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架廊道液压同步提升安装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98938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0953180.4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架廊道液压同步提升安装施工工艺,施工时,先在立柱上方固定基础廊道,按设计角度安装到位,并在两立柱之间现场制作中间跨廊道,设置提升吊点和下吊点,利用4个液压提升器同步将中间跨廊道进行吊装;本工艺廊道钢结构在地面拼装;每跨廊道结构一次提升到位,施工效率高,提升安全性,而且通过基础廊道液压提升吊装,提升作业时间短,高空作业量降至最少,缩短施工期,降低成本,机动能力强,安装和拆除方便,安装精度达到毫米级,精度高,效果好,值得推广。

    一种基于测斜的超长水平管幕顶进施工控制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974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176455.2

    申请日:2017-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斜的超长水平管幕顶进施工控制装置与方法,包括:顶进系统,测试系统,纠偏系统,所述测试系统通过通讯电缆与安装在管幕上的测斜装置或传感器、读数仪、计算机连接,所述纠偏系统通过通讯电缆与计算机、纠偏控制器和安装在管幕上的纠偏装置连接;实际操作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测试系统,实时测量和计算管幕顶进轴线偏离情况;若偏离超过规定值,则有计算机根据偏离量计算纠偏角度,并将其输入纠偏控制器,进一步由纠偏控制器带动纠偏装置,实施纠偏调节;本发明可实现超长水平管幕顶进过程中,管幕轴线姿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可确保管幕顶进精度,以满足预定设计要求。

    一种喷射洞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4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46611.X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洞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洞渣喷射混凝土配比如下:水泥339.5-425 kg/m³、水170-195kg/m³、改性组分145.5 kg/m³、减水组分4-4.85kg/m³、抗泥组分24.25 kg/m³、细骨料770-890.5 kg/m³、粗骨料770-890.5kg/m³、无碱液体速凝剂30-38.8 kg/m³。本发明所述喷射混凝土,利用隧道洞渣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且用微珠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从而使得喷射混凝土满足工作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其28d抗压强度在50MPa左右,在200 mm±10 mm坍落度条件下,流动性,保水性较好,在泵送或喷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堵管或离淅现象;同时本发明所用改性成分微珠改性作用明显,改性后的喷混凝土和易性和工作性更好,更易于泵送和喷射施工,更利于满足喷射混凝土的工程要求。

    一种基于测斜的超长水平管幕顶进施工控制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97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6455.2

    申请日:2017-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斜的超长水平管幕顶进施工控制装置与方法,包括:顶进系统,测试系统,纠偏系统,所述测试系统通过通讯电缆与安装在管幕上的测斜装置或传感器、读数仪、计算机连接,所述纠偏系统通过通讯电缆与计算机、纠偏控制器和安装在管幕上的纠偏装置连接;实际操作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测试系统,实时测量和计算管幕顶进轴线偏离情况;若偏离超过规定值,则有计算机根据偏离量计算纠偏角度,并将其输入纠偏控制器,进一步由纠偏控制器带动纠偏装置,实施纠偏调节;本发明可实现超长水平管幕顶进过程中,管幕轴线姿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可确保管幕顶进精度,以满足预定设计要求。

    一种适应于沙层涌水溃沙快速引流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50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16322.9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陈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16 E02D2300/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于沙层涌水溃沙快速引流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岩体、矿山及隧道施工相关技术领域。装置部分主要包括涌水引流管,涌水引流管的上部与反滤膜袋密闭连接,中部与止水膜袋密闭连接,止水膜袋的袋体与注浆管连通;其中,所述涌水引流管的上部具有多个引流孔;反滤膜袋包括与涌水引流管密闭连接的内反滤膜袋及包裹于内反滤膜袋外部的外反滤膜袋;两个反滤膜袋的下部均被卡扣卡固于涌水引流管上。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其在能够对出水点进行高效反压的同时,还能够引导涌水引流并同步滤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