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631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97124.6

    申请日:2017-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72 B21B37/62 B21B227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轧生产线精轧控制系统中,包括:获取精轧二级模型中的轧制过程参数,所述轧制过程参数包括带钢出口厚度偏差、辊缝设定值、轧机刚度;基于所述轧制过程参数,确定精轧轧制力设定值与精轧轧制力实测值的绝对偏差;在所述绝对偏差大于一预设偏差时,对所述辊缝设定值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辊缝设定值;将所述修正后的辊缝设定值发送给轧机末机架的压下液压系统,从而对所述压下液压系统的动态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带钢头部厚度的控制精度,同时改善精轧出口带钢头部板形质量的技术效果。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装置。

    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6310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597124.6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轧生产线精轧控制系统中,包括:获取精轧二级模型中的轧制过程参数,所述轧制过程参数包括带钢出口厚度偏差、辊缝设定值、轧机刚度;基于所述轧制过程参数,确定精轧轧制力设定值与精轧轧制力实测值的绝对偏差;在所述绝对偏差大于一预设偏差时,对所述辊缝设定值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辊缝设定值;将所述修正后的辊缝设定值发送给轧机末机架的压下液压系统,从而对所述压下液压系统的动态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带钢头部厚度的控制精度,同时改善精轧出口带钢头部板形质量的技术效果。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装置。

    一种带钢平整延伸率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975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392271.1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平整延伸率的测量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所述带钢平整延伸率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平整前的带钢表面刻出两条与所述带钢长度方向垂直作为定位标记的细线;测量两条所述细线之间的间距D;将存在定位标记细线的所述带钢进行平整,平整后撤掉所述带钢张力并再次测量两条所述细线间距d;所述带钢平整时的实际延伸率为(d‑D)/D。本发明带钢平整延伸率的测量方法不仅可以测量带钢在不同平整力条件下的延伸率,也可以测量同一平整力下不同宽度位置的延伸率,精度高,测量误差能够控制在±0.02%以内。

    一种热连轧机活套自适应套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8534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81846.9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连轧机活套自适应套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热连轧机的目标活套对应的预设套量;获取所述目标活套在带钢头部咬钢过程中产生的第一实际套量,与带钢本体轧制过程中所述目标活套的第二实际套量;根据所述预设套量与所述第一实际套量的偏差,获得带钢穿带时的套量调整值;根据所述预设套量与所述第二实际套量的偏差,获得带钢本体轧制时的改进参数;根据所述套量调整值和所述改进参数,分别对带钢穿带时以及带钢本体轧制时的热连轧机套量控制参数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活套的分段调整避免头部带钢与带钢本体轧制时的调整不匹配问题,显著提升活套套量的精准控制,避免活套产生较大波动。

    一种用于消除目标钢毛刺链缺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71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0957683.3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目标钢毛刺链缺陷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目标钢在第一次加热前的第一温度是否在第一温度区间内;判断目标钢进行所述第一次加热后的第二温度是否在第二温度区间内;获取目标钢进行第二次加热后的第三温度;若第一温度在第一温度区间内,且第二温度在第二温度区间内,则获取目标钢中目标元素的重量占比数值信息,并依据目标元素的重量占比数值信息和比值区间信息,判断是否将第三温度和第三温度区间进行对比;若是,则将第三温度和第三温度区间进行对比,使第三温度在第三温度区间内,以消除目标钢中的毛刺链缺陷。本发明达到了对目标钢毛刺链缺陷的消除具有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