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早期强度提高的含磷氯氧化镁水泥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78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901844.2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氯氧镁水泥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早期强度提高的含磷氯氧化镁水泥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活性氧化镁、氯化镁、水按摩尔比0.32:1:13混合均匀后于80℃下反应3天,冷却后抽滤并洗涤,干燥得到晶种;再将晶种、含磷抗水剂、氯化镁、轻烧氧化镁粉末和水混合制备成氯氧镁水泥。本发明将晶种加入到氯氧镁水泥体系中,可以大幅提高5相生成的速度和产量,明显提高了水泥的早期强度。

    一种制备超薄有机硅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72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060355.9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nventor: 徐荣 姜万 钟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有机硅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当前硅膜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浸渍提拉涂膜法存在的“膜厚度较大、通量较小、成膜率低、过程难以调控”等问题,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超薄有机硅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热涂法擦涂低浓度的有机硅溶胶,涂膜之后直接进行快速煅烧,制备出厚度

    一种制备超薄有机硅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7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060355.9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nventor: 徐荣 姜万 钟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1/52 C04B41/009 C04B41/89 C04B35/00 C04B41/50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有机硅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当前硅膜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浸渍提拉涂膜法存在的“膜厚度较大、通量较小、成膜率低、过程难以调控”等问题,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超薄有机硅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热涂法擦涂低浓度的有机硅溶胶,涂膜之后直接进行快速煅烧,制备出厚度

    采用凹凸棒土制备直链烷烃吸附用5A分子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0304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74773.X

    申请日:2013-03-1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凹凸棒土制备直链烷烃吸附用5A分子筛的方法,属于分子筛吸附剂技术领域。将凹凸棒土在高温下煅烧,并用盐酸溶液浸泡处理后,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分溶解,将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于水中充分溶解,将两种液体迅速混合,剧烈搅拌得到乳白色胶体,胶体在80-95℃下晶化4-6h后,冷却、过滤、洗涤至pH<9,烘干,即得到4A分子筛原粉;最后将其与氯化钙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得到5A分子筛。该5A分子筛对正癸烷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可达0.0716g/g,对正十五烷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可达0.123g/g。本发明采用廉价易得的凹凸棒土资源制备5A分子筛,替代传统化学原料法,且该分子筛对直链烷烃具有良好的饱和吸附量。

    耐高温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锆质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45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9737.3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锆质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将二酐单体与自制的新型磺化二胺单体、普通非磺化二胺单体放入间甲酚介质中,在三乙胺及苯甲酸存在下共聚生成磺化聚酰亚胺,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磺化聚酰亚胺和磷酸锆混合制备成质子交换复合膜。本发明所掺杂的磷酸锆为不溶于水且具备较好高温质子传导性的无机质子导体。本发明的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锆质子交换复合膜热稳定性好,同时具备良好的高温保水能力、质子电导率和抗溶胀性,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免烧结玻璃表面减反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584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100511.7

    申请日:2011-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反膜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烧结制备玻璃表面减反膜的方法。该方法以正硅酸乙脂为原料,经酸催化后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再加入一定量的模版剂,形成镀膜溶胶,提拉法在洁净的玻璃表面镀制一层薄膜,80℃-120℃干燥烘24h后。经80℃热水或乙醇超声清洗后除去模版剂,得到可见光范围最高透光率达99%以上,平均透光率达96%以上的玻璃表面减反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玻璃表面的减反膜在保证与玻璃结合牢固外还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减反膜的制备过程不需要高温煅烧等优点。

    利用导向组装技术制备磷酸锆层柱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111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7124.6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导向组装技术制备磷酸锆层柱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层状磷酸锆为原料,先以十六胺等长链有机胺对层状磷酸锆进行有机改性,后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长链季铵盐插层至有机化的磷酸锆层间,并通过溶剂化方法将硅酸乙酯与长链季铵盐协同引入。利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长链季铵盐形成的胶束作为模板,通过导向组装技术在磷酸锆层间形成有序排列的硅聚物交联结构,最后通过焙烧除去有机胺与季铵盐,得到氧化硅柱撑的磷酸锆层柱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