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38121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91677.1
申请日:2005-08-15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2G3/16 , H02M1/00 , H05K7/20 , H01L23/367 , H01R4/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 , H01L2924/0002 , H02S40/3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散热特性。多个用于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90)和用于外部连接的电缆的正负极的接线板(30)并排布置在基板(11)上,该外部连接与正负极相对应。整流器件(50)跨接在两个相邻接线板(30)之间,每个整流器件(50)包括旁路二极管(52)和一个弹性支撑旁路二极管(52)的金属夹子(53),其中用于对旁路二极管(5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元件(40)与夹子(53)下表面相连。从散热元件(40)的散热面(40A)散出的热量通过一个形成于基板(11)中的通孔(11B)被太阳能电池模块(90)的热接收面(90A)接收,从而热量被有效地从太阳能电池模块(90)上散出。
-
公开(公告)号:CN1638114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110482.7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418 , H01L23/36 , H01L23/42 , H01L24/48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15311 , H01L2924/1532 , H01L2924/181 , H01L2924/3011 , H05K1/0203 , H05K1/141 , H05K3/0061 , H05K3/3421 , H05K7/209 , H05K2201/10477 , Y10T29/4935 , H01L2924/00012 , H01L2224/45099 , H01L2224/45015 , H01L2924/207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功率转换器的封装技术,其中所有零件均与一多层电路板电连接。一具有至少一功率消耗芯片的子封装,其具有裸露的面向上的顶部热块,由多条对称引脚与板电连接。一热扩散元件以导热绝缘器直接连接在子封装的裸露顶部热块上、平面磁零件与其他组件的顶表面。子封装消耗的热量由裸露的顶部热块转移至连接的热扩散元件,并进一步转移至环境。此总成的特性为一具有改进的电性能及改善热管理的紧密及价廉的功率转换器封装。
-
公开(公告)号:CN1593075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2820232.5
申请日:2002-08-09
Applicant: 布莱克·德克尔公司
IPC: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 , H01H9/5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控制模块(18),其包括一个功率器件(38)和一个导热垫板(40),该导热垫板(40)设置在模块(18)的一个外部接片(42)和一个散热盖(2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319889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1101668.X
申请日:2001-01-19
Applicant: 朗迅科技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454 , H01L2924/0002 , H05K7/20463 , H05K7/209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出一种封装结构,用于将内中具有发热部件的一个电子电路保持于一个壳罩内,该壳罩至少部分地围绕该电子电路。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封装结构给出一个处于该壳罩内的导热嵌入件,它贴近发热部件。该嵌入件增大了从电子电路到壳罩的热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237083A
公开(公告)日:1999-12-01
申请号:CN99105183.1
申请日:1999-04-27
Applicant: 朗迅科技公司
Inventor: 哈密德·雷扎·法拉基 , 威廉·乔治·盖茨 , 帕特里克·弗兰西斯·汉龙 , 马丁·迈克尔·基根 , 丹尼尔·皮特·剀利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外壳的电子设备。外壳具有一些在其间限定一些在使用中垂直延伸的通道的延伸表面或散热片,并且是按照轻金属规范LM20铸造的。只用轻金属规范LM20代替常用的LM6,就在外壳中关键部件的温度方面获得3°k的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11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80076358.X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 , H02M3/1588 , Y02B70/1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平面尺寸且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10)具备散热器(12)、被配置于散热器(12)的上方的功率模块(14)、被配置于功率模块(14)的上方的电路基板(16)和被装配于电路基板(16)的扼流线圈(18)。在此,功率模块(14)通过形成有开口部(OP1)的金属板(22)被安装于散热器(12)。电路基板(16)被底座(12b及24)保持,以使得扼流线圈(18)向下方突出且在俯视下与开口部(OP1)重叠。散热片(26)被配置于扼流线圈(18)的下方,以使得与扼流线圈(18)以及金属板(22)分别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605925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206218.1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09 , H02M7/003 , H05K7/206 , H05K7/20754 , H05K7/20854 , H05K7/20863 , H05K7/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式功率转换组件,其包括:第一室(100);与第一室(100)至少部分地隔开的第二室(200);位于第一室(10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装置(1);位于第二室(20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装置(2);以及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元件(3)和第二冷却元件(4)。第一冷却元件(3)适于将热传递出第一室(100),并且第二冷却元件(4)适于将热传递出第二室(200)。第一冷却元件(3)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型装置(1)直接接触,并且第二冷却元件(4)通过气态冷却介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装置(2)传热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664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80003417.0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M7/4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 H02M1/32 , H02M7/493 , H02M7/537 , H02M7/53875 , H03K5/24 , H05K7/209
Abstract: 具备:第1电力变换电路,包括多个第1电力用半导体元件;第2电力变换电路,与第1电力变换电路并联连接,包括多个第2电力用半导体元件;控制电路,产生用于控制第1电力变换电路及第2电力变换电路的各电力用半导体元件的控制信号;定时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对流过第1电力用半导体元件的第1电流量与流过第2电力用半导体元件的第2电流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产生对输入到第1电力变换电路及第2电力变换电路的控制信号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定时进行控制的定时控制信号;以及定时校正电路,进行控制以根据定时控制信号,校正输入到第1电力变换电路及第2电力变换电路的控制信号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定时。
-
公开(公告)号:CN109411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0812133.7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Inventor: 贝恩德·格吕嫩瓦尔德 , 奥利弗·芒贝 , 马蒂亚斯·蒂尔佩
IPC: H01L23/373 , H01L23/15 , H01L2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21/04 , F28F2275/025 , H05K7/209 , H01L23/373 , H01L21/50 , H01L23/15 , H01L23/37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功率电子器件(7)的冷却装置(1)。所述冷却装置(1)包括散热冷却板(2),在所述散热冷却板(2)上固定有具有用于固定和接触所述功率电子器件(7)的多个导体(6)的接触表面(5)。此处,所述接触表面(5)与所述散热冷却板(2)电绝缘。根据本发明,在所述散热冷却板(2)和所述接触表面(5)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有机中间层(3),其以牢固结合方式固定到所述散热冷却板(2)。
-
公开(公告)号:CN1090685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08568.1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27 , F25B21/02 , F25B2321/02 , H01R4/38 , H05K7/209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密封壳体、第一导线、第二导线、锁定螺栓、导热螺栓、第一触点导电板、第二触点导电板、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导热延长杆、散热杆、水箱和半导体制冷片。本发明通过水箱、半导体制冷片、导热油、锁定螺栓、导热螺栓和导热延长杆相结合,使锁定螺栓和导热螺栓配合夹住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从而提高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之间的接触压力,降低了接触电阻,避免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出现松动的现象。水箱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吸收导热油内部的热量,让导热油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从而有利于导热油高效的吸收来自导热延长杆和散热杆的热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