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2629.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温度监测的反应釜,针对现有的反应釜在搅拌物料时,往往无法实时、准确地监测不同高度的物料温度,导致反应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反应釜主体,本发明中,在反应釜内部设置了监测组件,通过往复丝杆和螺纹座的配合,使多个温度传感器能够不断与不同高度的导热板接触,从而准确监测不同高度的物料温度,通过调节组件和制动组件的配合,本申请可以方便地控制盖板的高度和转轴的制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99664.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南京维艾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碱量精细化在线控制方法,属于氯碱工业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折流槽、前反应槽、后反应槽、中间槽、过滤器以及膜过滤系统;设置氢氧化钠过碱量控制指标,计算每小时氢氧化钠调整后的流量值,下发控制指标偏离数据,氢氧化钠自调阀接收控制指令进行自动调整;设置碳酸钠过碱量的控制指标,计算出每小时碳酸钠调整后的流量值,下发控制指标偏离数据,碳酸钠自调阀接收控制指令进行自动调整;该过碱量精细化在线控制方法,实时读取数据,提高时效性,降低误差率从而减少事故发生概率,缩减人力成本,提升公司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1241.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连续流电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微通道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石墨板与不锈钢板,所述石墨板与所述不锈钢板中间平行设置有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与不锈钢板之间平行设置有铂片,所述石墨板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石墨板的一侧贯穿设有入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箱体侧壁外表面设有温控单元,所述箱体上表面设有检测控制单元。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高通量连续流电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微通道反应管,在不改变电极尺寸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反应路径,减少了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实时检测反应进行时的电压,及时调节反应电流与箱体内部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4881.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南通雅本化学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试级温度‑光强联合控制的光化学连续流反应器,包括光源和连续流反应器主体,连续流反应器主体为中空双层环筒状结构,其各层层壁形状相同且依次叠设,形成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反应流层和换热层,在连续流反应器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反应流层连通的反应流体入口和产品液出口,以及于换热层连通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连续流反应器主体整体采用反应光波长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95%的高纯度石英玻璃制成;光源环绕在连续流反应器主体周侧。本发明的光化学连续流反应器,通过可调电源调控光源发光功率从而控制光强,通过反应流体与输入换热腔室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获得有效的温控,通过采用筒式结构在提高通量的同时减少放大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3654.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级碳酸氢钠生产电池级碳酸钠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溶解单元、除杂单元、脉冲加热反应单元、微反应器单元、结晶单元、分离单元、煅烧单元、粉碎单元、除铁磁单元、碳化单元、小苏打制备单元以及物料循环单元;本发明通过引入脉冲加热技术和微反应器技术,实现了对碳酸氢钠分解反应的精确控制,脉冲加热技术通过精确调控脉冲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效避免了反应过快导致的局部过热和副反应,同时也解决了反应过慢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微反应器技术则凭借其高表面积‑体积比和良好的传质传热性能,使得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的反应过程得以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5517.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状碳酸酯制备过程中催化剂回收系统和方法,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甲醇钠的碳化结晶系统,还有二氧化碳通入发生局部过饱和反应生成细晶堵塞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反应段管道长径比≥500:1,所述反应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以向粗丙二醇溶液中通入水的第一静态混合器和若干组竖直设置用以通入二氧化碳的第二静态混合器,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下端设有用以对反应段通入二氧化碳及补充压力的进气口。本发明避免细晶聚结形成结垢,压力降损失小,减少设备的维护频率和成本,提高甲醇钠的转化率,减少未反应的甲醇钠残留,提高整体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8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511791.8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深圳技术大学
IPC: G01N21/84 , G01K13/024 , G01L11/00 , B01J19/24 , B01J19/12 , B01J19/00 , B01J4/00 , G06V10/147 , G06V10/10 , G06V20/69 , H04N23/90 , H04N23/56 , G02B21/06 , G02B21/3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视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供气组件、多个拍摄组件、两个弧形光源、温度压力传感器、温控组件和计算机,反应釜包括釜体、盖体和样品台,盖体和釜体均设有透明部,釜体具有两个透明部,供气组件连通于空腔,每一拍摄组件相对于一透明部设置,拍摄组件包括显微镜和摄影机,摄影机用于通过显微镜拍摄水合物产生的气泡图像,两个弧形光源均相对样品台弯曲设置,温度压力传感器设于空腔内,温控组件用于调控空腔内的温度,计算机用于处理摄影机拍摄到的气泡图像,还用于获取温度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和压力值。本申请的装置利于辅助提高气泡图像的处理质量,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利于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测量水合物储气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33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6075.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硝化液分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段硝化液分离器,解决目前硝化液分离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到两台分离设备,导致占地面积大、能耗大的技术问题。分离器包括:反应釜,包括进料口、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反应釜内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板,隔板一端固定连接于反应釜内壁,另一端间隔设置于反应釜内壁,以将反应釜分隔为两个相连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调温组件,设于第一容纳腔中;分离组件,设于第二容纳腔中;保温组件,设于反应釜底部;其中,进料口连通于第一容纳腔,上出料口以及下出料口连通于第二容纳腔。一台分离塔即可发挥两台分离器的功能,大幅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33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5735.5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硫磺制酸吸收塔出口带酸工艺装置及方法,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包括筒式除雾器、管式分酸器和填料层,所述筒式除雾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饼状丝网除雾器,所述管式分酸器上下设置有酸雾捕捉层,酸雾捕捉层内铺设有厚度为400‑450mm、高度为38mm的矩鞍型散装填料。本发明通过部分更换吸收塔内的散装填料为经过改造或升级的高效填料,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改造的工作量,有效降低了吸收塔出口烟气中的酸雾含量,还显著减轻了冷凝酸对冷热换热器的腐蚀作用,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733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8138.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大庆市华瑞信化工助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采收率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装置,涉及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混料盒,所述混料盒侧壁的出料孔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进料管位置相对应;所述圆形块密封转动连接在混料盒的底部,所述圆形块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进气管和搅拌杆均位于混料盒的内部,所述搅拌杆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烘干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方,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雾化器的排料口连通,效果是便于对混料盒内部的混合料进行加热处理,即对表面活性剂的余热进行了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