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0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10079.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71/02 , B01D69/02 , B01D69/12 , B01D67/00 , B01D61/36 , C02F1/08 , C02F101/10 , C02F101/30 , C02F103/08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高稳定陶瓷基亚纳米孔石墨烯复合膜及精密分离应用,其属于环境膜分离技术领域。该复合膜在在片状、中空纤维和管状构型的无机陶瓷基底外表面引入无机过渡层,增加了其与石墨烯分离层的结合力,通过改变抽滤时间、抽滤液浓度、交联剂含量、高温还原温度和时间,精细调控复合膜的厚度和孔结构。经过对制备条件的优化,制备得到了高稳定的陶瓷基亚纳米孔石墨烯复合膜。该复合膜能够通过渗透蒸发工艺实现高效精密分离应用,如海水脱盐、高盐废水脱盐、海水及地热废水脱硼和其他废水(如抗生素废水和低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废水),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和极端环境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22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377425.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35/185 , C04B35/634 , C04B35/624 , B01D67/00 , B01D71/02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高渗透性的晶须状陶瓷膜制备及其应用,其属于高渗透性膜制备的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添加氧化钨形成晶须结构陶瓷膜,它具有更低的莫来石形成温度,极大降低了烧结成本;具有更高的孔隙率而机械强度和较好的机械强度,提高了渗透性能;具有更粗糙的表面,有效地增强了膜的浸润性,在油水分离过程中具有更大的抗油污染能力。制备过程中通过采用相转化法或挤出成型法,可以分别得到中空纤维状、管状或中空平板状,大尺寸管状或平板状的晶须结构莫来石陶瓷膜,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对于油水分离(如高浓度、高酸碱环境及复杂的含油废水等)晶须状莫来石陶瓷膜均表现出稳定的高渗透通量及高油截留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14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273301.7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71/02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柔韧性、超疏水及导电特性的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水处理应用技术。通过表面活化策略和自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不锈钢载体上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功能层,构筑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通过微电场辅助膜蒸馏过程显著提高高盐废水和高有机废水处理性能,并实现原位抗膜污染和抗腐蚀功能。膜制备方法和膜应用策略期望被扩展到其他导电金属基质‑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他水处理分离应用如高盐废水、抗生素废水和有机染料废水等分离纯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39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217392.0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稳定、超疏水陶瓷‑碳纳米管复合膜及其膜蒸馏水处理应用,其属于无机膜的技术领域。该复合膜的制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陶瓷中空纤维膜为载体,通过改变不同的制备条件,如催化剂负载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控制碳纳米管的结构、负载量和负载状态,能够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陶瓷‑碳纳米管中空纤维复合膜。通过对制备条件的调控优化,得到热稳定、超疏水的碳纳米管完全覆盖结构的复合膜。该复合膜能够通过膜蒸馏实现海水淡化、高盐废水零排放和其他废水的高效处理(如电镀重金属废水、印染废水和抗生素废水等),具有良好的膜蒸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36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50627.7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86 , B01D53/54 ,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吡啶废气深度处理的装置,包括吸收系统、催化臭氧氧化系统、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以及吸收液循环补充系统。废气与吸收液同时进入吸收系统,完成对吡啶的吸收后,吸收液自流进入催化臭氧氧化系统中。在催化剂床层中吸收液经过催化臭氧氧化反应的处理,并从催化臭氧反应塔上部溢流出水进入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在催化臭氧化系统出水进入硫自养反硝化系统的同时,硫自养反硝化试剂经过充分搅拌后一同被添加至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当中。在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溶液中残留的总氮得到了进一步的处理。该装置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根本上解决了在吡啶废气的处理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7495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348239.1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63/02 , B01D69/12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负载纳米MFe2O4的具有催化分离功能、抗污染和低能耗特点的中空纤维复合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属于无机陶瓷膜水处理应用领域。该复合陶瓷膜以中空纤维陶瓷膜为载体,以柠檬酸稳定的硝酸金属盐为催化剂母液,通过浸渍‑低温煅烧工艺制备而得。该复合陶瓷膜原位耦合硫酸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如染料废水和药物与个人护理品废水,能够实现对典型污染物如甲基蓝,罗丹明B和布洛芬药物的高效去除,当甲基蓝废水浓度≤25mg/L,在30cm(2.94kPa)水位高度下,该污染物的去除率在第55‑60min内仍在91.8%以上。同样条件下,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90.7%。当布洛芬废水浓度≤10μmol/L时,运行1h时,对布洛芬的去除率维持在9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11584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489274.0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1/30 , C02F1/461 , C02F1/72 , B01J27/0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光电极光催化氧化水中氨态氮的系统,属于水质净化及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利用廉价的商业原料以及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效果优良的MoS2‑TiO2、MoS2‑BiVO4复合光催化剂。以不锈钢网为基底利用硅溶胶黏附催化剂粉末制得光催化电极,在光照条件催化氧化碱性废水,实现了水中氨氮的高效去除。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将可见光催化与燃料电池结合,实现在高效降解水中污染物和氨氮的同时进行电能输出。反应中催化剂高效利用可见光,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66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280992.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8/04298 , H01M8/0668 ,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E70/20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与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石墨烯修饰的多孔镍作阴极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在生物阳极产电供电的条件下,阴极液中的HCO3‑和CO2被主要还原成乙醇。生物阳极是石墨颗粒负载希瓦氏菌,阴极采用多孔镍或还原石墨烯修饰的多孔镍材料,分别通入N2和CO2形成的阴极还原产物是,通N2时阴极液中HCO3‑主要被还原为乙醇,而丙酮为副产物;通CO2,HCO3‑被还原为乙醇的同时,部分CO2也被还原为CO;CO2有助于还原反应进行,提高还原产物的生成速率和生成量。多孔镍电极在经过还原石墨烯修饰后,其传输电子能力进一步提升,体系产能效率和产物转化率有很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00013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541618.8
申请日:2016-07-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一种PVDF/碳纤维基MFe2O4型光催化导电过滤膜耦合MBR/MFC的方法,采用该膜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在生物阳极产电驱动下,阴极辅以光催化提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最后膜过滤出水实现了废水的高效节能处理。该PVDF/碳纤维基MFe2O4光催化导电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如下:在PVDF铸膜液中通过先后添加碳纳米粉末和MFe2O4光催化剂,后以一定厚度涂覆在碳纤维布表面,经相转化法制得了PVDF/碳纤维基MFe2O4光催化导电过滤膜。在H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将该膜置于阴极,耦合生物产电和光催化及膜过滤实现废水的节能高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11055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502762.6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耦合(光)催化与MFC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系统,属于水质净化及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煅烧方法由廉价的三聚氰胺和混合的水解钛酸丁酯,制得效果优良的二氧化钛复合石墨化碳化氮光催化剂。以碳纤维布为基底负载该催化剂制得光催化阴极,并以产电菌作为阳极,提供反应所需的电子与质子,以有机物甲醇为空穴清除剂,高效还原水中硝酸盐氮。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将(光)催化与MFC耦合在实现电能输出的同时高效降解水中污染物和硝酸氮,反应中无需向反应器外加H+,节约成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