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173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665556.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15 , A61K36/481 , A61P3/10 , A61P5/50 , A61K35/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6~12份,枸杞子3~9份,山楂3~9份,熊胆粉0.3~1份,桑叶3~9份,肉桂1~3份。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证施治筛选组方,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疗效可靠,安全性好,不良反应低,可用于制备成调节血糖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39326.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连水提物在制备抑制黑孢霉菌的生物农药中的用途,属于黄连水提物及其单体的生物农药用途领域。本发明采用黑孢霉菌体外模型研究黄连水提物及其单体对黑孢霉菌的体外抑制作用。通过体外生长速率法发现黄连水提物及其单体对黑孢霉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或者黄连单体化合物对于抑制黑孢霉菌有确切的功效,能应用于制备抑制黑孢霉菌的生物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134134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805109.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87 , A61K9/06 , A61K9/107 , A61K47/44 , A61K47/14 , A61K47/26 , A61K47/10 , A61P17/10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成分:菊茎叶精油0.05‑5份、薄荷精油0.05‑5份、油相辅料0.1‑5份、黄芩苷提取物0.0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助表面活性剂0.1‑5份,余量为菊茎叶水提物。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菊茎叶精油,加入油相辅料制成油相;再加入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中药提取物黄芩苷搅拌均匀,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制成。本发明以药用菊及其非药用部位精油与中药提取物配伍制备消炎祛痘类微乳和凝胶,不仅有效地保护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增强精油与黄芩苷配伍所制备微乳和凝胶的的消炎祛痘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6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4608.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8 , A61P37/04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黄芪10~40份、枸杞子5~20份、麦冬5~20份、五味子1~15份、茯苓5~20份、当归2~15份、沙棘2~20份、杭白菊5~20份制成。本发明根据中医药学理论,结合人体机能特点等,选择上述八味药进行配伍使用,全方气血双补、健脾滋肝,阴阳并调,可固本培元,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温和,尤其适合年老之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且本发明中各药味原料均为药食两用之品,安全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7962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41060.X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01D91/02 , A01D91/04 , A61K36/5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芩地上、地下部分高质量采收利用的方法,属于中药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于2年生或3年生栽培黄芩盛花后期采收地上部分;于当年药材采收期,地上部分未出苗时采收黄芩地下部分。本发明在高效利用地上部分资源的同时,不影响地下部位的生物量且能显著提高其质量,为黄芩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供了可行途径。该方法能够保障黄芩地上部分中高含量的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保障黄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质量,可提供高质高量的黄芩地上部分生产原料,提供高质量黄芩地下部位供黄芩药材生产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49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8630.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8/67 , A61K8/9789 , A61K8/34 , A61K8/73 , A61K8/92 , A61K8/44 , A61Q19/08 , A61Q19/02 , A61Q19/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衰老美白保湿护肤功能的枸杞和丹参组合物护肤配方,本发明以宁夏枸杞果提取物和丹参花/叶/根提取物为活性组份和辅料制备成具有抗衰老、美白、保湿护肤作用的杞丹精华水、杞丹修护乳和杞丹修护霜。本发明以宁夏枸杞多糖和丹参根提取物进行相互配伍利用,再结合具有保湿补水抗敏效果的甘油、黄原胶、烟酰胺、维生素E等,能够在对皮肤进行补水保湿的同时,清除肌肤表面自由基,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效果。并且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丹参花/叶废弃物,进行资源的深加工和合理开发,制备出护肤套装,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89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72446.2
申请日:2020-05-06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花中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采用检测,该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红花中28种核苷类,碱基类和氨基酸类成分。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红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280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1153437.4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25 , A61P1/00 , A61P1/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防治便秘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大枣提取物1~50份,酸枣提取物1~20份,丹参提取物1~10份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植物组合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优化制备得到,采用具有多重药食两用保健功效的天然传统药食两用植物,经现代制备工艺制取其具有保健功效的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可显著缩短便秘动物模型首便时间及增加排便数量和重量,且增加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防治便秘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保健功能,可用于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及便秘人群长期服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3280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510752353.1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7 , A61P3/06 , A23L33/105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原花青素1~10份,葡萄籽油5~50份,白果油2~10份,总丹参酮1~5份和或枸杞籽油、酸枣仁油、沙蒿籽油、紫苏籽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制备得到,采用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无毒副作用、健康安全,且所用原料为葡萄制酒或榨汁后产生的副产物,可实现葡萄资源的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安全有效地调节人体的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软化血管,可广泛应用于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引起的高血脂人群。
-
公开(公告)号:CN1059014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272890.0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理与酶促联合方法解除白果毒性的方法,本发明在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在最佳的温度与保湿条件下利用白果自身含有的有毒成分降解酶实现生物转化,高效去除白果含有的有毒成分4~O~甲基吡哆醇及氰苷类成分,随后进行的高温处理使白果中致敏蛋白变性失活,且使氰苷成分降解产物挥发除去,并除去有毒成分银杏酸,然后根据银杏酸在白果中的分布,将白果的水分减少至一定程度,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方法去除含银杏酸最高的胚芽部位。本发明整个工艺设计合理,脱毒效率高,环保安全,无溶剂残留,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