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化装置和包括这种水净化装置的水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733900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2114082.3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其包括:罐体,其中设置有滤床,滤床的滤料包括氢氧化铁颗粒;进水口,设置在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阀的进水管连接到进水口,待净化水通过进水管和进水口进入罐体;出水口,设置在罐体下部,设置有出水阀的出水管连接到出水口,经净化的出水通过出水口和出水管离开罐体;反洗进水口,设置在罐体下部,设置有反洗进水阀的反洗进水管连接到反洗进水口,反洗水通过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水口进入罐体;反洗出水口,设置在罐体上部,设置有反洗出水阀的反洗出水管连接到反洗出水口,经反洗之后的反洗水通过反洗出水口和反洗出水管离开罐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这种水净化装置的水净化系统。

    用于去除水中的硫酸盐的系统和包括其的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712837U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20212313.4

    申请日:2020-02-26

    Inventor: 季华 邓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水中的硫酸盐的系统,包括:硫酸盐去除单元,用于利用铝盐和石灰处理含硫酸盐的水,产生去除了硫酸盐的处理后水和钙矾石泥浆;活性氢氧化铝回收单元,用于利用酸液处理所述钙矾石泥浆,产生活性氢氧化铝和出水,所产生的活性氢氧化铝被传输至硫酸盐去除单元,用于处理含硫酸盐的水。基于该技术方案,可利用从钙矾石泥浆中回收的活性氢氧化铝处理含硫酸盐的水,以此降低了铝盐的用量,还降低了系统的污泥产出量,降低了污泥处置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纳滤膜处理系统和上述用于去除水中的硫酸盐的系统,前者用于过滤来水并产生纳滤浓水,后者用于去除所述纳滤浓水中的硫酸盐。

    超滤膜系统和超滤膜延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688580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074392.7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滤膜系统,沿水流方向包括:吸附装置,其配置为利用投加的吸附剂吸附原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分离装置,其配置为从水中分离大颗粒污染物;以及超滤膜过滤装置,其配置为利用超滤膜过滤水中的杂质,其中,超滤膜过滤装置能够在错流模式和死端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错流模式中,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中的进水部分透过超滤膜;在所述死端模式中,超滤膜过滤装置中的进水全部透过超滤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这种超滤膜系统的超滤膜延展系统。这种超滤膜系统的结构有利于灵活自动选择超滤膜过滤装置的模式,提高超滤膜过滤效率,减少反洗次数。

    流化床反应器
    1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78595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911754.7

    申请日:2019-11-07

    Inventor: 杨燕华 郑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罐体;进水口,配置为将原水引入到罐体中;流化床层,其中设置有密度略大于1g/cm3的填料;导流筒,其包括筒体和上下敞开的端部,导流筒的筒壁与罐体的罐壁间隔开;布水管,其位于所述导流筒底部,配置为将从进水口进入的原水向上通入到导流筒内;多孔截留网,其在所述流化床层的上方固定到罐体,其中开设有贯穿多孔截留网厚度的多个孔口,孔口的尺寸设计成小于填料的尺寸;三相分离器,配置为将水与水中的固体和气体分离;集水槽,配置为收集和排出处理后的水;以及气体出口,配置为排出从三相分离器分离的气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污水效率高,投资和运行能耗低。

    轻质滤料滤池
    1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69153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045142.0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滤料滤池,轻质滤料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位于滤池本体内的滤料层,轻质滤料滤池还包括:供水及排水渠,其位于滤池本体的最底部,其经由第一进水阀连接到进水井,并经由冲洗阀连接到一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在过滤阶段,供水及排水渠将原水供给到滤料层,在反洗阶段,其将反洗废水经由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排出至反洗废水池;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其配置成利用虹吸效应使反洗废水从供水及排水渠排出至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虹吸破坏系统,其连接到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配置成当反冲洗阶段中的池内液位低于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的顶部高度时,将空气引入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破坏反洗废水排放虹吸管的虹吸作用,停止反冲洗排水。

    除水中铁锰的装置
    1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85639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950142.9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水中铁锰的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臭氧接触池和滤池,所述臭氧接触池配置为利用臭氧氧化水中的铁锰并生成沉淀,所述滤池配置为过滤所生成的沉淀。其中,所述臭氧接触池包括:进水管道,原水经由所述进水管道从上方进入所述臭氧接触池中;设置在臭氧接触池上部的预氧化区,配置为利用剩余臭氧对原水进行初步氧化;设置在臭氧接触池下部的接触氧化区,接触氧化区的底部设置有臭氧曝气装置,使得产生的臭氧自下而上运动并与水接触反应;以及在接触氧化区的下游与接触氧化区连通的出水管道,配置为与所述滤池连通,使得来自臭氧接触池的水流入滤池。该装置结构简单,对水中超标的各种形式的铁、锰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叶轮驱动的污泥循环澄清池

    公开(公告)号:CN210885464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786770.8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轮驱动的污泥循环澄清池,其包括位于池体内部的污泥循环澄清结构,该结构包括:筒体,其具有进水口、循环口和出水口;和叶轮,其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并位于循环口和出水口之间。含有原水和药剂的进水水流能够经由进水口进入筒体的内部。叶轮能够旋转以产生驱动力,以驱动含有污泥的循环水流从筒体的外部经由循环口进入筒体的内部,与进水水流相遇形成混合水流;并且驱动混合水流流动经过叶轮,并在出水口处溢出至筒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澄清池可以利用同一结构实现絮凝反应和污泥循环,无需设置单独的絮凝反应池和外部污泥循环设备,从而有效节省了占地面积,并降低了建造和设备维护成本。

    药液混合装置和水处理设施

    公开(公告)号:CN210815140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766432.8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液混合装置,用于混合药液和待处理的水流,药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液管,用于接收药液;送液管,与进液管流体连通。送液管具有孔,药液经由所述孔沿流出方向流出,并与待处理的水流相遇,所述流出方向具有正对待处理的水流的方向的分量。由此,经由所述孔流出的药液和待处理的水流相遇并形成湍流,有利于药液和水流高效混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设施,所述药液混合装置布置在原有的用于传输待处理的水流的混凝土渠道中。由此,无需构建专门的混合池或搅拌器,节省了土建和设备成本;所述药液混合装置造成的待处理水的水头损失很小,降低了水处理设施的能耗。所述药液混合装置还可以布置在原有的反应池的进水口处。

    冷凝装置和包含该冷凝装置的污泥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080210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829896.9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一种冷凝装置和包含该冷凝装置的污泥处理设备。该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排放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冷凝罐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罐体和第二部分罐体,设置于第一部分罐体的顶部且用于冷却液的第一入口,设置于第一部分罐体的侧壁上且用于废蒸汽的第二入口,设置于第一部分罐体的第一入口附近且用于废蒸汽的第一出口,设置于第二部分罐体的底部且用于冷却液的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以及设置于第二部分罐体中且沿第一方向延伸以通向第二出口的管。冷凝装置能够在直接喷淋冷却模式和循环喷淋冷却模式之间自由切换,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以通向第二出口的管确保冷凝罐中存在足够的冷却液用于循环喷淋冷却。

    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1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1171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588776.4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提供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包括焚烧炉和第一预热器。第一预热器包括:第一阀组件,包括连接到流化风入口接口的阀分配入口、第一阀分配出口和第二阀分配出口,用于将从流化风入口接口进入的流化风分配到流化风通路和旁路通路;烟气通路;流化风通路,其一端连接到第一阀分配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流化风出口接口,流化风通路和烟气通路配置成使得在烟气通路和流化风通路中流动的流体彼此换热;以及旁路通路,其一端连接到第二阀分配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流化风出口接口,烟气通路和旁路通路配置成使得在烟气通路和旁路通路中的流动的流体不彼此换热。该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可以通过调节进入风室的流化风的温度来调节焚烧室的焚烧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