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104226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2223963.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电池模组和底板,底板用于支撑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沿排列方向排列;固定块,设置于多个电池的周面且在高度方向上与底板间隔开;以及扎带,套设并扎紧在固定块和多个电池的外周。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取消端板在电池模组中的应用,用固定块和扎带配合成组,有效提升成组效率,并且电池模组的固定块与电池包的底板间隔开,极大减少因使用端板与底板接触产生的接触面积,与电池通过端板向底板传递的热量相比,电池通过固定块向底板传递的热量很小,从而降低电池与底板之间的热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213026308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358471.7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50/291 , H01M50/507 , H01M50/3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汇流部件,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单体;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热管理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破坏,以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内部排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447877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22275266.3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包及车辆,电池模块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池壳体,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其中,电池模块沿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电池模块沿竖直方向的尺寸;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且为扁平状,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两个扁平面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或,电极组件为叠片式结构,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层叠。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小了电池模块的膨胀变形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04287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967956.9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613 , H01M10/6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壳体、顶盖组件及散热组件。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沿厚度方向布置且收容于壳体内。顶盖组件连接于壳体。壳体具有底壁,底壁和顶盖组件分别位于第一电极组件相反的两侧。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片和绝缘片。导热片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第一导热部设置于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第二导热部从第一导热部的远离顶盖组件的一端弯折并延伸到第一电极组件和底壁之间。绝缘片包括第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导热部和第一电极组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09104251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940481.4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20 , H01M10/0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顶盖组件以及集流构件。电极组件收容于壳体内且包括主体部和第一极耳,第一极耳从主体部沿横向的一端延伸。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设置于顶盖板的第一电极端子,顶盖板连接于壳体。集流构件连接第一极耳和第一电极端子。集流构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基板设置于主体部沿横向的一侧,支撑板从基板沿纵向的端部延伸;第一极耳连接于支撑板。沿远离顶盖板的方向,主体部的一端超出基板的一端。基板设有通道,通道将主体部的端面与基板远离主体部的一侧的空间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205863226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444795.X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壳体、顶盖、裸电芯和电芯托板;顶盖密封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开口,将裸电芯和电芯托板封装在壳体中;电芯托板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安装有防爆阀;电芯托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凹槽,第一通孔与壳体的防爆阀对齐并且贯穿电芯托板而将其上下方空间连通,凹槽设置在电芯托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第一通孔通过凹槽与电芯托板的至少一个侧边缘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既能有效防止裸电芯底部与壳体底部干涉,又能很好地起到气流导向作用,还能形成电解液往极片浸润的通道,提高电解液的注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723666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48444.3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第一电极单元以及第二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单元包括绝缘件、导电片、翻转片以及密封件,顶盖片上设置有翻转片连接孔以及固定孔,翻转片密封翻转片连接孔,绝缘件上设置有顶盖片连接部以及导电片连接部,绝缘件通过顶盖片连接部与固定孔的配合固定在顶盖片的下方,导电片通过导电片连接部与所述顶盖片绝缘固定,导电片与翻转片电连接,密封件密封由固定孔经绝缘件与顶盖片之间的间隙至动力电池内部的路径。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顶盖。本申请所提供的动力电池有效避免了固定孔处漏气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30358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65363.8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4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2/18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含有该极片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于集流体上的膜片层,集流体包括涂覆区和至少一个极耳区,涂覆区为集流体上涂覆有膜片层的区域;涂覆区与极耳区相邻接,在涂覆区与至少一个极耳区的邻接处设置有应力释放区。本申请设置的应力释放区可以改善膜片在辊压及拉伸过程中受到的应力,可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极耳和极片开裂,改善电池循环性能,同时还可以在短路时熔断,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3601965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1358161.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9 , H01M50/33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汇流部件,电连接与所述电池单体;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其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壁,所述热管理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从所述电池单体内排出的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热管理部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447875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22275175.X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多个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设置于箱体内并且沿水平方向排列,电池模块包括由第一汇流排彼此电联接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壳体和电极端子,多个电池模块中位于沿水平方向的第一最外侧的第一电池模块的每个电极端子均朝向第二电池模块,并且位于沿水平方向的第二最外侧的第二电池模块的每个电极端子均朝向第一电池模块。本实用新型电池包可有效避免箱体向内侧溃缩引起的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短路,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