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7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32905.9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填料/海藻酸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纤维由功能填料、海藻酸钠聚合物组成;先将功能填料分散到海藻酸钠水溶液中,表面滴加交联剂水溶液后提拉成丝,或将不同的丝芯包埋在功能填料/海藻酸钠混合溶液中,表面滴加交联剂水溶液,将丝芯与溶液一同提拉成丝,干燥后得到功能填料/海藻酸钠的复合纤维。通过复合介质海藻酸钠的快速界面交联,可以实现功能填料/海藻酸钠复合纤维的制备,并且可进一步实现功能填料/海藻酸钠在多种丝芯上的包覆。本发明涉及的聚合物基质海藻酸钠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且制备方法快速、简单、普适,适用于多种功能填料/与多种丝芯,生产成本低廉,适合连续化制备,有望大规模生产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1458.5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87/22
Abstract: meso‑四(5‑羧基呋喃基)卟啉(简写为H2TCFP)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合成5‑甲酰基呋喃‑2‑甲酸己酯;步骤(2)—合成meso‑四(5‑甲酸己酯基呋喃基)卟啉;步骤(3)—合成meso‑四(5‑羧基呋喃基)卟啉(H2TCFP)。目前人工合成的卟啉化合物中meso位呋喃基团取代卟啉化合物种类相对有限,尤其是没有meso‑羧酸呋喃基团取代卟啉有效合成方法的研究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5‑甲酰基呋喃‑2‑羧酸的酯化反应得到5‑甲酰基呋喃‑2‑甲酸己酯,再将其与吡咯在丙酸体系中回流反应,成功合成了meso‑四(5‑甲酸己酯基呋喃基)卟啉。进一步将该酯基卟啉水解后得到meso‑四(5‑羧基呋喃基)卟啉。所制备meso‑四(5‑羧基呋喃基)卟啉分子共轭程度高于meso位苯基取代卟啉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表现为特征吸收带的红移。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00259.4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铅卤化物非线性倍频晶体。该晶体的结构式为(C7H10N)PbBr3,金属八面体通过共面连接形成一维金属链,而1‑乙基吡啶以左旋或者右旋的方式螺旋环绕在金属链周围;制备中采用气象扩散法,以1‑乙基吡啶作为反应物前驱体胺,在手性诱导剂作用下,最终实现有机铵以同一螺旋方向环绕在金属链的手性富集。本发明得到的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铅卤化物晶体具有优异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当激光泵浦能量与深层电荷转移激子能级相匹配时,有效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显著增强(40.2pmV‑1)。
-
公开(公告)号:CN115490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038305.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71/16 , C08G83/00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氮杂蒄的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基于氮杂蒄的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称Cu‑TAC MOF,其结构式由式(VI)所示:#imgabs0#本发明的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TAC MOF是基于氮杂蒄的羟基单体构筑的,Cu‑TAC MOF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其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展现出高的比容量、长的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倍率性能。这项工作为设计新型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锂电池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721686.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性诱导从非手性前驱体制备手性金属卤化物的方法,涉及到手性金属卤化物合成技术领域,采用手性分子作为诱导剂,以非手性胺和金属盐为前驱体,通过溶液合成法得到构型可控的手性产物。该方法的优点: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成本低;诱导效率高;诱导剂可选择性广;诱导产物构型可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该法实现了从非手性前驱体构筑手性金属卤化物,解决了目前手性金属卤化物的传统合成方法受手性前驱体的限制,主要是含手性的有机胺,通常价格昂贵,以及不含有手性中心的小分子有机胺难以实现手性金属卤化物的可控构筑等不足,对于手性金属卤化物,包括手性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15994.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延迟荧光性能的配位聚合物材料,它是一种呈现空间正六面体构型的主‑客体配位聚合物,晶体长度为50μm~200μm,并且能够在空气中保持原有的空间构型,稳定性良好;该材料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是一种催化降解芥子气模拟物CEES的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延迟荧光材料,光照后,单线态激子转变为三线态激子,促进能量转移过程,活化氧分子生成1O2,而1O2能够选择性的将芥子气模拟物CEES转变成无毒的2‑氯乙基乙基亚砜(CEESO),而不产生2‑氯乙基乙基砜(CEESO2),因此,该材料能够高效快速地光催化降解芥子气模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82712.7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基于9连接的三核镧系金属簇的MOFs晶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系列材料具有9连接的三核镧系金属簇的构筑基元,且产生二次谐波强度可通过替换镧系离子进行调节。该系列材料具有六边形的一维孔道,结构通式为[Ln3(m3‑O)(C15H3O6S3)3(H2O)3](C2H8N)2,Ln为镧系离子,包括Eu,Tb,Gd,对该系列命名为NKU‑405‑Ln。该系列材料在800‑1040nm激发下,MOFs产生二次谐波。机理研究表明该系列材料产生二次谐波的来源是9连接的三核镧系金属簇的手性。本发明构筑的新型镧系簇基MOFs且该系列三核镧系金属簇的手性诱导二次谐波产生机理为设计优异性能二次谐波产生的MOFs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和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7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84534.2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烯及丙烯一步纯化的Zr‑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在C2、C3三组分混合气体中一步纯化烯烃,具有“梨形”和菱形两种互相垂直的一维孔道,结构通式为ZrO(C34H24O16S2)。该MOF材料表现出较高的烷烃吸附量,且对烯烃表现出较高的分离选择性。该材料可以在动态突破实验中对C2三组分混合气体(乙烷/乙烯/乙炔)中一步纯化乙烯,以及对C3三组分混合气体(丙烷/丙烯/丙炔)中一步纯化丙烯。本发明构筑的新型Zr‑MOF材料(对其命名为NKU‑301)不仅具有较高稳定性可以在工业环境下从三组分混合气体中一步纯化烯烃,而且该材料对设计合成一步高效分离烯烃的吸附剂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和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6768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1269972.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SnO2‑ZnO复合物气敏材料,它是直径为300~800nm的中空纳米颗粒,并且保持了前驱体Sn‑Zn‑ZIF‑8的十二面体结构;SnO2在煅烧过程中生长为正交相,正交SnO2和ZnO之间构建有利于电子传输的n‑n异质结构;所述复合物气敏材料以可溶性锌盐、可溶性二价锡盐、2‑甲基咪唑、甲醇为原料。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完成双金属MOF前体的自组装,在退火时由于框架影响得到正交相二氧化锡‑氧化锌(SnO2‑ZnO)复合物中空纳米颗粒,其表现出对不同气体的有效传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84477.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光致变色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属于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该二苯甲酮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学式为[Zn4(μ2‑O)(μ3‑O)(cdip)2(DMF)]n,晶胞参数为#imgabs0##imgabs1#α=115.459(5)°,β=93.033(4)°,γ=91.808(4)°。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二苯甲酮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二苯甲酮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且对紫外光、X‑射线照均有响应;在紫外光、X‑射线照射下均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基于该材料制备的可擦除无墨印纸的打印、擦除过程安全无污染,且具有良好清晰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