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916462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338066.5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行星轮系转矩定向分配电动驱动桥,包括:主驱动电机,其动力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锥齿轮差速器壳体;其中,第一半轴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壳体上,并且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锥齿轮差速器的第一半轴齿轮相连,第二半轴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壳体上,并且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锥齿轮差速器的第二半轴相连;TV控制驱动电机;双联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第一端行星齿轮、第二端行星齿轮和第一行星架。实现了左右两侧车轮转矩的任意分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82250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424915.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电动差速器,包括:主驱动机构;锥齿轮差速器;TV控制驱动机构,用于输出控制动力;第一单排行星齿轮系,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圈与控制输出端连接;第二单排行星齿轮系,第二齿圈固定在驱动桥壳上,第二行星架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半轴上;第三单排行星齿轮系,第三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第三齿圈与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架与差速器壳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单排行星齿轮系与第一单排行星齿轮系具有相同的特征参数。本实用新型使得汽车的驱动转矩可以按照控制逻辑的控制需求定向的分配到左右两侧车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80778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698177.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17/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前轴;后轴;第一行星轮系,其包括设有空心轴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设有空心轴的可拆装式第一行星架及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及第三内齿圈;TV控制电机,其设有空套在后轴上的空心输出轴,且其通过减速机构与第三行星架连接;输入链轮,其中心与第一太阳轮的空心轴固连;输出链轮,其与输入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动力传输,且其与前轴固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可以实现在前后轴之间任意分配转矩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64756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698179.6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17/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前轴;后轴;第一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设有空心轴的可拆装式第一行星架及设有空心轴的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及第三内齿圈;TV控制电机,其设有空套在后轴上的空心输出轴,且其通过减速机构与第三内齿圈连接;输入链轮,其中心与第一内齿圈的空心轴固连;输出链轮,其与输入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动力传输,且其与前轴固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可以实现在前后轴之间任意分配转矩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82246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424892.7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电动差速器,包括:主驱动机构;锥齿轮差速器;TV控制驱动机构,用于输出控制动力;第一单排行星齿轮系,第一太阳轮由轴承支撑在第一半轴上,第一齿圈与第一半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控制输出端连接;第二单排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架定在驱动桥壳上,第二太阳轮与第一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由轴承支撑在第一半轴上;第三单排行星齿轮系,第三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第三行星架与第二内齿圈固定连接,第三齿圈与差速器壳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单排行星齿轮系与第一单排行星齿轮系具有相同特征参数。本实用新型使得汽车的驱动转矩可以按照控制逻辑的控制需求定向的分配到左右两侧车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77853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698153.1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17/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前轴;后轴;第一行星轮系,其包括设有空心轴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设有空心轴的可拆装式第一行星架及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及第三内齿圈;TV控制电机,其设有空套在后轴上的空心输出轴,且其通过减速机构与第三内齿圈连接;输入链轮,其中心与第一太阳轮的空心轴固连;输出链轮,其与输入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动力传输,且其与前轴固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可以实现在前后轴之间任意分配转矩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80776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698151.2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17/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前轴;后轴;第一行星轮系,其包括设有空套在后轴上的空心轴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可拆装式第一行星架及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及第三内齿圈;TV控制电机,其设有空套在后轴上的空心输出轴,且其通过减速机构与第三内齿圈连接;输入链轮,其中心与第一太阳轮的空心轴固连;输出链轮,其与输入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动力传输,且其与前轴固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可以实现在前后轴之间任意分配转矩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64754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698131.5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17/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前轴;后轴;第一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设有空心轴的可拆装式第一行星架及设有空心轴的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及第三内齿圈;TV控制电机,其设有空套在后轴上的空心输出轴,且其通过减速机构与第三行星架连接;输入链轮,其中心与第一内齿圈的空心轴固连;输出链轮,其与输入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动力传输,且其与前轴固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间转矩全域主动分配全时四驱系统,可以实现在前后轴之间任意分配转矩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21266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365577.6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H48/08 , F16H48/11 , F16H48/36 , B60K17/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中式全时电动四驱系统,包括:主驱动机构,其动力输出轴与中央差速器的齿圈啮合;第一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三齿圈第四行星轮系,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轮和第四齿圈;双转子电机,其两端设置有第一输出端齿轮和第二输出端齿轮,所述第一输出端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输出端齿轮与所述第四齿圈啮合。通过控制双转子电机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转矩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控制汽车前后轴和后轴轮间转矩分配的大小和方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75620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230319.7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防倾与驱动集成式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双转子电机,其外转子输出端连接车轮,内转子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防倾齿轮,其位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L形防倾杆,其一端通过第一离合器固定连接所述防倾齿轮,另一端连接悬架;直线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双转子电机一侧,所述直线电机的次级端连接转向横拉杆,用于驱动转向横拉杆移动实现转向;其中,当第一离合器结合时,所述内转子输出端产生阻止悬架上下跳动的阻力矩,实现防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防倾与驱动集成式轮边电驱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集成性,节省了空间,便于整车布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