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端口直流开断设备的隔离检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383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16507.X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三端口直流开断设备电路的隔离检修方法及装置,所述三端口直流开断设备包括三个端口,用于分别接入输配电三条线路,三个端口相连构成的三角环形闭合电路网;三角形电路网的每一条边上都设置有隔离开关;三角形电路网的两条边上设置有两端口断路器,另一边设置有快速机械开关;所述三角形电路网上还包括两条隔离支路。所述隔离检修方法包括:通过控制隔离开关和投切开关的开合,实现隔离断开待检修的输配电线路;同时,其他输配电线路仍然正常运行。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方便安全地断开待检修支路,缩小了检修对输配电的影响范围。

    主通路串联固态开关的混合式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784621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07802.5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567 H02J9/06 H03K2017/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主通路串联固态开关的混合式开关电路、切换开关、切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式开关电路包括,机械开关支路、主固态开关支路、和能量吸收支路,其中,主固态开关支路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固态开关;机械开关支路包括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所述固态开关包括正向电路和反向电路,所述正向电路和所述反向电路共用一个可控开关电路及反并联二极管。本发明的主通路串联固态开关的混合式开关电路、切换开关、切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控制方便、能够快速切换的特点,而且结构简洁、性能可靠。

    一种基于耦合负压电路的混合式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78194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10686.2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负压电路的混合式开关电路、开关装置及其电源切换保护系统,其中所述混合式开关电路包括,机械开关支路、换流支路、辅固态开关支路和能量吸收支路,所述换流支路包括主固态开关支路和与所述主固态开关支路串联的耦合负压电路,所述辅固态开关支路中的固态开关包括反向并联的电力电子开关;主固态开关支路中的固态开关包括正向电路和反向电路,所述正向电路和所述反向电路共用一个可控开关电路及反并联二极管。本发明的基于耦合负压电路的混合式开关电路、开关装置及其电源切换保护系统,具有控制方便、能够快速切换的特点,而且性能可靠。

    基于LC振荡强迫换流型机械式开关、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91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10698.5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LC振荡强迫换流型机械式自动切换开关电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机械开关支路、LC振荡支路、固态开关支路和能量吸收支路;所述机械开关支路、所述LC振荡支路、所述固态开关支路和所述能量吸收支路以并联方式连接;其中,所述LC振荡支路包括间隙开关、LC振荡电路。本发明的基于LC振荡强迫换流型机械式自动切换开关电路、装置及其控制方具有高可靠、低损耗、快速切换的特点。

    一种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芯片的双门极接触环阴极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600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54994.X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2308 H01L29/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芯片的双门极接触环阴极面层结构包括多个同心的阴极环,一个同心门极接触环及多个阴极梳条,多个阴极梳条沿径向排列在每个阴极环的部分区域中,形成一个扇形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个同心的门极接触环、多个径向门极接触条;其中第一个门极接触环位于内侧的阴极环之间,另一个门极接触环位于外侧的阴极环间或者位于最外环;二个门极接触环之间通过径向的门极接触条相连。本发明采用双门极结构,减小了远端GCT的换流距离,提高了远端GCT的换流速度,避免电流集中分布在远端GCT,提高大直径IGCT的电流关断能力。

    一种自由曲面几何自适应加工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35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23281.7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一种自由曲面几何自适应加工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自由曲面工件的CAD模型,基于CAD模型生成毛坯工件的加工路径和测量信息,基于测量信息向三坐标测量机发送测量控制指令,对装夹于数控机床的基于加工路径得到的毛坯工件进行测量,获得各目标测点的三坐标数据Pme,根据CAD模型和Pme对毛坯工件的加工精度进行判断,当加工精度小于预设阈值,获取自由曲面工件的理想半精加工CAD模型,在CAD模型和理想半精加工CAD模型中间构建镜面Mm,基于Pme和Mm获取各Pme对应的反射点坐标数据Pcom,基于所有Pcom获得误差图谱,并采用误差图谱作为精加工路径对毛坯工件进行精加工,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孔边倒角及锥孔超声振动强化方法、装置及加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139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27923.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承力孔抗疲劳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孔边倒角及锥孔超声振动强化方法、装置及加工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解析目标承力孔孔边倒角或锥孔的强化需求;根据当前承力孔孔边倒角或锥孔强化需求确定超声振动装置的加工参数、目标强化头的振动轨迹和振动参数;根据加工参数和振动参数控制超声振动装置对目标强化头施加振动轨迹,以实现目标承力孔孔边倒角或锥孔孔壁的超声振动强化。由此,解决了孔边倒角和锥孔壁面无法强化,导致承力孔整体抗疲劳性能差等问题。

    孔壁超声弯振强化装置和方法
    1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0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6459.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壁超声弯振强化装置和方法,孔壁超声弯振强化装置包括:能量传输组件,能量传输组件包括上传输件和下传输件,上传输件与机床的超声信号发生器相连,下传输件与上传输件可相对转动地配合;弯振装置,弯振装置包括外壳、换能器和放大器,外壳的上端与机床的主轴相连,外壳与下传输件相连,换能器设在外壳内,放大器设在换能器的下端且与换能器相连,放大器的下端具有适于伸入待强化孔内的伸入段,换能器与下传输件电连接;强化头,强化头适于在弯振装置和主轴的驱动下进行曲线振动以对待强化孔的孔壁进行超声弯振强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孔壁超声弯振强化装置具有适用性好、可靠性强、强化成本低、强化效果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