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耦合式尿素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0848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318221.0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耦合式尿素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组件、波纹管、尿素混合装置、SCR组件和排气管组件,所述尿素混合装置上安装尿素喷嘴;所述尿素混合装置包括喷嘴底座,上进气蚌壳,下进气蚌壳,连接筒体、挡流板、前隔板、混合管、多孔堵盖、后隔板及旋流板;所述上进气蚌壳和下进气蚌壳组成第一混合腔;所述连接筒体内设置前隔板、混合管、多孔堵盖、后隔板及旋流板,所述多孔堵盖固定在混合管末端,混合管两端分别支撑于前隔板和后隔板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狭小空间下的尿素混合、分解,同时保证较小的排气背压和较低的尿素结晶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777671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335169.3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尾气后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其包括上片蚌壳、下片蚌壳、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弯管及尾管,该消声装置外部由上片蚌壳与下片蚌壳焊接构成,消声器内部垂直焊接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器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隔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孔,第一U型弯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一尾管焊接连接,第二U型弯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二尾管焊接连接,连通弯管贯穿于第二隔板,固定支架与连通弯管以及第二隔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目前大多数消声器只能消除部分频段噪声的缺点,实现对发动机整个频段噪声的控制。

    一种异型出气端盖的催化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211777662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125789.4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型出气端盖的催化净化器,包括进气法兰、进气端盖、催化器壳体、异型出气端盖和出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与进气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端盖与催化器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催化器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异型出气端盖,异型出气端盖与出气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催化器壳体水平设置时,所述异型出气端盖的上部自催化器壳体连接处平滑向下延伸,异型出气端盖的下部向内折弯,异型出气端盖的底部平滑向下折弯再连接平行于催化器壳体设置的出气法兰。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催化剂载体利用率高,对排气污染物的转化效率高。

    可拆卸DPF密封结构
    1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00754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22231530.8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DPF密封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及配合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DPF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尾端紧固固定法兰,外筒体内贴紧固定法兰设置垫片,外筒体尾端表面设置一圈凹坑,外筒体的轴向另一端依次连接端盖、内侧翻边壳体;DPF组件包括内筒体,内筒体内设置DPF载体,内筒体的尾端固定密封法兰,内筒体的前端表面与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外侧翻边壳体,所述外侧翻边壳体上固定有拆卸支架;DPF组件配合设置于壳体组件内时,内筒体通过凹坑径向定位,密封法兰压紧于垫片上,外侧翻边壳体与内侧翻边壳体通过抱箍锁紧。该结构可以快速拆卸,同时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采用分体法兰的端盖紧耦合歧管式汽车净化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60751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253854.4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分体法兰的端盖紧耦合歧管式汽车净化器装置,包括催化剂筒体组件、排气支管、分体法兰以及安装在催化剂筒体组件上的支架;所述催化剂筒体组件的前端设有端盖,排气支管连接在端盖上,每两根排气支管的前端共用一个分体法兰;催化剂筒体组件的后端设有后端盖,后端盖连接出口法兰组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净化器温度和催化剂的转化效率;同时利用端盖提高催化剂端面的气流混合均匀,减少了蚌壳的开模数量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其次采用分体法兰连接,降低了连接法兰的平面度要求和加工难度。

    侧进气筒式平台SCR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45006U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20292700.6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侧进气筒式平台SCR混合装置,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轴向一端设置端盖,外筒体轴向另一端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外筒体表面设置进气管,端盖与第一隔板之间、对应于进气管出口的下方设置第一弧形扰流板,第一弧形扰流板的下方依次设置第一对扰流平板、第二弧形扰流板、第三对扰流平板,第二弧形扰流板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二对扰流平板,第二对扰流平板的上端部上方设置第一对扰流弧板。该混合装置解决现有SCR系统受混合距离制约,尾气与氨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混合效果好,尿素结晶风险低的混合器装置,该装置能够确保SCR高效稳定的工作。

    用于标定净化器载体阻力系数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08163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20101491.2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标定净化器载体阻力系数的试验装置,包括:进气管路、进气端盖、筒体、第一整流载体、第二整流载体、出气端盖、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进气端盖、筒体、出气端盖、出气管路按照气流方向依次连接;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均为锥形筒,进气端盖的小头端连接进气管路,大头端连接筒体前端,出气端盖的大头端连接筒体后端,小头端连接出气管路;所述筒体中间用于布设测试载体;第一整流载体和第二整流载体分别布设在筒体中测试载体的前后侧;在筒体中测试载体与第一整流载体之间的第一截面和测试载体与第二整流载体之间的第二截面处布置环形压力传感器。该装置用于标定净化器载体阻力系数。

    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
    1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05903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913536.8

    申请日:2017-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属于尾气净化技术领域。所述进气法兰与第一歧管组连接,第一歧管组与第一混合腔连接,第一混合腔与第二歧管组连接,第二歧管组与第二混合腔连接,第二混合腔与进气端盖连接,进气端盖与催化剂壳体连接,催化剂壳体与出气端盖连接,出气端盖与出气管道连接,出气管道与出气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催化剂载体更靠近发动机,能够提高催化剂的起燃特性,悬臂式进气歧管、混合腔和进气端盖的组合设计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流的走向,使气流在载体前端面充分混合,提高载体的速度均匀性,提高载体的催化转化效率,进气歧管组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朝向及空间位置发动机排气的需要。

    一种汽车紧耦合式净化器
    1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44638U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21177822.8

    申请日:2016-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紧耦合式净化器,包括进气法兰、进气端盖、催化器壳体、支架、出气端盖、出气法兰,进气端盖的前端连接在进气法兰上,后端连接在催化器壳体的前端,催化器壳体的后端连接在出气端盖的前端,出气端盖的后端连接在出气法兰上,催化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缸体相连接的支架,催化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催化剂载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距离发动机近,能够提高催化剂的起燃特性,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蚌壳型壳片形式的设计能够对气流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使气流在载体前端面混合均匀,提高载体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