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电致塑性自冲铆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34337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88976.5

    申请日:2010-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025 B21J15/08 B21J15/36

    Abstract: 一种铆接技术领域的环形电致塑性自冲铆接系统,动力与控制柜、伺服动力系统、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铆接执行机构以及环形电致塑性系统,其中:动力与控制柜是为由伺服电机和丝杠螺母机构组成的伺服动力系统提供电流动力,同时也为其提供运动位移、速度、启动点和停止点等的控制信号以完成预设的各种铆接工序;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串接于伺服动力系统和铆接执行机构之间以采集相应的实时信号;环形电致塑性系统与铆接执行机构相连为电致塑性效应提供可控直流电。本发明解决了脆性硬质有色合金板件铆接时接头底部易产生径向裂纹甚至发生脆裂的问题,并有效降低了铆接先进高强钢时的塑性变形抗力,提升了接头的综合连接质量。

    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
    1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030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75451.8

    申请日:2010-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025 B21J15/08

    Abstract: 一种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的电致塑性自冲铆接装置,包括:驱动杆、压边圈、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两组共四个电刷、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其中:压边圈、待连接板件和凹模依次由上而下设置,驱动杆套接于压边圈内,若干个弹簧珠子定位机构沿径向水平分布于压边圈内,半空心铆钉竖直置于压边圈内并与弹簧珠子定位机构相接触,驱动杆、压边圈、半空心铆钉和凹模同轴设置,两个上电刷分别设置于压边圈的底部,两个下电刷相对设置于凹模的顶部。本发明解决合金板件铆接时接头底部易产生径向裂纹甚至发生脆裂的问题并降低铆接先进高强钢时的塑性变形抗力,提升了接头的综合连接质量。

    单边自冲摩擦螺柱铆焊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90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94672.2

    申请日:2010-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027

    Abstract: 一种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的单边自冲摩擦螺柱铆焊装置,包括:驱动套杆、定位导套、定位机构和半空心自冲螺柱铆钉,其中:定位导套内由上而下依次套接驱动套杆和半空心自冲螺柱铆钉,定位机构沿周向水平分布于定位导套内,半空心自冲螺柱铆钉正对驱动套杆,待连接工件通过远端夹持机构固定于半空心自冲螺柱铆钉下方。本发明使半空心自冲螺柱铆钉在轴向运动的同时沿周向做高速旋转运动,本发明利用自冲螺柱铆钉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摩擦热软化有色合金或高强钢等材料,提高被铆材料的塑性,大大降低铆接高强钢时的铆接力,通过螺柱铆钉切断上层工件并与下层工件形成机械自锁连接,通过铆钉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热在铆钉和被铆材料之间形成固相连接。

    具备动态稳定性的冗余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53096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48728.0

    申请日:2009-04-02

    Abstract: 一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具备动态稳定性的冗余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平台、缸体、活塞杆、协调杆、末端执行器,缸体一端通过一个铰链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缸体另一端通过一个移动副与一个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铰链与呈等腰三角形或空间多面体形状的协调杆底角处的铰链相连接,所述缸体和活塞杆一起组成驱动装置,缸体和活塞杆的数目相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协调杆的顶角则位于缸体、活塞杆一侧,末端执行器的一端通过一个铰链与协调杆的顶角处的铰链连接,末端执行器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移动副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本发明结构稳定、刚度高、受力特性好、灵活性好,而且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可靠性高,运动精度高,成本低。

    大型锻件的激光雷达在线三维测量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0614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171878.1

    申请日:2007-12-06

    Abstract: 一种测量技术领域的大型锻件的激光雷达在线三维测量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二维激光雷达、伺服电机、连轴器、旋转主轴、限位及零点传感器、含轴承的轴承座、抱闸装置、激光雷达背部支架、L形安装底板、竖直安装底座、运动控制卡、数据采集卡、数据处理的计算机。首先将激光雷达定位于锻件轴线所在水平平面,然后激光雷达分别扫描锻件的四个表面,二维激光扫描雷达在与锻件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扫描,伺服电机带动激光雷达在水平平面内的转动,从而实现了锻件的三维扫描,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获取锻件形状及其参数,并得到锻件的形状偏差。本发明大幅提高了识别精度和速度,扩大了应用范围,满足锻件测量要求,有效提高了锻件测量的精度与效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多道蛇行流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65435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45410.7

    申请日:200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多道蛇行流场结构,包括在单一次冲压中同时形成的两侧流场,均为多道蛇行流场,在两侧流场的气体出入口附近设置半高脊和半深槽,正面流场的半高脊对应着反面流场的半深槽,反面流场的半高脊对应着正面流场的半深槽,其中:半高脊为脊的一部分,其高度小于脊且大于0,布置在气体出入口附近的气体流道之间,相邻流道通过半高脊的上部和膜电极组件之间的空隙连通;半深槽为流道的一部分,其深度小于流道且大于0,半深槽所在流道通过半深槽和膜电极组件之间的空隙连通。本发明省去了冷却液流场,极大简化了金属双极板的结构,使用多道蛇行流场,有效避免了排水困难的问题。

    由伺服控制的柔性定位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124959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4863.5

    申请日:2008-03-20

    Abstract: 一种由伺服控制的柔性定位夹具,整个夹具从下部到上部依次为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伺服控制机构、第一转动方向伺服控制机构、垂直方向移动伺服控制机构、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伺服控制机构、第二转动方向伺服控制机构、第三转动方向伺服控制机构和定位销机构,定位销机构是整个夹具的执行机构,对工件装配起定位作用,它的位置精度由各移动方向和转动方向的伺服控制机构实现。本发明实现多自由度调整,并符合多种相似车型混线生产柔性夹具的特点要求,能根据不同产品定位位置的变化,快速准确自动调整定位销的三维空间位置和姿态,实现不同定位方式的空间定位。

    分布式焊点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6398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32744.6

    申请日:2008-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焊接技术领域的分布式焊点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监控上位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分布式节点下位机,其中:监控上位机包括PC机和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讯适配卡,PC机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讯适配卡通过PCI接口相连,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讯适配卡与各分布式节点下位机通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相连。方法包括:各下位机在线实时提取焊点压痕并发送到控制器局域网总线,PC机并将因伺服焊枪工位变动导致的焊点匹配变更信息发送到对应ID号的下位机,实时刷新分布式节点下位机判断焊点合格与否的标准库,并复位不合格焊点计数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靠、总线纠错功能强、实时性好、传输距离远、可扩展性好。

    大型锻件的激光雷达在线三维测量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754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71878.1

    申请日:2007-12-06

    Abstract: 一种测量技术领域的大型锻件的激光雷达在线三维测量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二维激光雷达、伺服电机、连轴器、旋转主轴、限位及零点传感器、含轴承的轴承座、抱闸装置、激光雷达背部支架、L形安装底板、竖直安装底座、运动控制卡、数据采集卡、数据处理的计算机。首先将激光雷达定位于锻件轴线所在水平平面,然后激光雷达分别扫描锻件的四个表面,二维激光扫描雷达在与锻件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扫描,伺服电机带动激光雷达在水平平面内的转动,从而实现了锻件的三维扫描,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获取锻件形状及其参数,并得到锻件的形状偏差。本发明大幅提高了识别精度和速度,扩大了应用范围,满足锻件测量要求,有效提高了锻件测量的精度与效率。

    金属薄板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0118372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2148.3

    申请日:2007-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金属薄板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两块相同的流场单板,所述两块流场单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两块相同的流场单板通过四周接触面及中间流场接触面相连接,两块流场单板之间通过焊接对称贴合连接,每个流场单板上均设有三个进口,三个出口,分别为:燃料气体进口、燃料气体出口、氧化剂进口、氧化剂出口、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其两个边的中间还分别设有圆形定位孔。本发明只需要两块一样的金属单板,结构更加简单,且只需要一副成形模具,制造成本较低。反应气体进出口采用特殊设计,只需要在一对进出口加密封圈即可,减少了密封圈的使用次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