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59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6938.5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多孔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多孔转盘,多孔转盘位于贮液池内,当多孔转盘在转动时气孔处沾有溶液,在气泵的作用下对应的向各气孔喷气,使得多孔转盘不断的在其最上端的气孔处产生气泡,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气泡破裂形成射流,并沉积于接收装置上,形成大量的纳米纤维,实现微米纳米纤维的高效率、低能耗、连续化生产,通过转动圆形多孔转盘,持续的在其顶端产生单个气泡,提高了气泡产生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实现纳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满足大批量生产及产品应用等对纳米纤维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1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45037.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排气管以及位于所述排气管内部的至少一级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与所述排气管共中心线,且所述吸附层外壁与所述排气管内壁相匹配;所述吸附层包括气体吸入层、气体排出层、以及位于所述气体吸入层与所述气体排出层间用以吸附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的纳米材料填充层。通过在排气管内设置与排气管内壁相匹配的包含纳米材料填充层的吸附层,纳米材料填充层可实现对空气中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尘等物质进行有效的阻挡及吸收净化,保证经排气管排出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且,纳米颗粒体积相对较小,减小了净化装置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净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65744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48457.7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气泡复合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贮液池、高压静电发生器、气泵、喷头、接收部、导气管、金属电极及与接收部连接的接地电极,贮液池的上端开口,贮液池通过金属电极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喷头通过导气管与气泵相连,导气管与气泵相连处高于贮液池的液面,贮液池中包括有口径不同的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内分别存放不同的流体。本发明的气泡复合静电纺丝装置仅根据不同口径圆管产生大小不同的气泡,通过气泡自身结合使得不同流体复合成新的气泡,在静电作用下被拉伸、破裂,从而产生纳米纤维,可实现纳米复合纤维的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85175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88370.8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制备层次结构超细纤维的装置,包括多个旋转贮液池、高压静电发生器、气源装置、多个喷头、接收装置、导气管、金属电极和接地电极,旋转贮液池上方开口,底面设有垂直向上的喷头,旋转贮液池和喷头的数量一致,喷头通过导气管与气源装置相连,导气管与气源装置相连处高于旋转贮液池的液面,旋转贮液池通过金属电极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上方设有接收装置,接收装置与接地电极相连。采用该装置可实现层次结构的超细纤维的高效率、低耗能、连续化生产,通过多个旋转贮液池同时纺丝,通过旋转,纳米纤维缠绕,可实现层次超细纤维的大量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90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45532.2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活塞、喷丝头、连接在喷丝头上的高压供电装置、对应喷丝头位置设置的接收板以及给接收板接地的接地电源线,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位于双层玻璃罩之间的夹层空间以及探测密闭纺丝区域内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连接,冷热源装置根据温度探测装置的温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本发明通过将纺丝区域设计为由双层玻璃罩密闭的空间,夹层空间可通入不同的冷热源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同时,设置的温度探测装置,可以简单快捷的反馈纺丝温度,以便于冷热源装置变换的朝夹层空间内通入冷源或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115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4011.2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高压静电发生器、气泵和接收极板,所述储液池设置为双层,分别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设有循环通道,所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通过一加热管连通于所述循环通道的一端,所述温控装置通过一回流管连通于所述循环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温控装置以控制纺丝液体的温度,可以降低温度因素对气泡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和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纳米纤维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78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73516.7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孔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贮液池、高压静电发生器、气泵、喷头以及接收板,喷头通过一导气管与气泵相连,接收板与一接地电极相连,贮液池的上端开口,贮液池通过金属电极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贮液池内设有中间平板,中间平板上穿设有直径大小能调节的若干小孔。本发明通过在中间平板上设置若干小孔,贮液池内的溶液在气泵的作用下会通过若干小孔产生大量气泡,当电场力大于溶液表面张力时,将有射流从气泡顶端射出,沉积在接收板上,形成大量的纳米纤维,该多孔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可实现纳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可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03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1274993.1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LA‑TPs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乳酸溶于DCM和DMF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浓度为6wt%‑8wt%的聚乳酸溶液,DCM和DMF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7:3‑8:2;(2)将茶多酚溶解于上述聚乳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PLA‑TPs混合纺丝液,茶多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0.04‑0.5):1;(3)启动纺丝机,在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45%‑65%的条件下对混合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PLA‑TPs纳米纤维膜。本发明还公开了PLA‑TPs纳米纤维膜及其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制备得到具有均一性好、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强的PLA‑TPs纳米纤维膜,该纳米纤维膜对于废水中的银离子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废水的净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2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145623.8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超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纺丝材料、纺丝溶剂以及固体粉末材料;S2、将纺丝材料加入至纺丝溶剂中,搅拌得到澄清溶液,再向澄清溶液中加入固体粉末材料,经过搅拌和超声波振荡后得到分散均匀的纺丝溶液;S3、将纺丝溶液进行气泡纺丝,得到二维超薄材料。该制备方法通过将固体粉末材料加入至溶有纺丝材料的溶液中,使得气泡薄膜的硬度增加,并且由于此时气泡薄膜的表面能增大,大于气泡薄膜的弯曲能,因此气泡薄膜无法向内卷曲形成圆柱状纤维,从而直接形成二维超薄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且成本较低。同时,所制得的的二维超薄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8396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553083.0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27/18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37/02 , B32B37/14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撕裂性能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作为溶剂,称取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作为溶质,加入溶剂以配制浓度为8wt%‑10wt%纺丝溶液,称取相对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质量0.25wt%‑1.5wt%的二氧化硅添加于配制好的纺丝溶液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用超声波震荡分散,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聚酯熔喷非织造布上进行纺丝后制得具有抗撕裂性能的非织造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最适宜的原料配比和制备条件,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提高非织造材料抗撕裂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