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0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06316.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及风管机,风管机包括:外壳,外壳内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道;第一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一风道之间;第二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第一蜗舌,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与第一风机之间形成第一过风口;以及第二蜗舌,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风道内,并与第二风机之间形成第二过风口;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两者中至少一者升降,以使第一过风口和第二过风口中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大的子回风口,另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小的子出风口。如此风管机双向出风时,可以保持子回风口面积较大,以提供足够的回风量,同时保持子出风口面积较小,以聚集换热后的空气,使送风距离较远,保证双向出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146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308082.0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及风管机,风管机,包括:外壳,外壳内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道;第一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一风道之间;第二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第一蜗舌,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与第一风机之间形成第一过风口;以及第二蜗舌,设置于第二风道内,并与第二风机之间形成第二过风口;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具有可收容介质的形变腔,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两者中至少一者通过改变其形变腔内介质的容量而发生形变,以使第一过风口和第二过风口中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大的子回风口,另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小的子出风口。如此,在双向出风时均可提供足够的回风量,以及较远的送风距离,保证双向出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265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42271.7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空调室内机及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控制电路板和驱动机构,控制电路板和驱动机构均设于基座;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于驱动机构上,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在旋转范围内进行温度检测;导线,导线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中间段,第一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第二端穿过驱动机构与检测组件连接,中间段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导线将检测组件检测得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电路板,以作为空调工作的参考进行相应控制;卡线支架,卡线支架设于基座上,中间段设于卡线支架上且相对基座高出驱动机构,通过卡线通道支撑起导线的中间段,以使中间段与驱动机构分离,避免导线与驱动机构直接接触而被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0805068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01546.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口结构安装方法及风口安装结构,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用以简化风口结构的安装工序,降低安装的复杂性。该风口结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风口结构的侧面安装固定件;将所述固定件与安装基体连接,其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基体的连接位置是可调的。上述安装方法,安装通用性强,安装简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401555.7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6 , F24F1/0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口结构组件和空调。风口结构组件包括风口结构、设置在风口结构上的风口结构连接件和用于设置在安装基体上的安装基体连接件,风口结构连接件与安装基体连接件连接以将风口结构间接连接到安装基体上。本发明通过在风口结构上设置风口结构连接件并在安装基体上设置安装基体连接件来将风口结构与安装基体进行间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直接在安装基体上打孔,从而降低安装空调对安装基体的要求从而提高空调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6585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95950.1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63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7 , H01M10/663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蓄电池的换热装置及电动车,其包括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以及设置有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模块,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第一换热器用于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与蓄电池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模块之间为通过接头实现的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中的电动车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器,并在对蓄电池充电之前和/或充电过程中使用上述换热装置与蓄电池进行换热,保证电动汽车能够快速充电,提高蓄电池的续航性能和使用寿命。由于能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电动汽车在低温区域无法使用的问题,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209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26529.6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3/082 ,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面板用安全装置、升降面板及空调器。根据本发明的升降面板用安全装置包括:可转动主体,可转动主体上设置有连接升降面板用吊绳;限位件,限位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可转动主体上,且限位件的转动轴线偏离于可转动主体的转动轴线;制动块,制动块具有与可转动主体分离的分离位置和与可转动主体接触的制动位置,限位件可相对可转动主体转动,并推动制动块移动至制动位置。该升降面板用安全装置可以防止格栅坠落,保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120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43403.7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板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开设安装孔;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并覆盖所述安装孔;及显示板,与所述弹性件弹性接触,并卡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显示板安装在面板主体的安装孔时,显示板与弹性件弹性接触,弹性件受压后朝向远离面板主体的方向张开,随着显示板的进一步运动,弹性件会逐渐包裹显示板,直至显示板卡设在安装孔中;显示板拆卸时,用力按压显示板使得显示板不再卡设在安装孔中,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力将显示板从安装孔中取出;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力实现显示板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安装与拆卸,节省安装拆卸工序,提高拆装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90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160892.5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贯流风叶组件及空调器。其中,贯流风叶包括贯流风叶本体、冷媒进口以及冷媒出口。贯流风叶本体的内部形成有冷媒通路,冷媒通路沿贯流风叶本体的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冷媒进口设置在贯流风叶本体的第一端并冷媒通路相连通,冷媒出口设置在贯流风叶本体的第二端并也与冷媒通路相连通。在贯流风叶本体换气的同时,让贯流风叶本体内的冷媒与流经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不需要让冷媒流经额外的换热器来配合贯流风叶换热,就省去了换热器这一部件,从而可以减小空调器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48519.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3/24 , F24F2013/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出风风机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以优化双向出风风机系统的风道结构,降低喘息和噪音问题。该双向出风风机系统包括基座、风道壁以及风道切换结构;风道壁和风道切换结构都设于基座内,风道切换结构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当风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位置,风道壁和风道切换结构形成第一风道,且风道壁和风道切换结构之间是平滑的。当风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位置,风道壁和风道切换结构形成第二风道,且风道壁和风道切换结构之间是平滑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形成光滑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使得在两种出风模式下,都具有完整、平滑的风道,故能有效降低出风过程中的喘息和噪音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