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13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76518.8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19/00 , A23L33/105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天然大枣红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大枣为原料,以水酶浸提,静置澄清,复配甘蔗红糖后经煮糖、制砂制得大枣红糖。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大枣红糖,依据大枣果实组织结构特征,采取水酶浸提的方法,可提高大枣低聚糖类组分的溶出率,采用二次果胶酶水解提高低聚果糖含量,时复配天然甘蔗红糖。既保留了大枣补血益气功效物质,又补充了天然红糖含有的矿物质元素,具有益气养血等保健作用,适宜于妇女经期及产后保健。本发明可解决由于大枣深加工产品单一,季节性产量大且难以储存而导致大量大枣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的技术难题,同时可开发出大枣深加工产品,可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6465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357286.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蜀葵废弃物干燥黄蜀葵花的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提升上料机(1),撕碎机(2),第二提升上料机(3),破碎机(4),第三提升上料机(5),混合机(6),第四提升上料机(7),生物质颗粒机(8)中,第五提升上料机(9),生物质燃烧机(10),经旋风分离器(11),双向循环干燥机(13);所述的双向循环干燥机(13)内安装有烟气换热器(12),烟气换热器(12)与离心排气机(14)相连。本发明可节省大量的外置能源,能有效的将黄蜀葵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节能,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510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58733.2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18 , A61P3/10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芩和黄连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在黄芩和黄连药对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药理实验,应用响应曲面法筛选出能够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黄芩和黄连药对最佳用量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最佳用量配比的黄芩和黄连,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的功效,可以显著降低FBG、TC、TG、FFA、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显示出了非常好的降糖降脂的功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0114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65609.5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K14/415 , C07K1/16 , A61K36/195 , A61K36/315 , A61K38/16 , A61P31/18 , A61P31/22 , A61P31/16 , A61P31/14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板蓝根活性糖肽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第一活性糖肽和第二活性糖肽;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18145 Da、1503 Da。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采用优选的方法制备得到板蓝根活性糖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板蓝根活性糖肽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并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板蓝根活性糖肽,经检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可以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31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13811.3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H1/00 , A23J1/006 , A23J3/14 , A23V2002/00 , A61K36/16 , A23V2250/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聚糖接枝改性的白果蛋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葡聚糖对白果蛋白进行接枝改性,从而使改性蛋白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经葡聚糖接枝改性后白果蛋白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可以有效减缓白果蛋白的致敏性。本发明蛋白接枝改性技术方法简单,经济环保,条件可控,接枝产物得率高,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葡聚糖‑蛋白接枝产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活性,具有开发成安全、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和保健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6065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53289.7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 A61K36/79 , A61K36/57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五味子药渣联产木脂素和蛋白饲料的方法。先从水提取后的五味子药渣中分离得到高纯度木脂素,然后再通过固态发酵五味子残渣,联产获得高蛋白含量的蛋白饲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度木脂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减缓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由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以及镇静、镇痛、保护脑神经等多种功效。制备得到的蛋白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点,并有利于动物防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五味子药渣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668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4749.7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弘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804 , A23F3/34 , A61K9/16 , A61P3/10 , A61P3/06 , A61P9/12 , A61P37/04 , A61P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由丹参叶30~50份、桑叶25~35份、荷叶10~20份和地黄叶10~20份制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杀青处理、揉捻、烘干、灌装或喷雾干燥等制备步骤。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含有多种天然有效活性成分,各类活性成分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的免疫调节效应。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丹参叶和地黄叶,变废为宝,制备得到天然植物环保保健茶,适合短期及长期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72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32324.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A61P37/04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03 , A23V2002/00 , A23V2200/324 , C08B3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茎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提取、乙醇沉淀、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纯化、中空纤维素膜分离、DEAE纤维素树脂柱色谱分离,收集目标馏分,经脱盐处理,冷冻干燥,得黄蜀葵茎叶多糖。该黄蜀葵茎叶多糖重均分子量为13821Da,由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及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甘露糖=1:0.53:0.12:0.05:0.16:0.03,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可作为免疫增强药物及保健食品开发。本发明以黄蜀葵花药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茎叶废弃资源为原料,分离制备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糖类物质,为实现中药资源的循环利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0684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337719.4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33/00 , A61K36/286 , A61P17/00 , A61K31/355 , A61K35/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保健品,它是由当归30~90份、白芷90~270份、银杏叶提取物1~3份、维生素E 1~3份、珍珠粉5~15份、红花籽油33~99份制成。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证施治,结合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症状,筛选原料,整个原料组成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保健品能有效增加肝脏、皮肤中酪氨酸酶含量,有效降低丙二醛含量,并能减小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目标面积、平均直径和累积光密度明显降低;并对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有明显升高作用,并且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低,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90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09994.1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2 , C08B37/14 , C08B37/00 , A61K31/737 , A61P37/04 , A23L33/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09 , A23V2002/00 , A61K31/737 , C08B37/0003 , C08B37/0036 , C08B37/0087 , A23V2250/51 , A23V2250/618 , A23V2250/61 , A23V2250/608 , A23V2250/602 , A23V23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免疫活性的黄蜀葵茎叶多糖硫酸化修饰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多糖硫酸化修饰产物中硫酸基含量为24.79%,多糖含量为52.10%,多糖由摩尔比为0.45:18.96:1.0:0.53的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组成。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优选提取分离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粗多糖,再脱蛋白,然后采用DEAE?52纤维素树脂进行纯化,制得纯度高的黄蜀葵茎叶多糖,再采用氨基磺酸法修饰得到黄蜀葵茎叶多糖硫酸化修饰产物。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的黄蜀葵茎叶资源,变废为宝,得到可提高免疫活性的黄蜀葵茎叶多糖硫酸化修饰产物,可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化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