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64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1065371.3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1B32/194 , H01L51/56 , H01L51/48 , H01L51/44 ,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香树脂转移石墨烯的方法及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与应用。该方法主要包括:(1)将松香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然后涂覆在金属箔基体上生长的石墨烯的表面,加热固化,得到的松香/石墨烯/金属箔复合体;(2)通过刻蚀法去掉金属箔或采用电化学剥离法使松香/石墨烯与金属箔分离;(3)将松香/石墨烯复合体转移到目标基体上,并利用热处理去除石墨烯和目标基体之间的水分;(4)清洗去除松香,从而实现石墨烯的转移。本发明方法使转移的石墨烯表面具有更高的清洁度,同时可以很好地保持石墨烯薄膜的完整性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可制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器件的制备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649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502875.0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IPC: H01L31/0352 , H01L31/108 , H01L31/18 , H01L51/05 , H01L51/30 , H01L51/40 , B82Y30/00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13 , B82Y10/00 , B82Y20/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26/00 , C22C2026/002 , C30B29/46 , C30B33/00 , H01L51/0012 , H01L51/0026 , H01L51/0048 , H01L51/0562 , Y02E10/549 , Y10S977/75 , Y10S977/827 , Y10S977/842 , Y10S977/938 , Y10S977/954
Abstract: 一种光探测器,其包括一纳米异质结构、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电流探测元件及一电源,该纳米异质结构包括一第一碳纳米管、一半导体层及一第二碳纳米管,所述第一碳纳米管与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碳纳米管与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电流探测元件电连接,所述电源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流探测元件以及电源形成一回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65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1115104.2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铜铟镓硒/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和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柔性铜铟镓硒/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依次是由不锈钢箔(SS)衬底(1)、金属背电极(2)、铜铟镓硒吸收层(3)、CdS缓冲层(4)、窗口层(5)、中间复合层(6)、空穴传输层(7)、钙钛矿相吸收层(8)、电子传输层(9)和透明电极(10)组成。该结构电池有利于电荷的平衡抽取,抑制电流‑电压曲线的迟滞效应,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且全无机材料结构提高了电池工作稳定性。采用磁控溅射和硒化法制备铜铟镓硒层,喷涂和半蒸镀法制备钙钛矿层,该方法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和制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480061468.X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Inventor: 菲利普·施特塞尔 , 埃米尔·侯赛因·帕勒姆 , 克里斯托夫·普夫卢姆 , 安雅·雅提斯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2 , C07D209/86 , C07D219/14 , C07D307/87 , C07D471/04 , C07D487/04 , C07D491/107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33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88 , H01L51/005 , H01L51/0052 , H01L51/0058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71 , H01L51/0073 , H01L51/5012 , H01L51/5024 , H01L51/5076 , H01L51/5092 , H01L51/5096 , H01L51/56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根据式(I)的新型化合物,其具有被电子给体、电子受体和空间要求严格的基团取代的六元环结构。所述化合物适合用于有机电子器件中,特别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在式(1)中,Q1和Q2彼此独立地选自N、CRA、CRD和CRS;Z1和Z2彼此独立地选自N、CRA和CRD;RA是具有‑M效应的基团;RD是具有+M效应的基团;和RS是空间要求严格的基团,条件是所述通式(I)的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基团CRA和至少一个基团CRD。
-
公开(公告)号:CN10796517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1093398.8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威海职业学院
Inventor: 景悦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充电桩,包括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棚和充电桩本体,车棚包括风琴折结构的遮阳棚体和车棚支架,遮阳棚体的每个折片上表面均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车棚支架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前滑竿和后滑竿,所述的遮阳棚体的右侧端通过连接板A与前滑竿和后滑竿固定连接,遮阳棚体的两折片间的上折棱的前、后边缘均安装有连接环,遮阳棚体的右侧端前、后边缘也安装有连接环,安装于遮阳棚体前侧的连接环套于前滑竿上,安装于遮阳棚体后侧的连接环套于后滑竿上,连接环可在其所在的前滑竿或后滑竿上滑动。该太阳能充电桩能够根据阳光照射方向灵活的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角度,提高光能的吸收转化效率,加强太阳能充电桩的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16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273155.1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依次包括导电玻璃层、致密二氧化钛膜、多孔二氧化钛膜、甲胺铅碘多晶膜、空穴传输材料层及金属电极层,特点是:多孔二氧化钛膜是锌掺杂的,掺杂后锌原子与钛原子的摩尔比为0.1%~0.4%∶1;优点是:使用含锌掺杂的多孔二氧化钛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能够通过锌掺杂改变二氧化钛的导带,使二氧化钛导带下移,从而使得作为钙钛矿吸光层的甲胺铅碘的导带与锌掺杂的二氧化钛的导带之间间隙变大,使电子更容易注入和通过,从而能够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2800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538855.3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上转换器嵌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和光电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步骤为配制含有染料敏化上转换器的钙钛矿前驱液,基此制备染料敏化上转换器嵌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种基于染料敏化上转换器嵌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染料敏化上转换器可吸收利用800‑1000nm的近红外光,拓宽了电池光谱吸收范围,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拓宽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光谱,提高了电池的光电性能,对钙钛矿太能电池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9698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580054970.2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09 , H01G9/2077 , H01L51/4253 , H01L51/44 , H01L51/448 , Y02E10/542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电转换效率优异、密封时的劣化(初始劣化)少、具有高湿耐久性且温度循环耐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为太阳能电池,其是具有层叠体和密封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所述层叠体具有电极、对置电极和配置于上述电极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密封材料覆盖在上述对置电极上而将上述层叠体密封,上述光电转换层包含通式R‑M‑X3(其中,R为有机分子,M为金属原子,X为卤素原子或硫属原子。)所示的有机无机钙钛矿化合物,上述密封材料包含具有选自聚异丁烯、聚异戊二烯及聚丁二烯中的至少1种骨架的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023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731005.5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依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导电玻璃衬底、NiOx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电子传输层、缓冲层和金属电极层,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各层均采用低温溶液法制成,其中NiOx空穴传输层中共掺杂有Y3+、Ni+与Li+;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得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稳定、迟滞效应小,适宜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398009.6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湖南文理学院
IPC: C07D495/04 , H01L51/4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1.3]苯并硒二唑类光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伏材料技术领域。其结构由式(I)表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2.1.3]苯并硒二唑类光伏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光伏材料制备时主要是通过stille偶联的方法,将[2.1.3]苯并硒二唑单元通过碳‑碳单键与另一个电子给体单元噻吩苯并呋喃相连接,得到[2.1.3]苯并硒二唑类有机小分子材料。该合成路线简单,成本低且合成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较好的推广应用于其他的[2.1.3]苯并硒二唑类材料的合成;[2.1.3]苯并硒二唑类光伏材料具有更大的共轭结构,有望获得更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载流子迁移率;且[2.1.3]苯并硒二唑类光伏材料具有较低的HOMO能级,对氧的稳定性高,有利于制备性能更加稳定的太阳能电池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