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双斜桩快速桩顶定位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648770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0938792.6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双斜桩快速桩顶定位连接装置,包括定位顶推装置,定位顶推装置底部两侧固设有找平导向柱塞,找平导向柱塞抵靠在斜桩的端部;找平导向柱塞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底部中心设有桩塞,桩塞外侧设有定位槽,桩塞插入在斜桩内部,定位槽抵靠在斜桩的外部,连接座顶部设有定位导向座,定位导向座与连接座之间设有多个调平装置。通过找平导向柱塞调节斜桩角度,为定位顶推装置提供水平支撑面,通过锁紧装置将承重平台锁紧,当承重平台需要移动时,通过三向千斤顶将平台顶出移位;操作快速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适应一定范围内的打桩偏位;实现平台的可移动性,提高施工率,减少人工的劳动量,具有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一种高桩码头架设机底部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87874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360825.8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架设机底部支撑装置,单个支撑横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横梁长度方向垂直的导轨和位于支撑架和导轨之间的连接机构;导轨与纵梁长度方向平行;支撑架由多个立柱连接而成,多个立柱构成多边形,立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沿纵梁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出部,凸出部用于在移动支撑装置时打开支撑横梁上的支撑横梁钢筋;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顶端且沿支撑横梁长度方向布置的钢梁。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多根立柱组成的支撑架,实现了架设机在支撑架的上方快捷、稳定吊装作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吊装设备的导轨直接铺设在支撑横梁上,极易破坏下方的支撑横梁混凝土,造成质量问题。

    梯形空心构件的预制模板
    10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69485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652599.2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形空心构件的预制模板,包括:底模,其固定于地面上且上表面水平;芯模,其为类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芯模设置于底模上表面;外模,其套设于所述芯模外且设置于底模上表面,所述外模包括四块外模板,所述外模板均包括靠近芯模的钢面板和固定于钢面板外侧面的桁架,四块外模板的钢面板竖直设置且其侧面互相紧贴,并可拆卸的固定构成与芯模相似的类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外模与所述芯模的中心线重合,以使所述钢面板、所述芯模与所述底模之间形成上表面开口的密封空腔。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模板预制出的梯形空心构件应用于混合堤施工时具有抗倾、抗滑稳定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一种装配式码头连续中边梁及其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260865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20220003.0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码头连续中边梁及其安装结构,包括横梁和悬臂梁,悬臂梁和所述横梁为同轴间隔布置的一体结构,其包括多层中边梁贯穿钢筋,多层中边梁贯穿钢筋的外端同轴固定于悬臂梁内,多层中边梁贯穿钢筋的内端同轴穿过横梁;位于悬臂梁与横梁之间、穿过横梁内端的多层中边梁贯穿钢筋均为可与纵梁钢筋搭接的搭接段。悬臂梁与横梁间的钢筋连续不断开,在连续中边梁吊装到桩帽后,可由桩帽垫石抵抗悬臂梁的受压荷载,由横梁自重产生的回复力矩来抵抗悬臂梁产生的倾覆力矩,即通过横梁与悬臂梁结构设计中的顶层钢筋来传递回复力矩,避免了传统悬臂梁安装需要额外临时安装牛腿的难题,减少了钢材用量,实现了永临结合和降本增效。

    一种高桩码头桩顶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592584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398829.X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桩顶连接构造,包括含灌浆通道和止浆板的预制桩芯桩帽、桩帽上方钢筋笼、横纵梁、钢筋笼上方两层加强钢筋网片和钢筋混凝土面板;钢筋混凝土桩芯桩帽为提前预制,桩帽中预留两个灌浆通道和两个溢浆通道;横纵梁、混凝土面板同样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横梁与纵梁端部底层钢筋进行弯折,顶层和腰部预留较短钢筋;桩帽上方钢筋笼包含多根U型筋和U型筋外围箍筋,整体提前绑扎成型。本实用新型预制化施工且整体不需要采用传统的焊接操作,避免了横纵梁端部钢筋安装时的相互干扰,提高了装配化程度和施工工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