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炉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7401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80024132.1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将重整反应管的内部的催化剂维持为适当的反应温度的同时也充分地实现燃烧器的燃烧量的降低、并且能够将蒸气生成用热交换器和炉主体紧凑地配置的重整炉。在侧壁(2S)被配置于顶棚壁(2U)与底壁(2D)之间的炉主体(H)的顶棚壁(2U)的中央部位,设有朝下燃烧的燃烧器(B);在燃烧器(B)的周围,设有对原料气体进行水蒸气重整处理的重整反应管(1);在侧壁(2S)的上方侧部位,开口有将燃烧器的燃烧气体排出的排出部(2E);在侧壁(2S)的外方侧部位设有圆筒状的外方壁(2G);在侧壁(2S)与外方壁(2G)之间的外部空间(F),配置有生成水蒸气或原料气体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的水蒸气生成用热交换器(J);在外方壁(2G)的下方侧部位,设有将经由外部空间(F)流动的燃烧气体排出的外部排出口(2Z)。

    辐射冷却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715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80022491.0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提供辐射冷却装置,其在极力避免辐射冷却性能降低的同时,辐射面呈有着色的状态。将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IR的红外辐射层A和位于该红外辐射层A的与辐射面H存在侧相反一侧的光反射层B以层叠状态设置,光反射层B按照以厚度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的由银或银合金构成的第1金属层B1、透明介电层B2以及反射透过第1金属层B1和透明介电层B2的光的第2金属层B3的顺序位于接近红外辐射层A一侧的形态,构成为第1金属层B1、透明介电层B2和第2金属层B3层叠的状态,透明介电层B2的厚度被设定为使光反射层B的共振波长为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波长中的任一波长的厚度。

    辐射冷却装置
    17.
    发明公开
    辐射冷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630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80009051.1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提供可在实现光反射层的低廉化的同时,适当地冷却冷却对象的辐射冷却装置。将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IR的红外辐射层A和位于该红外辐射层A的与辐射面H存在侧相反一侧的光反射层B以层叠状态设置,光反射层B构成为将由银或银合金形成的第1层B1和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第2层B2以使第1层B1位于靠近红外辐射层A一侧的形态层叠的状态。

    热辐射光源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501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80014616.6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光学构造体的随时间的劣化的构造的热辐射光源。具备光学构造体(1),所述光学构造体(1)具有光学构造,在所述光学构造中在由半导体构成的构件形成了折射率分布,以使以比该半导体的带隙所对应的吸收端所对应的波长短波长的光进行谐振,光学构造体(1)具备包覆构造(30),所述包覆构造(30)被与折射部(10)的半导体不同的、能够对可见光至远红外线所包含的波长的光进行透射的包覆材料包覆。

    气体浓缩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1385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580034245.9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在高纯度地生成气体时,进一步改善气体回收率。包括以下步骤:在设有3座以上填充有将吸附对象气体吸附的吸附材料的吸附塔的结构中,在对结束了吸附工序的第一吸附塔进行均压(降压)工序之前,在至少对结束均压(升压)工序且接着进行吸附工序的第二吸附塔供给原料气体的原料气体供给状态下,将来自第一吸附塔的上部的非吸附气体向该第二吸附塔的上部移送,由此,在第一吸附塔中进行吸附均压(降压)工序,并在第二吸附塔中进行吸附均压(升压)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