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6864.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网型直驱风机频率支撑控制方法,通过对运行数据计算网侧换流器所对应的d轴电压参考值、网侧换流器所对应的q轴电压参考值、机侧换流器所对应的d轴电压参考值、计算机侧换流器所对应的q轴电压参考值、机侧相位和桨距角,同时,基于公共耦合点交流电压q轴反馈值、参考频率和机侧功率偏差反馈值,计算网侧换流器所对应的网侧控制相位,能够在网侧进行相位控制时,基于机侧功率偏差的变化对网侧相位进行控制,在网侧到机侧引入随频率变化的功率参考的基础上,添加机侧到网侧的功率偏差变化的相位参考,从而使得电网系统的网侧和机侧能够互相基于另一侧的响应而反馈控制,提高了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90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885652.2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波力协调控制器的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上位机、波力发电装置实时仿真模拟器和波力发电协调控制器;所述波力发电装置实时仿真模拟器与所述测试系统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波力发电装置实时仿真模拟器通过数字量I/O接口、模拟量I/O接口与所述波力发电协调控制器连接形成闭环结构。采用本发明,通过测试系统上位机对不同的浪况激励进行设置,完成不同工况下协调控制器的控制策略验证与闭环测试,缩短协调控制器的开发周期,有利于推进现阶段波力发电协调控制器的功能完善与功能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9948.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 H02J3/32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储能设备参与风电场调频的储能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在构建储能配置优化模型时考虑了储能设备的生命周期的现值系数,从而基于该现值系数构建出储能设备的运行成本模型,使得最终可以基于储能设备的生命周期来得到最优的充放电功率,避免储能设备会被过度使用导致性能下降和提前报废,减少了整个风电场调频系统的更换和维护成本;为了增强海上风电场的频率稳定性,还可根据海上风电场与储能设备之间的功率平衡约束以及频率稳定约束,来优化储能设备最终的充放电策略,使其更好地适应风电出力的变化,则本发明可以应对海上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更有效地平抑风电出力的波动,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54088.5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深远海工作平台的储能配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深远海工作平台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构建对应的深远海工作平台模型;以深远海工作平台配置储能的净现值最大为目标,构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约束条件,并以深远海工作平台的系统年度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第二目标函数和第二约束条件;在第一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二约束条件的约束下,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深远海工作平台配置储能的净现值最大和系统年度运营成本最小时,深远海工作平台配置储能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对深远海工作平台的储能进行配置。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深远海工作平台的最优储能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09255.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的协调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储存介质,可以实时监测海上风电场的频率偏差量,由于第一频率偏差范围小于第二频率偏差范围,第二频率偏差范围小于第三频率偏差范围,则在判定频率偏差量处于第一频率偏差范围内时,对海上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进行调整,以应对较小的频率波动;当判定频率偏差量处于第二频率偏差范围内时,对海上风电场的直流输电线路的功率进行调整,以稳定电网的频率;当判定频率偏差量处于第三频率偏差范围内时,对海上风电场的储能设备的输出功率调整控制,以应对较大的频率波动。则本发明能够在电网频率发生波动时,针对不同频率波动范围进行分层级控制,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79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4658.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机理模型转存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根据模型卡名,调用文件读取器以获取预设规则文件中存储的规则表,并根据所述规则表获取直流机理模型结构转化映射关系;调用文件读取器,从关系数据库中读取直流机理模型表,并根据所述直流机理模型表获取直流机理模型映射结构;根据所述直流机理模型结构转化映射关系,对所述直流机理模型映射结构中的字符进行字节数量规整化处理后,调用所述数据暂存器,将所述直流机理模型映射结构写入至模型文件。本申请可以提高直流机理模型的转存效率,提高转存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转存的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9710.7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一次调频的模拟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采集待调频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并根据待调频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数据对待调频风电机组进行数学建模,得到风电机组模型;使用风电机组模型模拟待调频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和暂态运行,获得稳定运行网侧电流值和暂态运行网侧电流值,并对稳定运行网侧电流值和暂态运行网侧电流值进行分析,获得风电机组模型的调试结果;根据风电机组模型的调试结果,使用减载控制和浆距角控制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模型进行一次调频,获得风电机组一次调频的模拟结果;提高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动态模拟的准确性,解决了传统数字仿真无法准确模拟复杂非线性物理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4240.3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配置的海上风电场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海上风储系统的日前出力数据和日内出力数据,分别以海上风电场的日前总收益、日内总收益最高为目标构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根据海上风储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分别构建在多个不同工况下的日前约束条件和日内约束条件;根据日前约束条件和日内约束条件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以及第二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日前‑日内优化控制方案;并对海上风储系统进行调度,以控制海上风电场的运行。本发明通过考虑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运行环境,构建日前‑日内两阶段的优化运行目标,提高风电场的出力精度并提升海上风电场应对各种天气变化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0222417.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发生单元,包括:三电平PWM整流模块、双向DC‑DC变换模块以及三电平逆变模块;双向DC‑DC变换模块包括均为隔离型的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与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的原边负极与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原边正极连接形成双向DC‑DC变换模块原边的零电平端;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的副边负极与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副边正极连接形成双向DC‑DC变换模块副边的中性点端;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原边与三电平PWM整流模块连接,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副边与三电平逆变模块连接;解决了现有的大功率电压暂降发生器笨重、体积巨大,且面对单相电压暂降测试显得小题大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267579.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使用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加速因子对待评估电池进行实验;获得电池的实验数据,其中实验数据包括加速老化测试数据;当加速老化测试数据满足循环周期要求时,根据加速老化测试数据,采用线性拟合外推法拟合电池的寿命曲线。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基于加速老化实验法和线性拟合外推法,提出一种利用合适的加速因子,通过短周期的寿命测试来评估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方法不仅有利于缩短电池的测试周期,而且能够提升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