外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口槽,外壳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板,弹性板的内部设有减震机构,外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口槽。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压推杆、弹性板和阻料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弹性板倾斜交错分布,通过重力因素,管道会依次沿着弹性板排列,再通过升起阻料板,可以实现管道拿取方便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且通过所述减震弹簧、缓冲柱和伸缩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转动杆的旋转,实现将垂直的力转化成水平的力,从而配合减震弹簧和缓冲柱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