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0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35189.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组分群体感应元件的枯草芽孢杆菌自诱导基因表达系统,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开发一种持久和高表达的自诱导基因表达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诱导基因的表达系统,所述表达元件由组成型启动子和靶标启动子、agrA基因的RBS序列和/或agrD基因的RBS序列、编码应答调节蛋白基因agrA、编码信号分子AIP前体基因agrD、编码信号加工蛋白的基因agrB和编码与信号分子结合并启动信号传导的传感蛋白基因agrC组成。本发明对设计基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组蛋白表达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9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399507.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腈水合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酰胺类化合物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腈水合酶突变体Str.t NHase‑βL48D在65℃的半衰期大约是43分钟,相比其他NHase酶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以烟腈、丙烯腈、苯甲腈、2‑氰基吡嗪腈、异丁腈、正戊腈、肉桂腈等腈类化合物为底物的反应,其底物耐受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6581.4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的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突变酶的温度稳定性相比野生酶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该突变体具有更好的pH稳定性。将构建得到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突变体与天冬氨酸酶AspA在大肠杆菌中偶联表达,并以马来酸为底物生产L‑天冬氨酸,转化率可达94%以上,具有广阔的工业生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65494.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和高热稳定性的腈水合酶突变体,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腈水合酶氨基酸基序中β亚基上的第50位谷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得到突变体E50L,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E50L催化烟腈的比酶活提高到353.53±22.34U/mg,比野生型提高了5.83倍。在提高酶活的同时,突变体保持了Pt NHase热稳定性良好的优势且耐受性有一定的提高。兼具较高酶活、良好热稳定性以及底物耐受性的突变体的成功构建,增强了研究者对于理性设计方法改造蛋白提高酶活的信心,进一步推动后续Pt NHase的工业化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66182.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pf1的高效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表征了来自于F.novicida的Cas蛋白Cpf1,将FnCpf1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的lacA位点。靶向不同基因的crRNA,将该crRNA置于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强组成型启动子Pveg的下游,用于高强度表达对应的crRNA。通过选用不同靶向基因的crRNA,该基因组编辑方法被验证。菌落PCR结果显示,sacA基因,ligDV基因以及pps基因簇均能够实现高效的敲除。同时,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敲入效率,外源基因sfGFP被高效敲除到sacA位点。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系统的多基因敲除效率,本发明选择了sacA和aprE作为靶标,菌落PCR结果显示出了高效的敲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83679.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嗜热II型普鲁兰酶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超嗜热II型普鲁兰酶进行氨基酸突变,获得了超嗜热II型普鲁兰酶突变体Q13H、I25E和Q13H/I25E。本发明获得的突变体催化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突变体在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其他金属离子辅助(例如Ca2+),有助于降低产物提取成本。本发明构建的突变体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在100℃保温10h还剩余50%的酶活,并具有较为广泛的pH活性范围和pH耐受性,在pH 5.8‑7.0范围保有70%活性,于不同的pH下,4℃放置剩余酶活均在75%以上,能很好的应用于淀粉工业中的糖化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2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058267.1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双酶串联制备L‑2‑氨基丁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别培养表达L‑谷氨酸变位酶和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获得L‑谷氨酸变位酶和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将两种酶以一定质量比添加到反应体系中,以L‑谷氨酸为底物,进行酶反应制备L‑2‑氨基丁酸,当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用量为2mg/mL,反应24h,转化生成8.5mmol/L L‑2氨基丁酸,摩尔转化率为85.00%。此法与化学生产法相比,生产工艺安全,无环境污染。与以苏氨酸为底物的多酶合成体系相比,底物价格更便宜,工艺更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9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1421812.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造钴内稳态减少腈水合酶生产中钴用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中使用的Co2+内稳态系统是通过引入外排蛋白RcnA和摄取蛋白NiCoT构建而成的。在人工Co2+内稳态的帮助下,大肠杆菌对于高浓度的Co2+耐受性增强,同时使用型诱导系统表达外源基因时,蛋白可被更低浓度的Co2+有效诱导。将该系统应用于腈水合酶生产时,达到最大酶活的Co2+使用量从500μM降低至300μM,在腈水合酶的酶活和产量不变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Co2+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18599.0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酶偶联全细胞催化马来酸合成L‑丙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统建一种偶联表达马来酸顺反异构酶和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重组菌株,并对该重组菌株进行宿主菌改造优化,获得能够全细胞高转化率催化马来酸生成L‑丙氨酸的重组菌。该重组菌株能够利用价格相对便宜的马来酸生成L‑丙氨酸,几乎没有中间产物富马酸和L‑天冬氨酸的积累,转化率到达96%以上,最高生产速率达28.43g/(L·h),最高产量达261.2g/L。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50235.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腈水合酶氨基酸基序的改造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来源于嗜热假诺卡氏菌腈水合酶做了改造,分别是对野生型对β亚基上的46号位,α亚基上的6、126号位进行了突变,构建得到的突变体比酶活显著提升,可较野生型提升1‑5倍。且底物谱也得到拓宽,对于异丁腈、正戊腈、丙烯腈、烟腈、2‑氰基吡嗪、苯甲腈、肉桂腈和萘甲腈等均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并且对相应底物的催化性能也显著提升。使得到的腈水合酶突变体能适用于更多的生产场景,并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