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319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12001.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L33/50
Abstract: 一种荧光物质掺杂的一维光子晶体作为窄化荧光的颜色转换层及其在单色LED中的应用,属于发光二极管(LED)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荧光物质掺杂的聚合物膜层作为中心缺陷层,夹杂在两个完全对称的一维光子晶体内部,通过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学通带实现缺陷层内荧光物质发射光谱半峰宽的窄化,从而将其作为颜色转换层用于单色LED。通过调节光子晶体组成材料前驱体溶液的浓度,选择恰当的制备工艺参数,掺杂相同荧光物质的LED光转换层发出可肉眼区分的不同颜色的光。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滤色镜,光学通带在窄化荧光峰宽的同时,还产生一定程度的荧光增强避免了能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6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25048.8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26 , H01L51/0003
Abstract: 一种双边体相异质结结构的水相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从下到上,由透明基底,ITO或FTO阴极,厚度为20~50纳米的电子传输材料层,厚度为20~50纳米的电子传输材料与电池活性材料的第一混合活性层,厚度为80~120纳米的电池活性材料层,厚度为60~90纳米的电池活性材料与空穴传输材料的第二混合活性层,厚度为4~100纳米的空穴传输材料层,厚度为30~100nm的阳极组成;不同层中使用的电池活性材料必须相同。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池中活性材料与载流子传输材料接触面不足的问题,在器件载流子提取效率以及光电转换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器件制备可以在空气中进行,所用溶剂为水,绿色环保,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55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132562.0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掺杂的铜纳米簇自组装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属于LED封装材料技术领域。该自组装荧光材料是通过铜纳米簇自组装而成,又在其中掺入了金元素(金元素占总金属元素摩尔比的0.003%~80%),通过掺杂得到了荧光颜色连续可调的荧光粉。由于该自组装荧光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原料成本低廉,工艺无污染,荧光颜色可调且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同时,该荧光材料尺寸较大,混合后不易发生能量转移,因此该自组装荧光材料可以应用于高显色性白光LED的制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3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79464.6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结构的氧化钴/碳复合中空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含钴金属的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的制备和纯化;(2)多巴胺单体与含钴金属的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反应生成钴离子配位的中空聚合物纳米结构;(3)通氮气保护的条件下,500~600℃碳化得到中空纳米结构材料。该中空纳米结构材料的尺寸可以根据模板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纳米结构的尺寸进行调节;在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中,中空纳米结构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稳定性。因此,以氧化钴/碳复合中空纳米结构材料为负极活性材料能够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39573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843146.1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等离子刻蚀机的垂直电场分布制备材料表面形态呈梯度变化的微纳米级结构阵列功能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倾斜放置的样品和等离子刻蚀机的垂直电场在多种材料中引入梯度结构阵列,整个过程操作简便,通过调控刻蚀条件和基底材料的种类可以在多种材料(聚合物、氧化物、金属等)中引入形态可控的梯度结构。本发明步骤简单,根据具体使用材料更换相应的刻蚀气体即可完成制备目的结构样品,实例中所制备的梯度微纳米级结构是二维尺度上的,其在微纳米级形态结构上是呈梯度变化的,通过在材料表面的后处理,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2405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84495.1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ZnO涂层的CaO纳米颗粒抑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学技术领域。其是将CaCO3纳米颗粒和Zn(AcO)2分散到DMF中;再将Zn(AcO)2分散液加入到CaCO3分散液中,Zn与Ca的摩尔比为6~12:1,CaCO3分散液中CaCO3的浓度为0.02~0.08mol/L,两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10:3;然后连续搅拌,室温陈化,离心收集沉淀,真空干燥,高温煅烧,从而得到球形或类球形的具有ZnO涂层的CaO纳米颗粒抑菌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抑菌材料的颗粒形态和结构可以调控;具有优良的抑菌性;产率较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0900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8145.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71/02 , C08L5/08 , C08L5/02 , C08B37/08 , C08B37/02 , C08G65/332 , A61L27/26 , A61L27/52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多糖的可注射自修复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天然高分子壳聚糖进行修饰,克服了其只能在酸性溶液中溶解的缺点,提高其在水中溶解性质;然后将其与修饰后的透明质酸钠衍生物溶液混合反应,延迟反应时间或升高温度,则产生从溶胶到凝胶相转变的现象,赋予该水凝胶可注射和自修复特点。细胞共培养实验表明该智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优点。该种可注射、自修复的聚多糖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无论在与细胞、蛋白质、DNA、抗体等活性物质进行共培养,还是药物等体外物质的传递和释放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生物和医学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55598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98808.9
申请日:2014-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1/02 , C07C69/157 , C09K11/06 , A61K49/00 , A61K31/616 , A61P29/00
Abstract: 基于阿司匹林的碳量子点及细胞成像及抗炎治疗方面的应用,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水合肼溶液促进阿司匹林溶解的情形下,利用微波加热法将其制备成具有强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该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在高盐浓度和生理pH条件下非常稳定,保持了蓝色荧光,并可进入细胞核,对细胞进行有效示踪;同时还保留了阿司匹林原有的抗炎功效,在利用角叉菜胶构建的急性炎症模型中,可有效抑制炎细胞产生;此外,所制备的阿司匹林碳量子点毒性较小,在体内应用不会对肝功、肾功以及心、肝、脾、肾等脏器产生影响,可实现纳米材料具有诊治双重功效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5929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096147.X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共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双模式荧光探针的方法,属于纳米荧光探针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对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除去多余配体,并对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进行补加巯基羧酸镉络合物处理;将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和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连续的避光搅拌处理,利用水溶性下转换纳米粒子对油溶性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吸附,实现两种纳米粒子的共组装。组装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上转换纳米粒子从油相转移到水相,二是形成双模式荧光探针。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危险性小、双模式荧光探针产率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59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331229.3
申请日:2014-07-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化学交联增强聚合物点荧光性能的方法,属于聚合物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聚合物交联的办法制备荧光聚合物点;2.对制备的荧光聚合物点进行分离提纯。通常来讲,线性聚合物由于缺少荧光中心,本身不是发光材料。本发明利用线性聚合物交联的方式,使一类非共轭聚合物点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这种新奇的交联增强发光(crosslingking enhanced emission,CEE)现象在学术界没有任何专利和研究论文进行报道,是一种新颖的学术概念。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制备荧光聚合点方法的普适性和批量生产性,因此对实际应用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