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循环瓣阀系统
    1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28915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614897.2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瓣阀系统,该系统包括自然循环瓣阀和喷水嘴管,该自然循环瓣阀包括阀体、支座、支撑臂、配重块和阀瓣,阀瓣位于支撑臂顶部,配重块置于支撑臂底部,支撑臂与支座活动连接,支座与阀体固定连接,喷水嘴管用于产生水柱,以将阀瓣推向阀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检修方便且满足关闭的可靠性和开启的即时性的自然循环瓣阀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燃料元件抓具
    1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04939U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20564257.1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元件抓具,包括手持杆、手柄、钢丝绳、外套管、内套管、连接段、弹性卡头,手柄的中部固定在手持杆上,手柄的一端与钢丝绳一端相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外套管;外套管可在钢丝绳的作用下沿内套管轴向滑动,外套管的上部连接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内套管上;内套管下部通过连接段与弹性卡头连接。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便的适合用于临界或次临界装置中燃料元件的燃料元件抓具。

    衰变箱
    1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25538U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020529996.2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衰变箱,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外筒,上顶板与反应堆堆水池钢衬里的下端焊接成一体,外筒和下底板固定在混凝土基底上,在外筒内还置有中筒和内筒;中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径向排列的隔板,其中靠近内筒出水口的一块隔板为盲板,其余为流道隔板;中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径向排列的隔板,其中靠近中筒出水口的一块隔板为盲板,其余为流道隔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衰变箱集反应堆本体支撑结构及堆水池内主回路部分功能于一体,减小了反应堆的体积和设计的难度、复杂度。

    一种用于电机与结构部件之间的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490807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150985.0

    申请日:2009-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与结构部件之间的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通过分隔板(5)将其内部分成高压腔室(4)和负压腔室(6),高压腔室(4)连接进口接管(3),负压腔室(6)连接抽气接管(9)。该装置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极好的防止了环境液体漏入电机及电机中的杂质漏出至环境的液体中。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1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8434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502171.8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连接器,其包括不锈钢外壳、陶瓷芯体、插针以及真空腔;本方案中的新型电连接器其通过采用不锈钢外壳、陶瓷芯体、插针以及真空腔构成,不锈钢外壳其采用密封结构,可以保证较好的泄露率;另外不锈钢外壳上设置有连接面,在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连接面进行安装,可以进一步保证整个连接器的密封性能;另外,真空腔的设置可以使得在高温环境下,各部分受热膨胀时,可以对膨胀的体积进行吸收,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一种永磁电机式小型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3125759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1762270.3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电机式小型驱动机构,其包括壳体、传动轴、一对电磁铁、弹性复位组件、主齿轮、永磁电机转子、永磁电机定子、从齿轮以及齿条传动杆;本方案中的永磁电机式小型驱动机构其通过采用电磁铁、传动轴、主齿轮、从齿轮、永磁电机转子以及永磁电机定子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较为紧凑和较小的体积机构来实现驱动机构的运动,当出现事故工况下,电磁铁之间通电,与传动轴一端固定相连的电磁铁带动传动轴沿轴向另一电磁铁方向移动,移动后的传动轴进而带动永磁电机转子同步移动,从而使得永磁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定子之间分离,同时带动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分离,实现对控制棒的控制。

    一种池式低温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用气动卡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88715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1858908.6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式低温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用气动卡锁装置,包括波纹管、连杆机构、钩爪组件和端头;所述波纹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和钩爪组件;所述波纹管长度变化使所述连杆机构作用于所述钩爪组件以使所述钩爪组件的钩爪抓住/松开所述端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波纹管驱动钩爪组件对端头进行抓取,从而实现以小的气体压力提供大的抓取力的目的,防止在震动时端头下方的控制棒组件掉落,工作可靠;2、通过导向筒实现筒体与控制棒组件自动对中连接;3、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保证断电情况下,能快速脱开,释放控制棒组件;4、供气部件易于在水下密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压水堆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封头

    公开(公告)号:CN205881478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05133.0

    申请日:2016-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零部件领域。为解决现有压水堆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封头存在的焊接难度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水堆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封头。该压水堆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封头采用轴对称结构,包括球缺段、过渡段和法兰段;所述球缺段上设有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座贯穿件开孔;球缺段和法兰段之间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本实用新型极大降低了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座贯穿件与上封头之间的密封焊焊接难度,确保了焊接质量;在少量增重的情况下使得上封头顶屏蔽效果和受力情况均获得了大幅改善,有效提高了上封头整体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