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4206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651448.5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铜/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绿色溶剂溶解天然纤维素,流延法得到再生纤维素薄膜,再依次通过高碘酸钠溶液和亚氯酸钠溶液对再生纤维素薄膜表面修饰,最后依次浸泡在铜的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反应制备得到高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铜/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高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铜/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绿色无污染,产品的催化活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3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71765.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1/02 , C08L51/10 , C08F292/00 , C08F218/08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氮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改性纳米氮化硅的均匀水悬浮液体系,控制其质量分数为0.16%-0.8%;而后在上述体系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碱和脲,配制碱/脲溶剂体系;在-20℃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4.5%的纤维素溶解在碱/脲溶剂体系中,室温下解冻、高速搅拌、离心脱泡得到氮化硅和纤维素混合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氮化硅复合膜。本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复合膜中无机纳米粒子分散良好,两相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复合膜力学性能和透明性优良,且具有导热性和紫外线反射性能。可以在产品包装、功能性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06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51448.5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铜/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绿色溶剂溶解天然纤维素,流延法得到再生纤维素薄膜,再依次通过高碘酸钠溶液和亚氯酸钠溶液对再生纤维素薄膜表面修饰,最后依次浸泡在铜的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反应制备得到得到高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铜/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高催化活性的氧化亚铜/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绿色无污染,产品的催化活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51449.X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包括利用二醋酸纤维素溶液为基体相,将纳米纤维素均匀分散于基体溶液中,浇铸成型,在真空负压条件下挥发溶剂成膜;再将复合膜在常压、密闭条件下进行碱处理,脱除二醋酸纤维素的乙酰基生成再生纤维素,制备出全纤维素纳米复合膜。本发明制得的全纤维素纳米复合膜两相相容性好,透明性和隔氧性好,机械性能优异,解决了制备全纤维素纳米复合膜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和工艺复杂性问题,可以在材料加工、食品包装、可降解环保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7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0880.4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51/06 , C08L23/08 , C08K3/04 , C08F255/02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共聚提高再生PE地膜性能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其技术特征在于首先选择合适的再生PE料,而后将再生PE料,100份(质量份数,下同);引发剂DCP,0.2~1份;单体MMA,3~10份;其他助剂适量;混合均匀后熔融接枝。再将再生PE接枝物,40~80份(质量份数,下同);新LLDPE料,20~60份;抗氧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无机填料等助剂适量;混合均匀后熔融共混造粒;最后采用挤出机吹膜机组吹塑成地膜,膜厚最低为5μm,该技术提高了再生PE地膜的耐老化性能和透光率,且由于再生PE接枝物的增容作用,可提高无机填料等助剂与PE基体的相容性和在复合体系中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地膜的力学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276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0859.4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选择性固化提高涂层表面疏水性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领域。其特征在于选用结构造型简单的材料为基材;根据材料材质的不同,对其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常见的工艺如手工涂装、空气喷涂等方式进行底漆的涂布,而后紫外光固化成膜;再进行面漆的涂布;在涂层表面盖上微孔光掩模,微孔光掩模无限接近但不接触涂层表面;紫外固化的工艺条件根据选择的涂层种类进行调整;涂膜固化达到触干后,用涂层所含预聚体的相应溶剂将未固化的涂层部分除去,即可得到疏水性微观结构,达到提高涂层表面疏水性的目的;出于环保和经济考虑,对紫外光选择性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利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07981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70932.1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紫外光选择性表面接枝制备超疏水性聚合物表面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领域。本发明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作为基材以及孔径小于20μm的微孔薄膜作为光栅;制备时,将板材放入配制好的接枝液中浸泡30min,取出后用滤纸吸干表面多余溶液,并在板材表面盖上微孔薄膜:采用高压汞灯紫外辐照装置,光强为9.2μW/cm2,辐照时间为15min;在一次接枝完成后,移动微孔薄膜光栅进行二次接枝;接枝结束后用丙酮对板材表面进行擦拭,以除去未接枝上的残留单体。结果表明紫外光选择性表面接枝使得板材表面既可具有较大的静态接触角又具有较小的滚动角,呈现出超疏水性表面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82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70927.0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增强PP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和高聚物改性领域。本发明首先对PP/白云母复合材料进行增容,配方组成(质量份数)为:PP,100份;白云母,20份;PP-g-MAH,10份;加工助剂,0.5-2份。进而引人PP的β成核剂母粒,成核剂为体系中PP总质量的0.3%。采用压制成型,成型后的样条或制品在120℃下热处理3h。研究表明,本发明通过改变β成核剂的加入顺序和方式,既充分发挥了接枝物的增容作用;又使得β成核剂的作用得以体现,迅速冷却和热处理等工艺措施的采用,更利于β晶型PP的生成,起到了增韧作用。实现了对PP复合材料增韧增强的目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