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轴数据仿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158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458122.8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轴数据仿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控系统解释器对零件的G代码进行逐行解析处理以得到数据块及带有行号的插补点文件,继而计算获得切削深度;(2)将得到的工艺参数作为输入,与所述工艺参数对应的实测主轴功率作为输出来构建主轴功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同时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3)基于所述主轴功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所述工艺参数及所述插补点文件来求解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最优进给速度解集,继而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在所述最优进给速度解集中选择最佳进给速度。本发明适用性较好,灵活性较好,且提高了精度,简便易于实施。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视觉引导强实时指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37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259699.1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目标指向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视觉引导强实时指向装置。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依次连接的视觉模块、从站模块、主站模块、伺服控制模块和目标指向模块,视觉模块采集并显示图像信息并处理以此获取实际位置坐标,同时将实际位置坐标传递给从站模块;从站模块和伺服控制模块通过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实现与主站模块的信息交互;伺服控制模块标定显示图像边界点对应的位置范围,并传送给主站模块,主站模块建立位置坐标与控制参数值的对应关系,并将实际位置坐标转化为控制参数值传送给伺服控制模块,以此实现对目标指向模块的控制。通过本发明,保证视觉系统与运动控制系统通信的实时性,实现脱离计算机独立使用。

    一种适用于工作现场的混合现实助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51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898798.9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合现实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作现场的混合现实助手系统,混合现实助手系统包括现场混合现实助手交互系统、现场CPS系统及远程VR协助系统,现场混合现实助手交互系统通过混合现实交互技术在混合现实空间内通过虚拟的拟人助手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技术问题;现场CPS系统用于对工作现场具备CPS功能的工作机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及分析,并将现场实时数据及基于现场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数据传输给现场混合现实助手交互系统,同时为远程VR协助系统提供基于现场工况数据的数字孪生虚拟现场信息;远程VR协助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遥控虚拟助手,以实现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协助。本发明适用性较强,灵活性较高。

    一种五轴加工刀轴可行域的求解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58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02859.4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轴加工刀轴可行域的求解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控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前一刀触点的刀轴可行域的二值图像作为当前刀触点的初始刀轴可行域,并求出其边界;对该边界中的刀轴方向进行碰撞检测,将所有不可行的刀轴方向对应的像素点置为0,更新初始刀轴可行域,继续寻找新的刀轴可行域的边界,直至边界中的刀轴方向全为不发生碰撞的可行刀轴方向;沿最终更新后的目标刀轴可行域的边界向外扩展一圈,再与扩展前的刀轴可行域相减,得到扩展边界,对扩展边界进行碰撞检测,将可行的刀轴方向添加到目标刀轴可行域中,更新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全为不可行的刀轴方向。通过本发明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

    一种基于多目标约束的刀轴矢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8369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745901.1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约束的刀轴矢量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S1根据刀轴优化需求建立多目标约束的刀轴矢量优化模型;S2对刀轴矢量优化模型进行离散得到离散后的刀轴矢量优化模型;S3将离散后的刀轴矢量优化模型转换为以局部坐标系下的变量为优化变量的刀轴矢量优化模型;S4计算刀轴矢量优化模型中无过切的刀轴可行域,并求解得到优化后的刀轴矢量。本发明可保证刀轴矢量和加工轨迹更稳定,避免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过切或碰撞,适用于不同参数化的工件曲面,加工精度高,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好。

    一种数控加工中轮廓误差的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2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05316.6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中轮廓误差的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加工工件的轮廓误差值,并基于得到的所述轮廓误差值计算得到各轴的误差补偿量,继而生成工件误差补偿表;其中,所述工件误差补偿表包括机床加工过程中各进给轴方向上的补偿点位置及对应的补偿量;(2)数控系统基于加工工件补偿前的加工G代码及所述工件误差补偿表计算得到补偿后的控制指令序列,进而在加工控制的插补过程中实现加工工件轮廓误差的动态补偿。本发明在非加工状态下生成对应加工工件轮廓的工件误差补偿表,并基于工件误差补偿表在加工控制的插补过程中实现轮廓误差的动态补偿,提高了加工轮廓精度,适用性较强。

    一种基于主轴数据仿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1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58122.8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轴数据仿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控系统解释器对零件的G代码进行逐行解析处理以得到数据块及带有行号的插补点文件,继而计算获得切削深度;(2)将得到的工艺参数作为输入,与所述工艺参数对应的实测主轴功率作为输出来构建主轴功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同时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3)基于所述主轴功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所述工艺参数及所述插补点文件来求解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最优进给速度解集,继而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在所述最优进给速度解集中选择最佳进给速度。本发明适用性较好,灵活性较好,且提高了精度,简便易于实施。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98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1233056.1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三相/二相转换单元、二相/三相转换单元、电机和电角度偏移单元,电机通过速度传感器与电角度偏移单元相连,电角度偏移单元同时与三相/二相和二相/三相转换单元相连;三相/二相转换单元将实时三相电流转化为二相电流;二相/三相转换单元将二相参考电压转化为三相控制电压;电角度偏移单元用于将实时电流和转速通过偏移模型计算为电角度的偏移。本发明还公开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计算简单,不依赖电机参数,不受电机参数变化影响,实现根据电机实时转速和实时电流自动调节电角度偏移,控制效率高,鲁棒性强。

    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多网格刀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9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41825.2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多网格刀轴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刀触点坐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避免弧长不合理异变值而导致聚类结果不合理的问题;(2)对标准化处理后的刀触点进行密度聚类;(3)依据得到的聚类族计算刀触点对应的粗网格,并基于粗网格优化粗网格点的刀轴;同时,在两个相邻的粗网格点之间建立细网格,并基于每个细网格优化细网格点的刀轴,由此完成刀轴的优化。本发明对刀触点依次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及密度聚类,继整合粗网格优化及细网格优化的刀轴以得到整体优化后的刀轴,能够在不降低刀轴优化效果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实用性较强。

    一种工业以太网的断线故障检测及时钟同步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705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167903.8

    申请日:2016-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以太网的断线故障检测及时钟同步恢复方法,对各从站端口设定端口超时参数;当断线故障发生时,等待超时参数所设定的时间后,向主站发送返回帧;根据主站第一端口收到返回帧与否判定是否发生断线故障;并根据主站第二端口接收到返回帧与否,判定数据帧正向传输是否正常;另一方面,主站发送带时间戳报文的数据帧,并根据从站返回的数据帧的时间戳获取从站间的传输延时,根据该传输延时对各从站进行时钟调整,实现从站间的时钟粗同步;之后主站在发送的数据帧对从站写入补偿因子,各从站根据补偿因子进行漂移补偿与偏移补偿,实现从站间的时钟精确同步;该方法可实时响应断线故障,在一个插补周期之内实现时钟同步恢复,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